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兆豐銀、華南金、第一金...為什麼退休老師特別喜歡金融股?一個專挑官股的客戶給我的存股啟示

兆豐銀、華南金、第一金...為什麼退休老師特別喜歡金融股?一個專挑官股的客戶給我的存股啟示
圖片僅示意

2022-10-19 10:00

我有一位客戶,帳戶裡的股票全是金融股且都是國銀股類,平時很少買賣,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接到他的電話要買金融股,而且買進後幾乎沒有賣出,偶爾股價漲幅有比較大時,他才會做一些調整。

 

只求穩定和安全,金融股只買國銀股

 

某天他來公司辦理業務,談話中得知他是一位已退休的教師(後來發現退休族群還滿喜歡買金融股的),最大的原因是金融股讓他感覺比較穩定、安全,而且每年銀行也都有不錯的股利配息。問他為何不考慮其他類型的股票,或許還能夠有更高的報酬率。他說他對股票不是很了解,年紀大了也沒有心力再去了解其他公司,他認為買金融股有保障,就算報酬率比其他電子類或傳產類低,但比較不用承擔風險。

 

只存金融股的投資人,期待的是穩定、安全。相對於電子業,有上中下游以及各轉投資事業,複雜程度比起來還算是相對簡單得多。大家認為銀行股比較有保障的原因,應該是如果銀行出現倒閉危機,政府出手搭救的機會,也會比電子公司或傳產公司來得高,尤其更認定國銀股不會倒。

 

其實就算只想做金融股的存股,並不用限定只做如兆豐銀、華南金、彰銀、第一銀、合庫等「國有銀行股」。商業銀行類如台中銀、遠東銀、京城銀,或中型金控如元大金、永豐金等,殖利率有時都比國有銀行股高。一樣是投資穩定、安全的類股族群,運用複利式存股的進場時機,調整買進與賣出方式,還是能享有比只買國銀股還高的報酬。

 

一味相信媒體報導的高殖利率股

 

近幾年由於存股很流行,加上媒體都會報導分享各種存股達人的投資方法,很多人也都開始加入了存股的行列。而我也有學員開始把孩子壓歲錢,每月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幾千元。購屋基金的頭期款。或是未來準備養老的退休金等等,投入存股行列。但他們通常的問題就是喜歡選當下媒體報導的高殖利率股。

 

什麼是當下報導的高殖利率股?

 

報紙或雜誌有時會不定期介紹某某股票在今年會配發多少錢的股利,如果以目前的股價換算,某某股票會有很高的殖利率。當學員問我這股票殖利率這麼高能不能買的時候,我會問他「只有今年這麼高?」還是「過去3至5年來每年平均都這麼高?」

 

如果某一檔股票今年能夠配發這麼高的股利,代表去年有非常好的獲利,那接下來還能不能再維持這樣好的獲利,或是還能再成長。如果可以,我們就考慮,如果只是這幾年表現得好,但未來不一定,自己也不是很確定的話,那就要好好思考一下。

 

案例分析敦泰(3545)

(圖片來源: 《年賺18%的複利式存股》)

 

2022年4月,驅動IC大廠敦泰公告股利政策,預計每股將配發15.71元現金股利,若以當時股價約在120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為13%,對存股族來說這利率還滿誘人的。為了了解這檔股票是不是值得投資,我把敦泰過去3至5年(2021年至2017年)的股利加總計算,以120元的股價算出殖利率約1%至1.2%,這是高殖利率嗎?結果才1.2%!這樣的殖利率我只能說:「謝謝,再聯絡」。

 

報章雜誌報導殖利率算法,常會把當年度的股利配發,用當下市價計算,如果當年度股利配發的好,殖利率就會拉高。可是這樣做法會忽略過去的平均殖利率而失真,這就是我所謂的當下報導的高殖利率股。就算殖利率沒有太低,股價走勢也並不符合複利式存股的技術面的買進條件,所以,就算只憑複利式存股的技術面判斷,我認為你也可以知道它是不是可以進場的股票。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作者簡介_喬哥 × 籌碼喬哥的股市學堂

工科出身的喬哥,滿懷著賺大錢的憧憬,進入證券公司工作,學了各式各樣的技術圖、指標判讀法,非但沒因此賺錢,反而兩度慘賠幾乎破產。因為沒有養成健全的心態和紀律,過度頻繁交易,累積損失近千萬元,在痛定思痛之餘,讓他更加注意控管風險的重要性,更遠赴新加坡和華爾街作手學習,重新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

本文摘自境好出版 《年賺18%的複利式存股

延伸閱讀

不是每年都健檢怎麼還會罹癌...朱芯儀35歲確診乳癌體悟:怎麼樣都不能輕忽「照顧自己」這件事

2023-10-06

女兒已出嫁、兒子40歲不婚忙工作...68歲退休人壽高管:在家和老婆大眼瞪小眼,不找工作早晚會生病

2022-03-14

丈夫40歲第1次健康檢查就發現肝腫瘤!陳月卿為愛成「養生控」:20多年來早餐維持1習慣

2023-01-03

一個做到街坊鄰居讚不絕口的「好媳婦」,卻在罹患乳癌後淚崩:這麼多年來,我其實活得好累

2022-03-01

曾被宣告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