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245筆,顯示第1頁/6頁
一本破題的書,本就為「拋磚引玉」或「拋玉引磚」,看來,目的達到了。 我們都是「戲裡人」,面對身旁的巨大野象,除了危機意識,也要做好「預策」。
過去30年來,中國崩潰論,乃至於中共專制政權垮台的議題,持續引發各方論戰。 而世界是在演化的,昔日「南斯拉夫」解體後已成歷史用語,面臨內外交迫的中共極權還能走多久?
克強指數,是由英國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在2010 年提出,用來評估中國GDP 增長量的指標。 筆者創了一個從酒店媽咪call客量推測經濟復甦的「媽咪指數」,可惜上海解封後,消費仍疲軟,經濟未見起色。
Management 的翻譯,應是先理後管的「理管」,像騎士與馬透過有默契的「理管」,可以同向而行; 建議需要帶領公司下屬的老闆或管理者,都去學騎馬,強過拿一個MBA學位。
生與死的拐點是「意識」。有意識,就是生;無意識,就是死。 生死必須自己來,你不能代我活著,我也不能代你死去。
感恩,就是對自己負責,對任何事不怨天尤人,不把存在視為理所當然,這是一種徹底的覺悟,也可看成一種自私,不論如何,都比賴皮好得多了。
高速網路讓流通的資訊愈來愈多樣,人們的見識卻愈來愈窄,社群愈形分裂。 但我相信人類可以克服分裂危機,重點,在於理性/情緒比。
中國在政治性清零荒謬運動下,數位人民幣此刻竟無用武之地,六○年代的「糧票」、「路票」重現江湖,由此觀之,人民幣要取代美元,可能嗎?
俄烏戰事,讓德國宣布中止北溪二號的國力大動脈,歐洲正感受到「壯士斷腕」帶來的陣痛。 台灣與中國的經濟動脈也可比喻為「西溪二號」,若真要面臨抉擇,企業家們做好準備了嗎?
腦袋上的武裝重要,但腦袋中的武裝更重要;胸前的防彈衣保命,但胸腔內的軍心防彈衣能保國。 當面臨軍事威脅時,台灣須備齊民間、軍方的腦袋中鋼盔,以應付意料外的險境。
近期舉世關注俄烏戰爭、台海局勢,美國的全球大戰略將是關鍵。 美國對俄、中都有選項,但台灣該走的路僅有一條:拒共保台。
意圖侵占台灣、破壞我法治民主自由體制者,是對岸的共產黨政權,親共即親敵,毫無疑義。台灣容得下「反共不反中」,但「反中不反共」、「不反共不反中」,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