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校長遴選新格局

校長遴選新格局

2014-11-13 15:21

延宕多時的政大校長遴選終於塵埃落定,經過兩次的遴選程序,在十八人次的角逐者中,選出財管系周行一教授擔任政大新一任的校長,這也是政大第一次採用新的遴選辦法產生的校長。

新的校長遴選辦法與過去方式最大的差異是,不再由教育部就大學所推薦的兩位以上人選中圈定,而是由大學組成遴選委員會決定最後的人選;也就是將教育部的最終決定權取消,以落實大學自主的精神。

 

根據政大的校長遴選辦法,遴選委員會由二十一人組成,其中校內教師、職員及學生代表共九人,校友及社會公正人士九人,另外教育部遴派代表三人。

 

首先,遴選委員會就校內外有志擔任校長的教授中,遴選二至五人,交由全校教師及校務會議代表進行普選,至少需二位候選人通過投票過半數的門檻後,才能進入遴選委員會的最後階段,決定校長的人選並由大學報請教育部聘任。

 

由於有普選的過程,就如一般的選舉,有志擔任校長者,也就必須爭取選民的支持,據聞,有校內教師曾遇過同一候選人的拜票數次之多。

 

好處是校長候選人可以藉此過程深入了解校內師生對於校務發展的看法,有助於未來校務推動的參考;但缺點是,校內外優秀人才可能不願到處拜票而對參選卻步,而且校外人士要通過普選的難度甚高,恐難引進外部創新突破的人才治校。

 

另外,遴選委員會肩負審查資格、篩選候選人進入普選、最後圈定校長的任務,權力甚大但責任也極重。根據母法規定,校長任滿的十一個月前,必須開始新校長的遴選程序,經過校內各院提名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再由校務會議代表投票產生遴選委員。也就是說,遴選委員組成後,大約七個月的時間內,就要完成大學校長的選任,時間不可謂充裕。

 

更嚴重地,除了校內師生及職員代表等九人長時間在校內,其他校友、社會公正人士及教育部代表對學校了解較有限,尤其是學校所面臨的挑戰、校務發展的方向等議題,或許並未深入接觸,故是否能選出真正有助學校發展的合適人選,恐也有風險。

 

為今之計,遴選委員會的組成中,似應納入對學校較有長時間接觸或深入了解的人士擔任。例如,學校或許在平時就可以組成校務諮詢委員會,扮演類似私立大學或國外大學董事會的功能,長期持續地參與或了解學校的運作,當有遴選校長的需要時,就可以擔負起此一影響深遠的重責大任!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老爸分享如何教出台大學霸兒、本尊跳出來:其實像養放山雞...為何說優秀不一定是「教出來的」?

2024-05-17

0056、00878、00919…5檔高息ETF漲翻天還能買?達人點這檔報酬率雙位數:配息續航力十足

2024-05-17

國中會考天氣如何?今年首颱「艾維尼」機率愈來愈高!下週「這3天」雨勢最猛…

2024-05-17

LINE爆災情「電話一直響卻接不起來」,這系列手機重災區!官方認了3情況待修復…短期解法曝光

2024-05-17

00929、0050...只存10年就退休!45歲夫妻想月領息15萬...達人教「以息養股」離職前快速累積財富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