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五窮六絕 台股贏家戰術公開

五窮六絕 台股贏家戰術公開
台股基本面平平,資金面又受中港排擠,短線操作難度高,跟著贏家布局相對安穩。

歐陽善玲

台股

攝影/吳東岳

964期

2015-06-11 15:03

台股經歷一閃即逝的萬點,指數一路從五月下滑至六月,弱勢似乎暫難扭轉。但五月分績效脫穎而出的操盤手分享經驗,投資人可由短而長規畫戰略,因應後續盤勢變化。

美國有句話「Sell in May and go away」,意思是五月賣掉手中股票,並遠離市場;台股也有「五窮六絕」一詞,形容行情到了五月會緊縮,到六月往往更加清淡。對照今年盤勢,五月指數確實一路下滑,到六月四日指數更吞下一記長黑、重挫逾兩百點,隔日盤中摜破年線,過去一年進場的投資人,獲利可能回到原點。

然而論績效,五月仍有操盤手脫穎而出,他們各有一套技壓群雄的絕招。透過他們的分享,未來盤勢的規畫,投資人可以得到不同的思考角度與布局方向。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K線高檔鈍化愈久,股價愈易創新高


「每天研究K線、長期累積操作經驗,應該是五月績效還不錯的原因吧!」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說,當然,團隊作戰也很重要,像內部相中的宏捷科(八○八六)及璟德(三一五二),就為五月獲利貢獻不少。在台股量縮盤跌之際,廖繼弘個人單月報酬率超過二成、部門獲利超過一○%,績效羨煞不少同業。

廖繼弘的操作習慣,是先與研究部討論、分析個股基本面,確認產業方向後,從題材挑出最強勢的個股,波段操作。「挑選強勢股,大致上看三個條件:第一,股價穩居季線之上;第二,觀察個股日、周及月KD是否高檔鈍化;第三,配合均線扣抵位置。」

觀察盤勢多年,廖繼弘解釋,當個股KD高檔鈍化,通常就是強勢股指標,且「鈍化時間愈久,股價表現愈強」。像大立光(三○○八)就是最好的例子,先前周KD與月KD高檔鈍化相當長一段時間。線型鈍化愈久,股價持續創新高的機率也相對成正比,因此這個指標出現時,就是選股的重要參考;打破過去一般認為,KD高檔鈍化即上漲失去動能、下跌風險升高的迷思。

至於均線扣抵位置,則能預先判斷個股行情是否面臨轉折,若均線將扣抵較高值,則未來股價易漲難跌,可順勢操作。「技術分析就是多空交戰的結果,可凸顯兩件事,一是轉變,二是力量。從技術面適時切入選股,在指數高檔震盪期間,相對能提高獲利機會。」

廖繼弘分析,進入下半年前,大盤可望在九千至九二○○點間得到一定支撐,並持續箱形整理;到九五○○、九六○○點附近又將遇到關卡,不易快速突破。換句話說,未來一個月,當指數靠近九千點擇優買進,靠近九六○○點汰弱留強,是必要戰術。

產業趨勢方面,廖繼弘與團隊看好的族群,包括4GLTE、工業電腦、機能性紡織、汽車零組件及蘋果概念股;另外,當中國加快建設高速寬頻網路,也引爆光纖通訊廠業績表現維持高檔。「在這些看好族群中,要買就要買第一、體質最好的公司,千萬不要貪便宜,買漲幅落後、以為會補漲的標的。」

他強調,電子股受到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衝擊,投資變數增加;傳產部分,隨著社會環保意識抬頭,對塑化產業也有一定影響。加上陸股、港股吸金效應,台股短線仍須保守因應,以台積電及股王大立光為指標,精神領袖不倒,在資金充裕下,台股下檔空間應有限。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具國際競爭力標的,中長線看好


「如果是貼著盤操作,五月績效就很難脫穎而出;反之,從中長線著眼,相對能爭取獲利。」五月分台股基金績效冠軍、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分析,指數高檔震盪,貼緊盤勢操作容易陷入迷思,但要是把眼光投射遠一點,操作時就能創造一定空間。

他解釋,台股大方向已是外資說了算,而外資選股重點向來是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以此出發,找到符合條件的公司,才是布局重點。「像這樣的個股,不一定是規模最大或技術領先,而是當大陸廠商崛起,還能走出自己一條路、具利基型的公司。」

林世彬表示,既然台股最大買家是外資,就應把國內企業放在國際天平上,衡量其投資價值,「像有些傳產股,本益比高得不像話,國內投資人根本買不下去,但外資卻持續敲進,股價一路狂飆。投資人往往忘了,決定本益比的已非內資,而是外資。」

除了不拘泥本益比,以國際競爭力角度選股,還要重視個股流動性,從外資庫存角度搭便車。「不少人習慣以外資連續買超個股,當作布局依據,但這樣做會有盲點,最好從庫存水位高低,來解讀外資動作。」林世彬說,例如外資短線調節某些族群,不見得就是看空未來,應進一步觀察整體庫存水位是否接連下滑,若維持高檔,則代表外資態度依舊看好。

接下來可留意的產業,則包括受惠物聯網題材的工業電腦,與中國光纖基礎建設布建下,持續拉貨的光纖通訊廠,及供應機能性布料的紡織廠。「具備與大陸廠商競爭實力的次產業,就算台股急跌,行情也不宜過分悲觀,加上資金動能還算健康,投資人仍可偏多操作,低接優質個股。」

延伸閱讀

「你得癌症了,笑一個吧!」抗癌者背後經歷的辛苦誰人知?別再用有毒正能量掩飾內心的痛苦!

2022-10-25

余苑綺直腸癌病逝享年39歲 抗癌8年仍不敵病魔...余天、李亞萍悲泣:「她不會痛了」

2022-08-21

買房基金遙不可及?專家:「買ETF、還房貸、斜槓變現」三管齊發攢錢

2024-04-01

曾兩度罹癌甚至切除2/3肝臟...韓柏檉教授分享抗癌「一日身心排毒法」:這是10年前我不曾過的日子

2023-06-03

36歲前議員候選人張惟晴癌逝…「4癌纏身」一年多勇敢寫抗癌日記,最後秀37公斤臉頰令人不捨

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