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謝淑薇: 把吃苦當作吃補

謝淑薇: 把吃苦當作吃補

謝富旭、鄭淳予

名人專欄

鬥志

2013-09-27 10:14

新科溫布敦女子雙打球后謝淑薇載譽歸國,7月17日這天,她受邀到新北市新莊棒 球場為犀、猿戰開球,只見她一身輕巧,帶著自己的網球拍走上投手丘,以招牌 的發球姿勢,開出這一球,獲得全場熱烈歡呼。一旁休息室內的爸爸謝子龍,笑 得合不攏嘴,直問剛剛抵達的採訪記者:「有沒有看到淑薇剛剛那一球?很精采 對不對!」臉上寫滿驕傲。

在升學主義當道的台灣社會,一個孩子 成長學習最初的22年,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都得順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主流價值長大。然而,謝爸卻帶著謝淑薇跳脫這樣的框架,走出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奪下后冠的謝淑薇,遙想與網球邂逅的起點,最關鍵的,還是爸爸。

她說:「我記得,自己才6歲,就開始被爸爸帶去比賽。有一回,雨下得很大,比賽遲遲沒有喊停,我在場上,繼續盯著那顆吸飽雨水的球,球不但變大,打中了還會濺出水來,那次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心想:『哇!網球真是特別,即使下雨了,我們還是照樣在場上殺。』」

零資源,凡事靠自己 

令人意外的是,這位近乎一頭熱、帶著5個孩子學網球、到處比賽的老爸,自己竟是網球門外漢!「爸爸對網球的啟蒙時間幾乎和我們差不多!」謝淑薇這麼說。

如果謝爸沒有在39歲那年瘋狂栽入網球世界,就不會有今天的謝淑薇。「他半路出家、現學現賣,還會仔細觀摩當時知名球星阿格西、山普拉斯這些選手的動作,交叉整合,再拿來教我們。」謝淑薇回憶道。

只是,在講究門第和血統的職業網壇內,熱血的謝爸在旁人眼中,有如上演天方夜譚。「別人都覺得我們在作白日夢,也常有人會問我:『你教練是誰?背後有什麼團隊?』」一切從零開始,讓謝淑薇從小就認清,家裡什麼都沒有,一切只能靠自己。

球技練靈活  球品練情緒管理 

也因為謝爸從零開始,在他的觀念中,球員不該只練自己厲害的「強項」,所以謝淑薇也被鍛鍊成全面型選手。謝淑薇說:「爸爸教的球很多變,平擊、切球、抽球,每種都要練,讓我練就出很多打法。」

「爸爸很苛刻的!」謝淑薇笑道:「他會設定一個目標,比方說球要打到某個位置上,我一打歪,他就會說:『你沒吃飯嗎?為什麼打不準!去跑步!』跑操場啊、打屁股啊,是常有的事。」

除了球技,謝淑薇說:「爸爸也很重視球品與情緒管理,我在球場遇到長輩向我打招呼,如果因為對方面生,我沒回應,事後被他知道了,一定會被修理,他要求我們一定 要有禮貌。」謝爸接著說:「有些球員在球場上會摔球拍,我也嚴格要求不能有這樣的行為,要把球打好,一定要先有球品。」

這種情緒管理的教育方式,反而讓謝爸發現謝淑薇的天賦。他說:「一般人打網球,如果在比賽中打得不順手,落後就開始生氣,甚至擺爛亂打一通。淑薇最大的長處是,求勝心強的她落後時,回擊的勁道更強、更準。讓我很早就認定她適合吃網球這行飯!」

問謝淑薇覺得自己最像爸爸哪一點?她斬釘截鐵地回答:「固執。」

左支右絀的困境 吃苦當吃補 

16歲那年,謝淑薇獨自到日本發展,脫離父親嚴格的管教。但在脫離束縛的另一面,謝淑薇偶爾也感到惶恐。「那段時間少了爸爸在身邊打理一切,才見識到社會的現實面。」謝淑薇出外比賽向友人投靠,卻必須交換條件「和對方配雙打」,有時借住別的選手房間的地板,退房時還要均分房費。正值青春無敵的謝淑薇,為了打球,自己不得不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

更多時候,她得熬過左支右絀的處境。有一回,謝淑薇到日本北海道比賽,扣除去程機票,身上只剩下1千6百日圓,「我只能請求飯店老闆讓我退房時再付款,每天早上起床就吃一碗泡麵,吃完就先去打單打;打完就拿大會提供的餅乾吃,午後再打一場雙打,打完雙打就趕快吃飽睡覺,免得肚子又餓了。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的生活,最後雙打拿到冠軍,才有辦法買回程機票。」

說著,又兜回謝淑薇的那句座右銘:「利用有限的資源,開創無限的可能。」謝淑薇想起,小時候自己又矮又瘦,爸爸三天兩頭熬大補湯,又帶她遍尋針灸名醫,只為了讓她多長高一點。經濟困窘時,謝子龍買不起全雞,就到市場買一副10元、已被剔完肉的雞骨架熬湯,為孩子補充營養。

在台北租房子時期,由於租屋處僅5坪,放不下洗衣機,浴缸每天泡著幾個小孩的衣服當成洗衣槽,全是謝爸親手洗。謝家老五謝政鵬回憶說:「當時一家子擠在小套房,孩子睡在地板的通鋪,爸爸睡沙發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謝爸爸證明了面對孩子的天賦稟性,做父母的能否充分尊重,甚至適時地引導與發掘,是孩子生存力得以被培養出來的關鍵。謝淑薇的大滿貫金盃,不只是個人榮耀而已,而是對全台灣父母有更多的啟發意義。

「利用有限的資源,開創無限的可能。」














 


 



 


 









 









 


 



延伸閱讀

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排名出爐!台灣連6年蟬聯世界第一「超越日本南韓」…洪子仁這麼解讀

2024-02-15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今預告截止,醫改會提10項應公開資訊!健保署:新制何時上路?待陳時中拍板定案

2022-03-30

整合照護服務 東基催生關懷之家

2006-09-07

臨床、研究兩頭燒 陳亮恭開拓「全人照護台灣模式」 指路高齡醫學 他三度獲選全球前2%學者

2023-12-06

高階醫材僅限醫院 「一刀切」不利離島偏鄉醫療 診所禁設斷層儀器 安全規範無虞能鬆綁?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