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10萬13年滾出1億!巴菲特致富秘密:每1個百分點都有意義「活得夠久,才能享受複利的威力」

投資10萬13年滾出1億!巴菲特致富秘密:每1個百分點都有意義「活得夠久,才能享受複利的威力」

2023-11-14 16:55

編按:本書作者亞當.斯密,並非眾人耳熟能詳的經濟學之父兼《國富論》作者,而是著名財經作家暨電視節目主持人──喬治.古德曼,為揭露華爾街的各種內幕而化名出書。在他出書之際,乃是投資界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主持的節目《亞當.斯密的金錢世界》不僅屢獲艾美獎,更是股神巴菲特初次的電視節目首秀。

本書是第一本向世人介紹當時尚默默無聞的巴菲特,當時巴菲特身家僅2500多萬美元,與今日享譽全球的股神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但古德曼當初便看出巴菲特投資績效的巨大潛力,於是在此書《超級貨幣》中大力推薦。兩位大師自此相互讚揚、惺惺相惜。

 

當我們推出每週一次的《亞當‧斯密》電視節目,我們馬上就把節目組帶到奧馬哈拍攝。這是華倫第一次上電視,而且是這段漫長時間裡的唯一一次。不用花多少時間,就能理解華倫慣用的棒球比喻。

 

「當我看著經營著我眾多企業的經理人時,感覺就像米勒・哈金斯(Miller Huggins)看著他的洋基隊1927年的陣容。」(當然都是拿洋基隊來比喻,還有貝比・魯斯〔Babe Ruth〕和盧・賈里格〔Lou Gehrig〕。)

 

或者像這樣:「在股市裡,你就像是打擊手,而股市是投手,會一直投球,不過在這個賽局裡,沒有所謂的揮棒落空。股市可能每天都對你投出一百種不同的球路,而你在看到好打的慢球(fat pitch)之前,都不必揮棒。」

 

「所以你可能連續6個月,一棒都不揮嗎?」

 

「搞不好連續2年都不揮。這就是波克夏不在華爾街的美好之處——沒人會在圍籬後面對著我大吼:『揮棒啊,你這爛打擊手!』」

 

在之後一系列的電視訪談中,華倫和我繼續這個話題。

 

「你說過『就算他們關閉紐約證交所2年,我也不在乎』,但是你被視為投資大師。所以,你要如何讓這兩件事都說得通?」

 

「紐約證交所開不開張,都跟《華盛頓郵報》是否會變得更有價值無關。紐約證交所週末不營業,我也不會尋麻疹發作。當我在看一家公司,我最後才看價格。你不會照三餐問你的房子值多少錢,你會嗎?每檔股票都是一門事業。你要問的是,它作為一門事業,價值是什麼?」

 

華倫曾寄給我他蒐集來的全國互助人壽保險公司(National Mutual Life Assurance)年報,當時凱因斯是這家英國公司的董事長。「這傢伙知道怎麼寫董事長報告,」華倫潦草地寫道。

 

華倫為波克夏寫的股東信,後來變得比凱因斯更有名。這些信是教學工具。不但詳細說明公司業務,還有會計程序,以及普通乏味的當下估值。

 

奧馬哈的波克夏年度大會吸引人數逾萬,而巴菲特和他的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回答問題好幾個小時,各種問題都有。

 

這是個獨特的研討會,每年出席人數都創新紀錄。無論波克夏這一年的成績單是否令人滿意,當你離開奧馬哈這場資本主義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後,你都覺得更輕鬆愉快。

 

在達康泡沫(dot-com bubble)期間,巴菲特維持一貫的冷靜。他說,如果讓他來教一堂投資課,他會問:「你如何為一家網路公司估值?」要是有學生回答,不管回什麼,巴菲特說:「統統當掉。」

 

讓複利說話

 

1956年,華倫的合夥公司開辦,起始資金為105,000美元,多來自叔伯阿姨等親戚。1969年,這筆錢變成105,000,000美元,複合成長率為31%。如果1957年在這家合夥公司投資1萬美元的話,會成長為26萬美元。

 

這段時間,沒有任何一年賠過錢,在市場大跌的年頭,包括1962和1966年,這家公司照樣賺錢。巴菲特合夥企業的股東們每年都會收到一封信,說明公司目標,同樣的目標貫穿了這10年來的信件。

 

「我一直都知道我會變有錢,」華倫說。「我想我連一分鐘都沒懷疑過。西方保險公司(Western Insurance)每股賺16美元,每股也賣16美元。國民保險公司(National Insurance)售價是盈餘的一倍,怎麼會沒有賺到相同水準呢?」

 

華倫年年都寫信給股東,內容都符合葛拉漢的教導。「我無法向股東們承諾成果,」每一年,他都這樣寫道:

 

我所能承諾、也確實承諾的是:

A. 我們挑選投資標的,是根據價值不是熱門程度。

B. 我們的投資將會把本金永久虧損的風險(並非短期行情的虧損)降到最低。

C. 我的妻小和我,將我們大部分的淨資產都投入到合夥公司中。

 

交易的基本原則幾乎直接出自葛拉漢:「別靠賣出好價格。要讓買進的價格非常有吸引力,好到賣價普通也能獲得高報酬。」

 

葛拉漢說過這樣的話:「當你買進的價格低於真正的價值,當你有了寬裕的安全邊際,你就能睡得更好。然後,當股價開始從折扣價朝著內在價值上漲,你將會獲利,當獲利成長,你的績效會非常漂亮。」

 

華倫寫給股東的信,常有一張小表格,用以顯示複利(資金成長的累積)如何成長。下表是10 萬元在不同複利率下的表現。

 

 

如今把錢存在儲蓄銀行生利息都比4%還高。而16%的獲利率—10元股票漲2元再扣稅—設為目標看起來也不會不尋常。但是看看最右邊發生了什麼事!

