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台灣靠什麼「產品」吃飯?

台灣靠什麼「產品」吃飯?

2015-08-13 17:47

「產業」一詞,將不再適用於10年後的時代了。用「產業」思惟規畫未來經濟,可能是台灣政府的最大盲點之一。

這裡故意用了「產品」一詞,而非「產業」,因為我懷疑十年後,「產業」這概念還會不會有效。例如,蘋果公司在電子產業還是娛樂產業?特斯拉屬於汽車產業還是電池(能源)產業?穿戴式裝置又屬於什麼產業?Uber是交通業還是物聯網業?


用「產業」思惟規畫未來經濟,可能是台灣政府的最大盲點之一;政府行政系統中對產業的分類,也可能是創新的殺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文創產業,只要戴上了產業的魔術大帽,帽子裡藏的是兔子、烏龜還是眼鏡蛇,法規管不到,不但失去原先扶植產業的美意,還會帶來爭議和糾紛。


那麼,生技產業呢?醫美產業呢?


台灣是小國經濟,掛得上「產業」這大概念的經濟活動非常少,但現在動不動就喊產業。連美國這樣的經濟體,產業的概念都已經快速模糊化了,膨風的小台灣卻還是天天用產業概念騙自己、吃政府。


新加坡也是島國,因此政府在做大金融產業後,主要力量只集中於吸引一個外來產業—藥品研發、製藥。台灣若一定要談產業,五個已經太多了,而經濟部過去擬定的「關鍵產業」卻有十九個,搞不好現在更多。


香港這塊小地,稱得上產業的也只有一個:金融產業。香港政府的策略焦點在於扶植「產品」,例如,產品若需要申請專利,政府補助九○%的申請費用。你猜,每項單一產品,全球專利申請費用的補助金額是多少?答案是最高三百萬港幣。任何公司,只要產品明確,都可以用上這專利費用補助。


管你什麼產業,產品賣不賣得出去才是成敗關鍵。而在台灣,只要你頂著產業的帽子,就能在政府部門、官員、股市間上下其手,大家忙著賺容易的「產業錢」,大大稀釋在「產品」上的精力和投資。「我屬於某某產業」掛在口頭、文件,所形成的惡習,不下於「我爸是某某某」。


在當前科技打通的強烈勢頭下,產業這概念已急速空洞化,沒人能再以產業自豪,只有在落後國家的股市中,「產業股」才會繼續作為打動股民的標籤。例如,台灣目前自稱的「電子產業股」(或基金),本質上不就是為蘋果公司做「產品」的公司?這些公司的戰略、銷售、研發,難道不是圍繞著蘋果公司的某一項產品發展?蘋果、Google、臉書等,哪一家成功者不是「產品掛帥」?


台灣政府、學者、社會,腦子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的「產業成功」經驗,殊不知世界已進入產品為王的時代。掛四小龍車尾的台灣,若再不把產業的概念徹底從腦中清除,從法律、政府文件中刪除,十年之後就要重返「亞洲四小龍」之首了,只是這次另外三隻龍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

延伸閱讀

兩國論還是一中一台?不管回答什麼,你都已經「被洗腦」陷入認知罩門:以中國為座標
兩國論還是一中一台?不管回答什麼,你都已經「被洗腦」陷入認知罩門:以中國為座標

2022-09-21

你反共嗎?認知作戰從語言開始
你反共嗎?認知作戰從語言開始

2022-09-07

台灣國家安全的最大盲點
台灣國家安全的最大盲點

2022-08-24

面對中國統戰,台灣太多裝睡的人!范疇:曹興誠捐的30億怎麼用?認知進攻基金
面對中國統戰,台灣太多裝睡的人!范疇:曹興誠捐的30億怎麼用?認知進攻基金

2022-08-10

台灣如何看待「後中共的中國」
台灣如何看待「後中共的中國」

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