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次貸危機不會無止境擴大 P.16

次貸危機不會無止境擴大 P.16

目前金融體系經歷的流動性危機,主要集中在證卷化商品,而非較為普遍的信用市場,雖然非同小可,但絕對不會是金融界的末日。

前一陣子,「Minsky Moment」(資產價值崩潰時刻)成為金融市場熱烈討論的話題。

Minsky Moment是以美國經濟學家Hyman Minsky(一九一九~一九九六年)為名,指在長期且穩定的經濟成長下,因為未來景氣的能見度高,逐漸創造一個信用寬鬆、風險不高的投資環境,投資人槓桿比重便會逐漸加大。

然而,時間一久,金融機構漸漸失去風險意識,放款對象將由信用良好的客戶,開始擴及風險稍高的對象,進而演變成幾無控管的地步。金融機構終將因這些投機性放款及高風險資產,付出代價而緊縮銀根;投資人則被迫出售保守穩健的資產,以償還投機性的貸款。

當市場發生流動性問題,資產價格愈盤愈低、變現困難,資金需求更加緊俏。此刻便是Minsky Moment。

就某種程度來說,過去幾年全球強勁的經濟成長來自於信用過度擴張,而今開始面臨信用緊縮,次貸風暴模式或將會在車貸市場、信用卡市場重演。

現在銀行所遭遇的問題,可能迫使政府出手拯救;接著,投資人將開始擔心,政府財政可能會被問題銀行給拖垮。

不過前述分析或許適用於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但若套在當前環境,可能就不太合宜。目前金融體系經歷流動性危機,先於次級房貸市場中爆發,進而擴及證券化商品,如抵押擔保證券(MBS)、資產擔保證券(ABS),及資產抵押商業本票(ABCP);所幸問題主要集中在證券化商品,而非較為普遍的信用市場。

此外,非金融公司的流動性仍高,槓桿比率也沒有過大;因此在金融危機及信用緊縮之下,Minsky模型中的現象並未出現。

再者,美國家計單位的財富持續成長,個人淨資產也創歷史新高,美國的整體支出應不致大幅減少;美國之外,特別是亞洲及新興市場,情況會更佳。亞洲企業的固定資本支出已衰退十年,手中多得是現金,大部分的家計單位所得也持續攀升中。

即使這波次級房貸危機造成金融部門出現史上最大虧損,但就大部分美國金融機構而言,其財務結構依舊堅實;雖說證券化商品放款是問題核心,但因為銀行放款結構遠較過去多元化,有效減輕衝擊程度。

對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類而言,一旦趨勢明顯,問題就不再是問題;我們既然知道有了Minsky Moment現象,就會採取預防步驟;就算能力不足,也可以避免重蹈如一九八七年儲貸銀行危機般的覆轍。因此,次級房貸所衍生的問題雖然非同小可,但絕不會是金融界的末日。

延伸閱讀

「沒錢的人進股市沒有用!」營業員當7年他感嘆:親眼看過大戶的操作手法,才會知道股市的厲害

2023-08-31

住上億豪宅、擁父母給的千萬財富...我也曾怨那些有錢人憑什麼?致年輕人:仇富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2023-09-07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