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悶局中走新路

悶局中走新路

2016-10-13 09:49

「創新」是台灣最迫切需要的能量,開啟之鑰則在每個人身上,只要掌握兩個要訣,你也能為突破悶經濟做出貢獻。

台灣上上下下強調要走產業創新、 經濟創新、社會創新的路,前後至少也超過二十五年;但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因為手底下實作遠不及嘴上論說。以結果論,部分成效固然有,然而持平評估,創新成績明顯讓社會多數人不滿意。


與其責人不如求諸己!如果每人都能從自身足下做起,踏實一件件做出生活事務上、工作業務上的創新,聚細沙成高塔,積水滴成浪潮,台灣也許能翻轉,真正邁上創新之路。

優秀的創意者,總是提出前人從未提出過的問題。最有創意的人,是那些聚焦在提出正確問題的人。有人回顧,最成功的建築設計師在他們的學生時代,大多是習慣聚焦在提出正確問題的「問題發現者」。可見要判斷一個人的創新水準,要看他提出的問題,而不是看他給出的答案。

練習越多,你的創造力就越強。智利詩人聶魯達「不加選擇、貪婪地閱讀一切可讀之物,像貪吃的鴕鳥一樣」的事跡,讓我們了解花功夫學習對創新的意義: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功夫,就是時間。

博學者達文西留下七千頁筆記,有研究者認為這只是他生前所記的一半。創新的訓練不只在觀察(Look),更在看見(See)。創新能力不佳,正是因為「Look everything but see nothing(沒用心仔細觀察、視而不見之意)」。隨時警醒、觀察、記錄、消化、吸收,是創新必經要徑。小說家普魯斯特曾在幾年內一字未寫,但這是忙於擇花採蜜的狀態,讓自己的大腦充分汲取養分——是以遊戲(Play)釋放創意心靈,馳騁想像世界的無限可能。

要更多的思考(Think),讓自己成為點子製造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一生寫了二、三百篇科學論文,但只有少數論文具有重大影響力;畢卡索創作了兩萬件藝術作品,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沒有在世界頂級的藝術館展出。獲得最好創意的方法,就是擁有許多創意;多產是偉大創新者的共性。實作越多,你的創造力就越強。


多試走新路,實行工作面與生活面創新,台灣才能真正邁上全民創新之路。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 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華碩爆兩岸裁員!蘇州PC團隊全砍,台灣僅留1/3人力併入新組織…股價不跌反漲,公司這麼說

2023-07-28

兩岸16直航點停了3年,中方致函提恢復!國台辦:疫情均已平穩是有利時機,民航局回應了

2023-02-02

老公死後連公婆也拋棄繼承,為什麼遺產我還得跟大姑分?律師解析:家裡有人拋棄繼承時你該懂的事

2024-01-17

酷航班機降落竟「少1顆輪胎」,胎皮遺落仁川機場,公司4字回應…為何飛機輪胎小,卻能承受上百噸?

2023-06-19

虎航班機遭爆急呼「Pan-Pan」,竟是副機長昏倒失能急送醫⋯運安會立案調查,公司這麼說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