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撰寫本土個案的困難 P.14

撰寫本土個案的困難 P.14

個案教學除了要講求教學方法之外,好而合用的個案教材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理想上,個案所介紹的產業不宜太傳統,因為已消失或經營手法已完全落伍的產業,不易引起學習興趣;產業也不能太專門,因為太多陌生的術語或科技知識會形成討論的障礙,甚至導致大部分上課時間都用在澄清個案中的事實與名詞;所討論的企業也不宜太知名,否則可能人人都爭相提出個案以外的資料,補充或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失去了個案教學的基本精神。

此外,許多人還希望能使用本土的個案,覺得討論起來才親切或實用。我從事個案教學三十幾年,也曾試著寫過不少本土個案,但在使用上總覺得有些不足,其理由可以歸納成兩方面。

第一是提供個案者的意願。提供個案素材以供學校上課討論,對企業而言沒有什麼好處。如果是媒體正面報導,當然很好,但教學用的個案,必須包括正反各方面的完整介紹,而且為了教學需要,也必須報導企業當時在管理上所潛藏的諸多問題。願意將經營實況和盤托出,又不隱瞞本身組織問題的企業,實如鳳毛麟角。

再者,大部分本土企業的競爭條件並不豐富,若勉強他們公開本身的營運資料或珍貴的成敗經驗,曝光於同業或上下游業者之前,撰寫個案者其實也於心不忍。選擇性報導的結果,當然使個案的可用性大打折扣。然而,如果過於「隱惡揚善」,極可能成為「最佳實務」的介紹,甚至充滿高度公關性質的文字,如此在教學上難以發揮作用。

第二是事實資料的闕如。我們希望學生能根據個案中的具體資料,進行分析與決策。然而,許多本土企業對過去的重大決策並未留下書面紀錄,甚至多數決策都是基於高階領導者的主觀判斷,至於當時的根據何在,即使本人也無法說清楚。換言之,決策的當時,並無具體的產業資料,亦未經過市場調查;公開財務報表上的數字,也未必能反映企業當時財務情況的真相。其結果可能只是「覺得」某項產品有前景,於是積極投入;「認為」此一市場區隔有成長潛力,因而聚焦於此一客層。

這種訪談內容所撰寫的個案,很難用來進行理性與客觀的分析。在這方面,先進國家的企業通常內容比較豐富,也有較完整的產業介紹,因此,雖非「本土」,但在教學上反而更可能出現深入的討論。

困難雖多,但仍有不少企業不吝分享他們的經驗,甚至透露本身組織中的問題,這種奉獻精神,以及對本土管理教育的愛護,值得我們由衷敬佩。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蔣萬安:人為下毒或罕見細菌「都不排除可能」!寶林財務狀況不佳?市府:會全力求償

2024-03-27

20年事業歸零 開店拚公益:50%利潤捐出去 退下王品大位 王國雄另起爐灶賣咖啡

2017-05-04

寶林茶室2死》米酵菌酸是什麼?無臭無味,食物汙染後風味正常!台灣曾在2食物中鑑識出米酵菌酸,中毒症狀一次看

2024-03-28

寶林茶室66歲父「嚴重酸中毒」,強心針高蛋白救不回…女兒悲吃頓飯人就沒了:原本還有說有笑

2024-03-28

「米酵菌酸」是什麼?寶林茶室釀2死,衛福部初判就是它!中國曾爆9死,「無解毒劑」為何突出現台灣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