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大立光、信驊...一年獲利76%冠軍操盤手:投資30年,我從來不買「股王」...1口訣簡單操作就賺錢

大立光、信驊...一年獲利76%冠軍操盤手:投資30年,我從來不買「股王」...1口訣簡單操作就賺錢

黃嘉斌

台股

今周刊攝影資料庫

2025-07-01 18:30

編按:作者黃嘉斌曾任國內大型金控下投資事業處副總,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年報酬率,不到40歲就掙夠足以退休的財富。黃嘉斌點出,買不起聯發科(2454)、信驊(5274)這些高價股沒關係,但你得看懂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這些權王股王代表的賺錢指標「永遠要注意今年股王誰來當」,為什麼?黃嘉斌首度公開縱橫股市逾30年的獲利祕密!

 

台積電、台塑...權值股的漲跌,會影響加權指數起落

 

記得剛投入股市時,常聽到一些老手會在盤勢不明時說: 「如果台塑(1301) 不能漲到○○元,大盤就準備要拉回了……。」

 

言下之意,好像台塑得漲上去,不然大盤指數就要跌下來,這樣才符合「股市倫理」。

 

當時雖然不是很清楚那些老手為什麼這樣說,不過,我發現在一些重要的位置區,加權指數和台塑的股價確實有著微妙的關係。

 

這樣的關係在1995年以前可供參考,至於近年來最常被提及的,就屬台積電(2330)了。

 

現在想想,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權值」的觀念罷了。在一、二十年前,除了銀行股,台塑所占的權值最大,台塑的股價走勢當然攸關加權指數。尤其它是塑化產業的龍頭,更左右國內的經濟。

 

時至今日,台塑已被台積電取而代之,台積電與加權指數的關聯度自然最高,但是兩者之間有時還是會出現短期的背離現象,此時不是龍頭權值股先拉回,就是指數會跟上來。這在象徵權值意涵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上,也具備同樣的現象。

 

獲利口訣:「有些股票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買的」

 

從指數來看,的確可以找到相對應高權值的個股,或是以ETF當成指數的參考。

 

有些專門賺取套利的外資,會利用兩者間的關係做一些價差交易,要特別提醒投資人的是,這需要大額度的資金,還得透過槓桿倍數放大才能達成。

 

多數時候,這些高權值公司只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買的,例如透過股價倫理的評估方式,去觀察大盤走勢,這些公司都可以成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在某一產業中,通常規模較大、較知名的公司評價(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應該要高於較小型的公司。

 

比方說,當富邦金(2881)的評價若高於國泰金(2882)時,就是改變了股價倫理,其背後必然有特殊原因,檢視這幾年兩家公司的獲利水準及成長性,確實富邦金表現優於國泰金(2025年首季富邦金EPS為3.01元,國泰金為2.17元),因此評價上已逐漸追上國泰金。

 

搞懂「指標股」怎麼影響大盤,讓你不再追高殺低

 

此外,投資實務上一直存在著「指標股」或是「指標產業」等,這些就好比是領頭羊,只要有領頭羊存在,就會帶領整個族群行進的方向。

 

一般來說,領頭羊都是在族群中經過激烈競爭後的勝出者,例如提到半導體業的領頭羊時,自然會聯想到台積電(2330),其他產業如光學鏡頭教父的大立光(3008)、IC設計的聯發科(2454)、航運業的長榮(2603)、陽明(2609)等,都是投資人論及該產業時的首要聯想。

 

扮演領頭羊的,有時是最大的權值股,有時是某特定產業或個別公司,這些都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先從最大的權值股談起。

 

請試想一個情境:如果台積電連續兩天都跌停的話,台股加權指數會如何表現?

