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2384筆,顯示第1頁/6頁
這幾天學校舉辦徵才活動, 影印店每晚擠滿了人,隊伍排到了大街上。店員列印出花花綠綠的履歷,上面印著高度精修過的證件照和詳細分析的個人介紹。一張又一張樣版履歷,把學生的經歷都濃縮在了一張紙上,被畢恭畢敬地交給某一個人: 「您好,這是我的履歷,希望您給我一次機會。」
技術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好,箇中意義都在於磨練「不在投資上大敗的技巧」。投資有賺有賠,與「工作」不同,不一定拿得到「薪水」。好不容易拚命努力,卻反而有「大虧的風險」,這就是投資的恐怖之處。明明為了老後的資產規畫而開始投資,卻反而讓資產大幅減少,這就本末倒置了。薪水30年來幾乎沒有上漲的時代,照理說任誰都想要藉由投資稍微賺點錢,以備老後之需。所以為了不在投資上落敗,就需要從頭好好學習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方面分析價格變化的指標五花八門,像是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相對強弱指標(RSI)或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等,沒有必要統統記住。為了貫徹不敗投資,就要記得先掌握號稱「投資三神器」的均線、K 線及成交量。
投資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可以投入多少?」和「整體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 光靠儲蓄,不可能支應退休生活; ● 光靠儲蓄,不可能財富自由; ● 光靠儲蓄,不可能達到長久的經濟穩定和保障。 這是因為儲蓄靠的是用人生的時間交換金錢─我們稱為主動收入─當我們只靠主動收入這個方式來賺錢的話,那麼存款的數目註定有所侷限。
「在現今房價高漲的時代,許多想買房的年輕人會向父母請求支援,而不少父母也願意用自身財力幫助子女買房置產等,減輕子女生活負擔,但要小心特定情形會被視為「擬制贈與」,可能會被國稅局追繳贈與稅。」 所謂「擬制贈與」,白話解釋就是「視同贈與」的意思,也就是說表面上以別的名目例如:資助他人購買財產或幫忙負擔債務等,但實際上是將個人的財產移轉給他人。
獨立成人的重要特徵是可以自己做決定。不能自己做決定,就算不上獨立。準大人有強烈的需求去學著自己做決定,自己能夠做決定了,內在動機更能發展起來。我發現那些很有動力的學生,會打從心裡相信自己在乎的V(Vision,願景),然後下決心把它做到。
編按:臉書專頁「修正式價值投資」及同名社團版主陳啟祥,是六年級生,股市經驗18年。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畢業,曾做過中研院、國衛院的研究助理,以及藥廠的QA (Quality Assurance)工作。 看過人聲鼎沸的多頭氣氛,也走過充滿絕望的空頭谷底,體會到要能在投資市場中找到長久穩定的獲利之道,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吸收並累積相關的知識,融合轉化成自己對一家公司評價的敏感度。喜歡站在原點思考,企業的真實價值是什麼,立於此基礎上,進而能挖掘出還沒被反應的成長股、價值股。 原本是月薪不到4萬元的小資上班族,2018年女兒誕生後,43歲時毅然決然請育嬰假離開職場,一邊帶小孩一邊專心經營臉書粉絲專頁,經常發表文章、分享投資心得。 在職期間雖然薪資不高,依然能靠著修正式價值投資將百萬本金翻倍為千萬,即使前波台股大地震,照樣堅持著價值投資的原則,不受市場情緒恐慌所影響,讓整體獲利增長逾三成,10年來平均年化報酬達20%!
編按:超人氣直播主Miya,是台灣直播業界的佼佼者,每場直播營業額破千萬,然而5年前的她,卻和老公經歷了一番煎熬又辛苦的創業過程。 她捨棄穩定薪資的工作,從一個直播小白自己叫貨賣手機殼,到之後決定進入直播集團當小幫手,key單、回訊息、包貨樣樣來,在作息日夜顛倒又遇到廠商不看好的情況下,她也不斷反問自己:「要繼續堅持嗎?還是該離開放棄?找份穩定工作過平凡的生活?」這是一位直播主的成長經歷,也是給每個人在追求夢想途中的鼓舞之書。
王先生住的大樓沒有設立管理委員會,搬來前聽說有地下停車位可租用,於是其和負責管理停車位的人接洽,得到回覆係需等到有住戶退租,才會有車位出租。可是,轉眼 3 年過去了,卻沒有人退租,王先生覺得很不公平。地下停車場是所有住戶共有的,為什麼之前租的人可以一直租用,而後來的住戶卻都租不到。而且,原本車位月租 500元,但因多年來都沒有做任何的維護,所以最近這 1 年就沒有收租金了。像這樣的狀況,是否有解決的方法?
前陣子我收到一份禮物,是可以到飯店餐廳用餐的雙人餐券。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會想等到紀念日時再用,或是想著可以轉送給別人,然後將這餐券收進抽屜深處,但這次我立刻就跟家人訂好吃飯的時間。收到這份意外的禮物,我心情有點激動,想在這份喜悅冷卻之前,趕緊用品嘗美食的喜悅延續好心情。我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在收到好東西之後,先把東西珍藏起來,等到最佳時機才拿出來使用。
大三訂婚後,由長輩們看結婚的日子,是看到隔年,也就是民國59年農曆10月16日。所以我一畢業後,沒有在外面工作過,就直接進了南光。我們那個年代一般人結婚會去蜜月旅行,但我們沒有。結婚後,第2天先回娘家、辦「回門宴」,第3天我就開始上工了。
「最近的年輕人真是沒魄力。想當年,我那個時候啊……。」 「最近的人根本沒毅力,應該要吃點苦才對。一個個都是溫室中的花朵。」 說出這種話的「大人」之多,這段日子以來已經看到膩,現在應該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了。
一向以為自己老有所備,因為個性獨立、生活簡單,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無虞。但隨著年齡增長,看看發生在身邊親友的現況,就不敢斷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