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中國經濟有趨穩跡象

中國經濟有趨穩跡象

2015-06-18 15:21

中國經濟步入困境的核心問題,是投資去實業化、銀行去中介化。想把中國經濟從目前的低迷狀態裡拉出來,重溫之前的繁榮,唯有依靠改革。

中國經濟增長,有站穩腳跟的跡象。五月用電數據,與去年同期相較出現了久違的反彈,火車貨運量,也有類似的觸底反彈。「李克強指數」三大指標中,工業用電和鐵路貨運見到初步的改善,第三個指標長期貸款總體持平,工業長期借貸依然不景,不過消費長期借貸(主要來自抵押貸款)亦有明顯的改善。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從短週期角度看似乎已經站穩,今年增長的最壞的時間可能已經過去,當然此論需要未來有更多的數據來證實。

這一輪增長回穩,是靠刺激政策硬拉起來的。股市上漲全球第一,房地產重見天日,靠的是政策和股市的財富效應。貨幣政策愈來愈寬鬆;地方債務置換,實際上是財政政策寬鬆;國家發改委不時推出大型基建項目,彌補地方政府在投資上的無所作為。

最具創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通過PSL(抵押補充貸款)向國家發展銀行注入流動性,再由政策銀行借貸出去帶動投資。這種作法,擺明是繞開中央銀行法和人大預算審批程序,而且無需政府財政買單,現在刺激經濟越來越困難了,政策的邊際效用遞減。如今北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經濟不過站穩底線,增長能否持續反彈?筆者並不看好。

在目前所見的經濟回穩中,幾乎見不到民營投資增加,實體經濟中企業的經營困境不僅沒見改善,甚至還在惡化中。政府試圖通過資本市場,將資金接流到實體經濟中,不過,股市募集到的資金似乎多數仍滯留在金融領域炒作。

不僅如此,飈漲的股市反而將實體經濟中的資金虹吸到炒作大軍去了。中國股市的市值已經衝破十兆美元大關,位居全球第二,比第三名的日本市值多出整整一倍。壯哉則壯矣,不過少了企業盈利增長的支持,靠流動性撐起來的大市能持續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中國經濟步入困境的核心問題,是投資去實業化、銀行去中介化。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只是政府越俎代庖地靠財政來投資、靠央行來融資,這些舉動雖然對支撐經濟增長多少有一點效果,但是政府從來就不應該是拉動經濟的主體,反經濟週期的政策常態化,潛在的後果很嚴重。筆者認為,把中國經濟從目前的低迷狀態裡拉出來,重溫之前的繁榮與輝煌,唯有依靠改革,依靠國企改革、打破壟斷和制度上的突破。唯其如此,民營資本才能再燃投資熱情,經濟才能回到可持續的軌道。

然而,缺了改革,經濟可以平穩一時,但是很難持久,更難突破。趁著現在經濟趨穩、股市樓市向好,是時候推進改革了。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嗶一下秒借YouBike 微程式用感測器小兵突圍 感測雄兵為製程「抓漏」 挺進半導體供應鏈

2023-12-20

京鼎子公司攻微汙染防治設備 成先進製程良率關鍵 20年祕訓 凱諾拿下晶圓代工龍頭訂單

2023-10-11

台灣晶技研發光感測器 成功打進一線手機品牌

2019-12-30

歷史對決(一)——兼論「物液位感測器公司」桓達

2014-11-27

群創年虧279億 卻養出賺半個股本的小金雞 奪全球X光感測器龍頭 睿生怎辦到

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