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樂觀看當下台股——兼論康聯(4144)與CEO李欣

樂觀看當下台股——兼論康聯(4144)與CEO李欣

2011-10-20 10:22

康聯擁有超強中國醫藥通路,再中國十二五規劃將提高醫療保險覆蓋率之下,未來中國本土學名藥成長可觀,直得追蹤。

二○一二年全球政府去財務槓桿化,經濟學者普遍對成長不寄予厚望,一一年第四季將成為對明年經濟成長的樂觀與悲觀者,在股戰全力一搏求利的轉捩點,我對第四季台股提出看法。
 

一、從資金面看:○四年跟○八年選前第一季周均量約在六千至七千億台幣,相當符合股民對政府選前作多期望,而上周台股成交量僅四千億台幣,成交量將隨著選舉增溫,第四季行情由量逐步升溫往上翻揚,邏輯成立。
 

二、從指數看:道瓊季線一一三四一點,十月十七日收盤一一三九七點,標準普爾五百季線是一一八九點,十月十七日收盤一二○○點,都在季線之上;而台股季線是七六六三點,離十月十八日收盤七三五九點仍有約三百點的跌幅,也因此如果越過季線,六十五萬張融券可能變成潛在買盤,加大上揚力道。
 

三、從產業面看:十月底即將完全公布第三季季報,這期間匯兌利益將成電子股優勢,獲利應不會太差。雖然產業界人士普遍看壞一二年景氣,因此台股融券六十五萬張,是今年高峰,但一一年年報在明年三月完全公布前,有近五個月的財報空窗期,第四季如果歐美重要廠商沒有太壞消息宣布,第四季行情往上比往下機率大。
 

其次看美國股市環境:
 

美國的食衣住行等各行各業通路商如COSTCO(大賣場)、麥當勞(食)、NIKE(衣)、LIMITED BRANDS(旗下品牌為維多利亞的秘密)、DECK(旗下品牌為廣受女性歡迎的雪靴UGG)、Bed Bath&Beyond(居家用品賣場)、AUTOZONE(汽車修繕賣場)近期股價都在新高附近,顯示美國銷售市場隨第四季旺季而增溫。
 

重要科技股如IBM、蘋果、亞馬遜的股票市值都在歷史新高附近,其連動出的台灣相關產業都將受益,但它們犧牲硬體售價換取軟體獲利的趨勢內容,對台灣相關零組件產業而言,第四季出貨旺季雖可期待,但市場也會擔憂獲利遭到壓縮,進而壓縮本益比想像空間,這是第四季台股行情中投資者須審慎評估的。
 

九至十一月是旺季,過往經驗至少會有一百家公司營收創新高,但九月營收僅五十九家創新高,較過去少很多,但仍有內容。
 

高價股:大立光、可成、上銀、TPK等高價股在創新內容,如果它們能續強,對股市上漲動能會更具加分效果。
 

軟板族群:軟板廠台郡、旭軟及上游材料達邁等都在九月營收創下新高,點出一一年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平價化後的新崛起族群值得注意,如iPhone、亞馬遜的平板電腦,都從約五百美元降到二百到三百美元,智慧型手機軟板從一到五片增加到五至十片,平板電腦使用約在十至十五片,都增大了應用需求,預估一一至一二年軟板都將維持在二○%成長率,一二年優勢族群第一個出現。
 

康聯(四一四四)成立於○三年,資本額七億元,主要從事中國境內藥品之開發與銷售,是上市櫃生技公司中,唯一一○○%中國醫藥通路商,主要產品包括抗肝炎、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抗腫瘤等用藥及醫療器械產品,其中B型肝炎用藥—— 阿德福韋酯(代丁)在中國市占率逾二成,排名第三。
 

創辦人兼執行長李欣,在台灣、美國、大陸均累積超過二十多年的國際藥廠工作經驗。
 

九五年從台灣到中國發展,擔任羅氏製藥(中國)副總經理,領導上海羅氏製藥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品牌的處方用藥公司。○三年離開工作七年的羅氏之後,與同在羅氏的同事葉小平博士,共同創立康聯藥業。

 

李欣

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生物醫藥領域經驗的李欣(左),有信心帶領康聯持續快速成長。

(攝影/邵宏祥)

 

公司團隊憑藉多年在羅氏的行銷經驗,對中國藥市敏感度極佳,其營運模式為:先對國內外專利即將到期之原料藥或品牌學名藥進行評估後,選定開發成功率較高,且具市場性之藥品進行開發或取得授權後,進行銷售代理,如此不僅大幅降低新藥開發成本,更降低新藥未來能否成功之不確定性及開發所須投入的龐大資金及時間。
 

選出潛力新藥後,再由旗下四百多位員工,專挑國內主要城市的中大型醫院展開銷售,在其他幅員遼闊的省分,則會結合當地的戰略夥伴深入各級醫院。


康聯預計未來每年至少有一種新藥上市,目標三至五年,呼吸道用藥營收有機會超越肝炎用藥,明年至少拿到呼吸道及中樞神經用藥藥證各一張,成為新成長動能。
 

目前中國每年平均批准藥證低於一千張,且單一藥品每個醫院僅限二家同學名藥產品,政策導向下,大陸藥品市場本土及外商比重呈現七比三,因此康聯也積極與台灣藥廠信東生技、安成藥業、南光製藥及美時製藥合作,代理銷售藥品到中國,並於中國申請藥證。

 

康聯英文名字COLAND則有「CO-OP」ISLAND(台灣)與MAINLAND(中國大陸)的含意,康聯希望能成為台灣與大陸生技醫藥平台,持續快速擴大銷售版圖。

 

康聯○八至一○年合併營收為十六.七一億元、十五.七三億元、十五.○九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為五.五八元、六.五六元、五.二七元(以七億股本計算),一一年上半年合併營收七.六九億元,EPS為二.六二元;合併負債比、流動比與速動比為一五%、五九四%、五二九%;毛利率長期維持五五%以上。

 

康聯擁有超強中國醫藥通路,在中國十二五規畫將提高醫療保險覆蓋率之下,未來中國本土學名藥成長可觀,值得追蹤。

延伸閱讀

台積電股價夠高了?要股票分割?劉德音:還沒這麼高得再努力…給世界一句話「買台積電股票」

2024-06-04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0050一年漲36%,定期定額該繼續扣款,還是停利賺更多?不想後悔沒在高點出場...達人教你存股3技巧

2024-05-28

景氣燈號亮黃紅燈,我該在這時候賣0050嗎?藍燈進、紅燈出...達人點出「景氣燈號投資法」最大盲點

2024-05-28

想提早退休,每月1萬元存股0050 vs 銀行定存,30年後各有多少?「整整差了1棟房」定期定額ETF的3個理由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