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活力台灣的源頭 P.12

活力台灣的源頭 P.12

當台灣的第一道陽光,從宜蘭南方澳照射下來,這塊土地的人們,就從黑夜的寧靜中,甦醒過來。

勤奮的人們,把沉重的責任扛在肩上。他們的一天,永遠在忙碌中度過。

在高雄縣六龜鄉公所,觀光課長王鵬字在忙進忙出之際,還要帶著遠來的客人,看看山上的淡黃蝶。他如數家珍地告訴他們,這兩天位於紅水溪畔的彩蝶谷,會有大量的淡黃蝶出現。

他說,前兩天下雨,讓這裡的氣溫驟降,原先將破繭而出的蝴蝶,因而會晚一些破繭,加上依蛹化時間破繭的蝴蝶數量,就會出現大量蝴蝶的現象。

台北的三峽,民權老街,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理事長王淑宜正和會裡的同事們討論未來幾天的課程安排。他們幾乎都是全職的義工,只為完成一個小小的心願:讓曾經在三峽這個地方興盛過的藍染技藝,重新恢復過來。

彰化縣田尾鄉遠近馳名的公路花卉,一樣是在當地人的辛勤照料下,展現出地方特色文化。還有嘉義縣新港鄉的交趾陶、南投縣魚池鄉的阿薩姆紅茶、雲林縣古坑鄉的特色咖啡、台南縣白河鎮的蓮花節……這些具地方風情的特色產業,正在久居地方的住民,依各自鄉鎮的條件,逐步發展成形。

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原本逐漸工業化的鄉鎮地區,正面臨工廠外移、外勞入侵的從業競爭危機。他們被搶走的工作,自然成為地方產業轉型的環境動力。

就在這股鄉鎮住民找出路的動力下,加上來自公部門的政策誘因,和一群願意下鄉蹲點的知識份子,終而造就當前台灣鄉鎮各有特色的新風貌。

這樣的鄉鎮風貌,你只聽過,還沒有真正體驗過。或許在一個周休二日的假期,去苗栗公館走走,看看一路金黃的阿勃勒樹;或是深入台東魯凱族的家鄉,吃吃他們採摘的香甜野菜;或是探訪屏東內埔,訂做一套改良式的客家藍衫;還是到新竹看看從衰敗重新振興的玻璃工藝……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對這個已經幾代世居的新故鄉,竟然是如此地陌生。

這是《今周刊》四百期的封面故事(發現新台灣),在我們的三位同事萬蓓琳、陳翊中、廖怡景的合作下,遍訪台灣各個角落,把當下的台灣風貌,完整的報導陳現出來。

不論在城市或在鄉村,這裡的人們和他們先民一樣的努力。他們把自己的生命與希望,都放在這塊可愛的土地上。這是過去台灣奇蹟的深層結構,這也是台灣可以找到未來新座標的潛在動力。

延伸閱讀

廣告帆布變時尚包!職籃也上門合作... 他念完碩士還沒找到職涯目標,創辦「研舊所」覓得志趣

2023-06-29

「身高153cm,做燈光要爬高,讓我擁有不同視角」她從波蘭到客家...打造「零廢棄」永續劇場

2023-07-27

嘉義不只有雞肉飯、阿里山日出... 翻轉舊監獄、荒廢地,這群人找到留下來的理由

2024-03-14

不要再丟了!展示櫃、貓跳台...這公司把裝晶圓片盒子100%循環再利用,讓封測大廠日月光主動找上門

2023-05-12

「一人帶一道菜…在星空下的草地聊天」澳洲新人幸福減碳 婚顧業者:辦一場符合理念的永續婚禮正夯!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