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回不去,未來還來不了,所能擁有的,永遠只有現在。」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用「小確幸」形容一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認為生活中少了它,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小確幸」猶如行走沙漠中的一杯甘泉,光是想到這個詞,內心就會莫名充滿一股力量,如同每天一早醒過來,發現自己胸口的心跳,原來是種微弱卻篤定的幸福,叫知足。
利他,在沙漠開出一朵花?
「稀尹,妳知不知道什麼叫『利他』?」有一天,大堂哥突然心血來潮地問我。
「就是幫助別人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錯!『利他』的意思,並不是要妳幫助別人,而是幫助妳自己!」當他說了這句話,我有點愣住了。
「當妳自己都站不穩的時候,妳要如何幫助他人呢?」、「我幫助妳,所以我就能成就自己了嗎?」大堂哥習慣不把話說破,再度把問題丟了過來。
後來,我順著這些問句,繼續往下思考,突然之間理解了,幫助別人,原來說的是幫助自己。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結構,相對於「我」本身,這裡指的「他」可以是細胞,因此,「利他」,就是「利細胞」,自己當然會變好。
身體裡面大約有六十兆個細胞,因為這些細胞形塑出我們這個形體。當自己心情不佳,細胞會跟著委靡不振、悶悶不樂,自然影響到健康。因此,每當自己處於憂鬱低迷的時候,雖然這種情緒狀態不容易調整,但是一定要為自己設下停損點。
互相傷害,本來就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於是,我們可以縮短「傷害時間」、減少「傷害程度」。
本來要難過一個禮拜,現在縮短到三天就好,盡量對自己的細胞好一點。
「有些人經常想不開,不知道無形中已經對細胞造成傷害,甚至危害到健康,有沒有想過,傷害自己的,原來都是自己?」
後來,我和大堂哥互相思考激盪,才發現情緒是最難開解,也很難撼動別人的情緒。我不禁想到了過去的自己,那段被傷痛困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