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別人一,不見得就能拿回一,有可能大於一,可能什麼都拿不回來。只要秉持這個原則,就能少一點失望、傷心或怨恨。此原則再進一步,就是更高層次的人際關係法則了。付出可以,但別心念著對方會不會回報你。回不回報操之在他,太在意只是徒增痛苦。
一開始就掏心掏肺,小心後悔莫及
「你得到了多少愛,等於你付出了少多愛。」(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
這是披頭四歌曲<The End>的一句歌詞。沒錯,你付出多少,才會得到多少,愛是如此,友情、友善、善意也是如此。
這句歌詞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但它也過度理想化,畢竟人生中無論我們給再多也得不到回報的事,實在不計其數。
幾年前某個朋友講了一句令我大為吃驚的話,他說還錢就像是賠錢,有種吃虧的感覺。從此之後我就刻意避開這個人,因為我自己也借錢給他人, 就連我身為債主,別人準時還清我都還會不好意思,彷彿跟人伸手拿錢一樣,所以我實在無法理解這個朋友的心態。人的想法如此不同,又怎麼能期待付出多少就能拿回多少呢?
倒不如換個想法,我給別人一,不見得就能拿回一,有可能大於一,可能什麼都拿不回來。只要秉持這個原則,就能少一點失望、傷心或怨恨。此原則再進一步,就是更高層次的人際關係法則了。付出可以,但別心念著對方會不會回報你。回不回報操之在他,太在意只是徒增痛苦。
我的人際關係首要原則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我做好自己該做的, 剩下的就交給命運了。
人際關係不像數學,它很難找到公式去推算下一步,但是人們以為人際關係存在著祕訣,只要找出它,人生就能暢行無阻。
真正有用的人際關係法則,其實出自於專業設計的心理實驗結果,但一般人不太容易獲得這類資訊,反而容易在一堆無用的假資訊裡迷失,而錯過了真正有用的資訊。即使是大型書店也不例外,你很有可能被書架上琳瑯滿目的非專業叢書吸引,進而被坑了好幾百元。
就算你接觸的是正確資訊,通常實際執行起來也不容易,因此若非該領域專家或世界頂尖學者的研究結果,建議別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