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真正的有錢人,不只是擁有金錢,更重要的是致富的思維。本書作者趙洪濤就分享寓言故事,富人、窮人的財富被歸零,2人挖煤一個月,窮人靠自己挖煤、富人則聘請工人來挖,最後富人逆襲變有錢,窮人仍貧困。故事訴出致富的不是靠力氣、而是腦袋。
大部分的人靠著努力賺錢,精打細算、辛苦存錢,渴望有天能夠致富。但一個人的富裕程度是和他的負債成正比,富人不怕負債、很喜歡借錢,越有錢的人欠錢也越多,因為他們有信心賺回來十倍、百倍。要賺錢就要多思考怎麼才能讓錢生錢,而不是把錢拿在手裡坐等貶值。
窮人和富人的差別不只是金錢 而是「思維」
事實上,真正的富人,不只是擁有富人的金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成為富人的思維。在自我認知上,窮人很少去想怎樣賺錢以及如何才能賺到錢。
而富人,從內心深處便堅信自己一生下來就是富人而不是窮人,他們往往擁有很強烈的賺錢意識,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變得富有。
所以,如果不在思維上進行轉變,窮人到哪裡都是窮人,富人不管到什麼境地最終都會變成富人。
窮人靠體力賺錢 富人靠腦力「用錢滾錢」
有人說:窮人的閒,閒在思想,手腳卻在忙;而富人的閒,閒在身體,腦袋一刻也沒有閒著。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
從前,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痛哭。他抱怨道:這個社會實在是不公平,為什麼富人可以優哉游哉地過日子,而窮人就只能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答道:「你覺得怎樣才算是公平呢?」「讓富人變得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才算公平。」窮人生氣地說。
佛祖同意了,他把一個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了他們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可以拉到集市上賣掉,限期一個月內挖光。
一個靠自己挖煤、另一個請人挖 貧富差別在腦袋
於是,窮人和富人一起開始挖。窮人習慣於做力氣活,很快就挖了一車煤,賣了錢以後,他用這些錢全買了好吃好喝的。
富人從來沒幹過體力活,忙了一整天才勉強挖了一車,賣掉煤,他用換來的錢買了幾個饅頭,剩下的錢都存了起來。
第二天天一亮,窮人又早早地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沒有這樣做,他到集市上雇了兩個工人替他挖煤,自己則在一旁監督。
僅僅一個上午的工夫,富人就指揮兩個人挖了幾車煤。富人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挖煤的工人……一個月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換來的錢被他花得一乾二淨,一點剩餘都沒有。
而富人指揮工人把煤山挖光了,賺了不少錢,他用這筆錢投資做起了生意,很快又成為富人。
所以說,窮人有窮人的思維方式,富人有富人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了他們現實生活上的不同。
窮人靠節省存錢 富人靠花錢賺錢
如果你很窮會想到怎麼做?大部分人會想到努力賺錢,減少開支能省則省,多存錢少開支。如果你也這樣想,那我告訴你,這種做法只會讓你在貧窮的泥沼裡越陷越深。
窮人是最怕負債的人,越沒錢越怕負債,越沒錢越不敢負債,越不負債越沒錢,越不負債越貧困。
而富人是不怕負債的人,越有錢越願意負債,越有錢越敢負債,越負債越有錢,越負債越富有。窮人精打細算,辛辛苦苦存錢,算計的是借錢要還的利息。
越有錢的人欠債越多 揭開富人靠債致富的真相
但是富人很喜歡借錢,非常喜歡跟銀行借錢,一個人的富裕程度是和他的負債成正比,越有錢的人欠錢也越多。
富人喜歡借錢是因為他們有信心賺回來十倍、百倍,他們更願意從銀行借出更多錢流通,來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財富。一定程度的負債,也會刺激他們賺錢,他們更願意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水準,而不是靠存錢來推動事業。
窮人剛好相反,他們喜歡存錢,買什麼都喜歡全款(編按:一次性付清,是中國大陸用語),很多人花光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的血汗錢。
有的人即使貸款幾十萬元買房子,父母也會催著他們趕緊還銀行的錢,因為幾十萬元的利息不少。
但是他們忘了,錢一直都是在貶值的,比如當年你買個房子每月500元的利息,在當時很貴了,而今天已經不值一提。
富人更懂得讓錢流通,而不是存在手裡等著貶值。除非你已有數百萬在銀行,單靠利息也可過活,不然事實上存錢是不可能致富的。
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總是想「我現在沒有錢,根本不可能賺到錢」。其實,這只是逃避和懦弱的表現。
為什麼富人花錢總是花得特別過癮還痛快,因為他們知道能花就能賺;為什麼窮人花錢花得那麼惆悵和心痛,因為他們總覺得錢越花越少,要靠節省來存錢。
可見,要賺錢就要有頭腦,就要多思考怎麼才能讓錢生錢,而不是把錢拿在手裡坐等貶值。所以,窮人要想變成富人,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
延伸閱讀:00679B、00687B...美債ETF全崩!40年股市老手:長期投資,股票比債券更安全...不想財富歸零,快學「這招」
作者簡介_趙洪濤
主持人、青年導師。曾擔任中央電視台新生代藝術中心顧問、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總決賽評委、央視微電影綜藝頻道《中國夢.四海情》節目總導演。
本文摘自春天出版社《頂層思維:比爾.蓋茲、巴菲特、馬雲、祖克柏……全世界精英都在用的頂級思維模式,揭開左右你人生的心理學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