 

首先,台積電約占大盤權值36.4097%(2025/4/30)的比重,假設加權指數來到20,000點的位置,那麼台積電一旦跌停板,將立即影響加權指數782點(20,000 ×36.4097%× 10%〔最大漲跌幅規定〕= 728 點)。

 

此外,當重量級的公司股價出現異常,勢將引發市場疑慮,進而產生連鎖賣壓的反應。如此一來,當日加權指數百點以上的跌點是起碼的水準,這是指標股對應加權指數的例子。

 

「高價股回檔,往往大盤也準備轉向」

 

再者,其他個別公司對應到個別產業,同樣也會有這種關聯性,只是關聯性比較複雜。

 

以大立光為例,這家公司本身即代表著多種意涵,包括高價股龍頭、光學鏡頭產業龍頭、高階手機應用重要零件供應商與基本面的代表等,將這些關聯性串在一起後,可以進一步解釋,當大立光的股價維持不墜或是緩步上漲時,第一個意涵往往顯示出,大盤偏向或者仍延續多頭的行情。

 

因為從現象面反推多頭的表象,至少呈現出兩項具體的事實:一是除權行情,另一個則是股王爭霸戰(高價股迭創新高)。

 

第二個意涵則表示高階市場應用持續進行中,而且技術仍有發展的空間,也可以據此概略判斷,該產業不至於陷入殺價競爭的紅海中。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涵,就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加權指數轉向訊號。

 

當高價股出現回檔的時候,投資人必須非常小心,因為這很可能是大盤要開始轉向了,尤其是在行情的末端,最常出現的就是高價股或指標股「補跌」,成為壓垮大盤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般而言,行情在轉向(由多翻空)的初期,一些個股陸續轉空,因此投資人往往會把資金集中到高價股或指標股,由於籌碼集中化,使得本益比不斷攀升到最後無法承載過高的股價。

 

這時假若大環境仍佳,景氣在上升階段,資金也源源不絕,公司的基本面還是往正向的發展,那麼即便股價偏高,最終也能隨著時間逐步消化,獲利亦有機會同步提升。

 

不過,若是公司成長停滯或者獲利低於預期時,當有人開第一槍賣出,就很容易引發多殺多的效應,而這也是資金流向循環的最末階段 。

 

「不一定要買股王,但要觀察領頭羊」

 

前面的例子都是以優質、具代表性的公司作為領頭羊,但是,千萬不要忽略了領頭羊也是投機性的指標。

 

當市場上股價活潑的公司都是一些中小型股,或是以轉機為題材,卻缺乏具體數字證明的股票在表演時,投資人就要特別注意了。

 

一般來說,這就是空頭行情的表象,因為籌碼(多為主力著墨)與消息當道,充滿投機性,投資人此時應該有所取捨。

 

在投資操作上,人人都希望能站在浪頭之上,提前掌握下一波浪潮與趨勢的動向,以便及早布局,再被推上浪頭,而且最完美的就是在行進間再跳上另一個浪頭,一波接著一波,完美銜接,但這恐怕很難做到。

 

現實的情況是,預先等在大浪之前都有困難了,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去觀察行進間的大浪,只要這個波頭還沒結束,後面跟隨的小浪就不會結束。

 

投資30年,為何我從來不買「股王」?

 

投資人不一定要持有領頭羊的公司股票,因為有些股票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買的,在浪頭的更迭間觀察出趨勢變化,將更有助於投資策略的擬定。

 

如果認真檢視個人投資的成敗,一定可以發現自己在某些特定的行情模式或性質的個股上,勝率似乎比較高,那就要好好把握這類浪頭出現的時機。

 

在三十餘年的投資生涯中,我從來沒有買過「股王」,卻不斷嘗試著預測有哪些公司將成為股王或股后。

 

畢竟,持有最貴的股票與漲幅最大的股票,不見得會對自己的投資獲利有最大的貢獻,但是預測股王或股后會出現在哪裡,進一步觀察領頭羊的走勢,卻是選擇投資策略與標的非常重要的一環。

 

「掌握潮流又創造需求」, 這檔股必賺!