 

很難相信在60年代晚期掌管數億資金的專業經理人,曾經看過這類表格,否則他們不會自信滿滿地宣稱他們期待一年獲利20%。原始本金的80倍, 比我過去30年所認識的金融業的任何專業經理人,績效都更好。重點是16%的複利,可以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數字。

 

時間夠長的話,複利的效果可能會看起來有點扯,你可以玩弄任何歷史遊戲。1626年,曼哈頓的印第安人把這座島以24 美元賣給彼得.米紐特(Peter Minuit)。這對誰是筆好買賣呢?嗯,以每平方英尺20美元計算,彼得.米紐特的這座島現在價值124億美元。如果這些印地安人有7%複利,現在價值超過2,250億美元,報酬率會好20倍。

 

或是以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cis I)為例 — 根據報導,他支付了4,000埃居(écus)101買一幅名叫「蒙娜麗莎」的畫作。經過當地學者換 算,大約等於2萬美元。假如法蘭索瓦一世能在1540年找到報酬率稅後6%的投資標的,他的資產將超過1兆美元,是美國國債的3,000倍。(下次你的藝術品業者說藝術是對抗通膨的對沖工具時,試試這樣回他。)

 

你得活夠久,才能享受複利表的最大利益。華倫為他的股東們寫文章讚揚複利,說明「小小的年收益率,產生巨大的利益⋯⋯高於平均投資報酬率的每一個百分點,都有實質的意義。」

 

華倫從合夥公司創立之初,就設定了一個相對而非限定的目標:每年勝過道瓊工業平均指數10%。

 

如果大盤上漲20%,合夥公司就得上漲30%;如果大盤下跌30%,合夥公司只能下跌20%。由於他的投資方法,大盤下跌時,比上漲時更容易打敗道瓊,跟非常激進的活躍經理人正好相反。

 

紀錄顯示:在道瓊下跌的5年裡,他的合夥公司上漲,而且輕鬆贏過道瓊10%,除了平均指數急漲的那2年。

 

整個60年代,華倫都遠離那些占據金融頭條、提供董事會興奮因素的股票。合夥公司買下一間老紡織廠,名叫波克夏, 因為這座工廠的淨營運資本每股為19美元,而買進成本只要14 美元;他們後來幾乎持有整家紡織廠,華倫推選了新的管理階層。

 

「雖然波克夏很難像過度緊繃的股市裡的全錄、飛兆相機(Fairchild Camera)或國民影視公司(National Video)那樣賺錢,但持有它非常舒服自在⋯⋯我們不會投資那種技術複雜到超乎我的理解、卻又是決策關鍵的企業。」

 

合夥公司中的部分投資標的,最終確實是由合夥公司控制了這些企業。第二類則是「套利」(work-outs)—意思是已經宣布合併或重組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股市通常會認可一美元的前95美分,但就算是最後5%,一年2到3倍,經過年化計算後,也能變成可觀的複利數字。

 

作者簡介_亞當.斯密 Adam Smith

本名喬治・古德曼(George J. W. Goodman),他寫下一砲而紅、超級成功的暢銷冠軍《金錢遊戲》(Money Game)。在許多基金公司、一家航空公司、一家國際連鎖飯店集團和一家製藥公司擔任董事。他是《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創辦人之一、《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誌的創刊編輯,以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他長期經營的電視節目《亞當‧斯密的金錢世界》(Adam Smith’s Money World)開該領域的先河,贏得艾美獎的次數是同類型節目當中最多的。古德曼先生在哈佛獲得學士學位後,前往牛津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曾主持普林斯頓大學醫療與國際事務的古德曼講座。他也是一名編劇。

《新聞周刊》(Newsweek)曾寫道:「美國投資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亞當‧斯密。」最初他只是在金融圈裡擁有一批狂熱的追隨者,後來他名聲遠播。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認為他的著作《金錢遊戲》是「現代經典」。他在2014年辭世,享年83歲。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超級貨幣:第一本看見巴菲特價值的長銷經典,撕開金融世界的瘋狂眾生相

延伸閱讀

巴菲特異乎常人6個節儉事蹟:服務生想倒紅酒,世界首富死命摁住杯口「我寧願把酒換成錢」

2022-11-15

巴菲特32歲就變富豪,卻連48萬裝潢費都想省,妻子灰心「嫁了座冰山」...妻子死後他哭到說不出話

2022-11-15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李嘉誠帶兒子們擠地鐵、巴菲特不留遺產...3位首富堅持「窮養」不會教出「富惡代」

2021-11-11

黃仁勳:輝達AI晶片供應相當緊張,未來10年將看到產業重塑…和張忠謀、魏哲家餐敘說了什麼

2024-01-26

豐田又出包!柴油引擎測試造假,4工廠停工「10款車暫停出貨」…台灣市場會召回嗎?和泰車這麼說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