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航運股連漲4天後跟著大盤熄火,包括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週三(4/16)都是呈現下跌的局面,對此分析師表示,驅動航運股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有兩個。
同時也提醒投資人短線可開始考慮分批獲利了結,有獲利即可分批出場,因政策紅利消退後股價承壓,另可設定動態止盈點,如跌破5日均線,鎖定收益。
貨櫃3雄連4天強漲,資深分析師剖析主要因素有二,除90天對等關稅豁免引發搶艙潮,其次是受殖利率等基本面支撐,但提醒從貨櫃3雄近日走勢來看,萬海領漲代表資金偏好彈性更大的個股,長榮、陽明漲勢收斂,則反映部分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加上陽明3月營收是唯一負成長者,航線布局及成本控制最為弱勢,同時航海王的高殖利率,近來已因價漲而稀釋,強烈建議分批獲利出場,才能避免落入高股息下的最大陷阱。
資深分析師陳榮華表示,驅動貨櫃3雄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有二,首先是川普關稅豁免期引發搶運潮,美國宣布對75個國家實施3個月的關稅豁免期,導致全球廠商加速出貨,以規避未來可能的關稅成本,直接刺激海運需求,推升運價和貨量,形成短期業績增長預期。
其次是基本面支撑,從營收、本益比、殖利率等3條件來看,貨櫃3雄第1季營收均同比增長,長榮年增24.1%、萬海年增34.3%,陽明也成長3.9%,顯示行業仍處於盈利周期,加上3公司本益比僅3~5倍,遠低市場平均水平,吸引價值型資金流入。
最後則是殖利率,即使近來連日漲停,但長榮殖利率仍高達15.7%,陽明10.96%,萬海4.73%,對股息投資者具吸引力。
但他也提醒,航運業屬於高度周期性行業,當前利多主要來自政策空窗期,也就是3個月豁免,一旦搶運潮結束,叠加全球經濟疲軟,運價可能回落,業績增長難持續。
此外,股價已部分反映預期,貨櫃3雄近期漲幅已大,需警惕市場提前兌現利多,後續波動可能加劇,除股價漲多是最大的利空之外,陽明3月營收年減少14.91%,更是唯一負成長者,需關注其航線布局及成本控制能力,是否弱於同業。
短線可開始考慮分批獲利了結
在投資策略方面,陳榮華強烈建議,短線投資人已可開始考慮分批獲利了結,有獲利即可分批出場,因政策紅利消退後股價承壓,另可設定動態止盈點,如跌破5日均線,鎖定收益。
若為中長線投資人,則要關注行業供需結構,其中需求端要追踪全球貿易數據及關稅政策動向,而在供給端部分,則觀察新船交付量及航運公司運力管理策略,避免供過於求而壓抑運價。
他並提醒高股息的最大陷阱,在於殖利率可能因股價上漲而被稀釋,若長榮股價持續攀升,實際殖利率將下降,因此需綜合評估公司盈利的穩定性,而非單純追逐股息。
最後從市場情緒與技術面分析,陳榮華指出,若由萬海領漲或漲停,顯示資金偏好彈性更大的個股,而長榮、陽明若逼近漲停後回落,則反映部分獲利了結壓力。
即使貨櫃3雄短期受政策與資金面驅動,股價仍有衝高動能,但中長期需警惕行業周期性回落風險,投資人應優先考慮短線交易策略,密切關注豁免期結束後貨量及運價變化。若持倉成本較低,可保留部分倉位,博弈政策延展的可能性,而新建倉者,建議等待回調後再進場。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本文授權自旺得富,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關稅影響EPS不到1成、股價掉一半 「9檔超跌股被低估」老手喊話彎腰撿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