 

是流行?還是潮流?一字之差,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這確實不容易分辨,不過,我曾聽長輩說過一句話:「傳統曾經現代過,但是現代未必能成為傳統。」借用這句話的精髓即是: 「潮流常從流行開始,但是流行卻未必能成為潮流。」因此,流行與潮流的研判關鍵,即在於是否禁得起時間考驗。

 

如何才能禁得起時間考驗? 經濟學上說:「需求創造供給。」直接點出重點――需求,只有提供真正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解決方案,才能可長可久。

 

舉例來說,蘋果出產的iPad,一上市立即熱賣,還造成風潮,它滿足了大多數人希望「操作簡單」、「只想上網」的需求,因而創造出一個新的市場區塊。

 

PDA、數位相框...為何都難逃「1千萬個單位」魔咒?

 

既然如此,流行之初如何研判能否成為潮流呢?我建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研判。

 

首先是從「需求強度」分析,可以從英文的「Must」(必須)、「Need」(需要)、「Nice to have」(有的話也不錯)三個等級來看,如果該產品對於滿足我們的需求有強烈的必要性,比如現在幾乎人人離不開手機,這個需求強度便達到「Must」等級,所以蔚為潮流的機會就很高。

 

第二個階段的研判,就是成為流行性商品後,是否只是曇花一現。根據經驗法則,有一個具體的魔術數字可以參考,那就是「1,000 萬個單位」。如果產品的年度銷售量可以突破1,000 萬個單位時,應該就形成了趨勢或潮流,因為這代表著幾個意義:

 

1. 有足夠的樣本數(消費者),證明該產品可以被市場普遍接受。

2. 這樣的規模表示不是小眾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很可能是大利基。

3. 這樣的規模足以形成一個產業讓供應商積極投入,有利於產業長期的發展。

 

還記得當第一代PDA(個人數位助理)產品推出時,聲勢浩大,也有多家廠商競相投入產製,結果年銷售量在朝1,000 萬臺突破之前便停滯了,然後很快的走下坡、「退流行」。

 

此外,「數位相框」也是一個短命的流行商品,同樣難以突破「1,000 萬臺」這個障礙,如今這些商品在市面上已難見蹤跡。

 

請記住,在投資領域中,唯有掌握新潮流的個股才會幫你賺大錢!

 

作者簡介_黃嘉斌

曾任東吳大學企管系兼任講師、基金經理及綜合券商投資事業處負責人等。

擅長掌握台股長期循環,選擇最佳時機布局。曾精準預測,台股在2008年會進入一波大修正,不僅在當年金融海嘯全身而退,更搭上景氣復甦列車。對於後來2018年的修正與2022年10月的股市轉折復甦,以及2024年的修正,也甚早就提出警示。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冠軍操盤人黃嘉斌獲利的口訣:多年來我堅持照這些口訣,簡單操作就賺錢!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景氣燈號終止連10藍,台股怎麼買?黃嘉斌以聯電(2303)為例:復甦期要找價值低估股,2招篩好股票
景氣燈號終止連10藍,台股怎麼買?黃嘉斌以聯電(2303)為例:復甦期要找價值低估股,2招篩好股票

2023-12-27

比較「股息殖利率」至少得回溯5年!黃嘉斌6步驟選股:聯強、緯創、仁寶...30檔高股息股出列
比較「股息殖利率」至少得回溯5年!黃嘉斌6步驟選股:聯強、緯創、仁寶...30檔高股息股出列

2022-12-26

他靠「孝親股」提早20年財富自由:以友達(2409)為例,「養股公式」找出絕佳買點,潛在報酬率50%
他靠「孝親股」提早20年財富自由:以友達(2409)為例,「養股公式」找出絕佳買點,潛在報酬率50%

2021-10-28

養兒不再能防老,人生還是養股好!一年獲利76.3%,他不到50歲財富自由,比別人多賺一倍秘訣
養兒不再能防老,人生還是養股好!一年獲利76.3%,他不到50歲財富自由,比別人多賺一倍秘訣

2021-10-05

45支養股名單大公開!他提早20年財富自由:定期會給孝親費的股票,讓你「賺2次股息」
45支養股名單大公開!他提早20年財富自由:定期會給孝親費的股票,讓你「賺2次股息」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