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微藻變身生質金礦 工研院與台泥共創綠能循環經濟商機

微藻變身生質金礦  工研院與台泥共創綠能循環經濟商機

2016-07-19 10:06

肉眼看不見的微藻,卻可以捕捉二氧化碳、製造生質燃料,還能提煉出珍貴的蝦紅素,變身為生質金礦!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與台泥公司今(19)日簽署新階段研發計畫合約,台泥將投入超過2500萬元的研發經費與工研院合作,共同運用工研院的能源科技研發成果之微藻能源與固碳專利技術,擴大建置微藻養殖示範系統及研發中心,未來並規劃設置20公頃的大型戶外微藻養殖場進行微藻固碳及加值化應用,一年除可望為台泥貢獻4800公噸的減碳量外,還可進一步投入高價蝦紅素原料生產,快速切入綠色循環經濟商機。

經濟部李世光部長表示,在政府綠能產業:節能、創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之四大主軸下,將持續推動節能減碳、再生能源開發,扶植國內綠能產業的發展。此外,也針對具有開發潛力的前瞻綠能技術長期投入,培植國內新一代綠能創新產業。

微藻生質能源技術為國際間積極發展的第三代生質燃料,在創能、固碳之外,加值化產品的發展應用更是潛力無限。從2006年能源局就整合台灣產業、將科技整合,今天的合作簽約模式是真正的產官合作,是一種綠能合作產業與合作模式,希望綠能產業不只是花錢,而是要創造價值。經濟部也樂見工研院與台泥的合作,能扮演產業火車頭,帶動整體價值鏈,打造綠能產業明日之星。

工研院劉仲明院長表示,國際間將微藻生質能源利用視為中長程的再生能源技術,臺灣土地及天然資源有限,以1公斤微藻可吸取1.83公斤二氧化碳的高固碳效率,加上生長快速、含油脂量高、可生產高價值化學品等優勢,工研院打造的「碳循環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正是臺灣減碳創能的重要項目。

工研院與台泥已經成功建立由水泥廠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的機制,台泥使用地方的藻類,結合工研院技術,與台泥攜手,共同促進產業轉型與升級,未來將以微藻能源與固碳之關鍵專利技術協助台泥擴大量能,最後跨入生技產業價值鏈中的高單價蝦紅素開發,完成循環經濟的產業模式。

台泥辜成允董事長表示,減少碳排放是現在很重要的最後一哩路,台泥已經轉型為環保服務業,致力在每一個經營環節落實節能、減碳、環境保育的理念。和平水泥廠與電廠就是以循環經濟的概念設計,把廢棄物全都變成能源與原料。

過去五年在經濟部能源局的研發經費支持下,參與工研院鈣迴路碳捕獲技術的開發,獲得國際獎項肯定外,同時期與工研院共同投入微藻固碳技術,在固碳效益及蝦紅素提煉技術上均有斬獲。以紅球藻粉市價每公斤台幣2萬元計算,養殖場每公頃、每一年的產值約可達台幣四億元。加工製成美妝產品、保健食品,甚至複方藥品之產值更是潛力可期。

未來台泥將持續投入2500萬元以上的研發經費與工研院合作,並規劃在和平廠區擴建微藻生產設施,短期預計投資將超過2億元,每年可望為台泥貢獻台幣四億元加值化產值之外,以微藻提煉出的高單價蝦紅素原料,也即將在21日登場的生技展問世。
未來也要與工研院、清華大學合作,希望帶動產業鏈,創造全新商業模式,未來商機預期超過百億元。微藻固碳、能源利用加上高值化應用,將成為台泥進軍生技保養品產業的生質金礦!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許文娟 0918-520920/03-5912475 e-mail: carmen@itri.org.tw

【新聞小辭典--碳循環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

碳是構成地球上生命與物質的重要基本元素,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大自然中各種變化的過程。工研院運用生物能源與固碳技術,將工業排碳的二氧化碳捕獲後,用來養殖微藻或微生物,進而從微藻中提煉出生質燃料、高值化產品、化學品或餌飼料等產品,提供能源、民生、工業、農業使用,完成碳循環。

延伸閱讀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住上億豪宅、擁父母給的千萬財富...我也曾怨那些有錢人憑什麼?致年輕人:仇富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2023-09-07

「沒錢的人進股市沒有用!」營業員當7年他感嘆:親眼看過大戶的操作手法,才會知道股市的厲害

2023-08-31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