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沒有富爸爸、非財經科系背景出身,白手起家的理財YouTuber李勛30歲存到500萬,2024年底還在新北市購入一間2千萬房子,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他是怎麼做到的?除了精打細算的節流,投資更是重要關鍵。
根據李勛於 5 月 13 日的拍攝內容顯示,他自 2020 年 3 月 6 日起,便開始定期定額投入元大台灣 50 (0050),至今已累積投入 1,786,590 元,並持有 13,255 股,這檔 ETF 的投報率達到 32.38%。緊接著在 2020 年 3 月 16 日,他也啟動了元大高股息 (0056) 的投資,目前成本為 980,721 元,庫存股數達 40,378 股,投報率更高達 39.16%。
進入 2020 年 9 月 8 日,李勛將目光投向富邦公司治理 (00692),累計投入 578,877 元,並持有 19,138 股,其投報率表現為 37.27%。而最新加入的投資組合是始於 2022 年 8 月 26 日的富邦台 50 (006208),儘管投入時間較短,成本為 1,249,313 元,持有 13,745 股,但現階段也已達到 15.36% 的投報率。
整體而言,李勛這四檔 ETF 的總投入成本已超過 450 萬元。如何判斷買賣時機,讓獲利確實入袋?李勛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如下。
如何判斷買賣時機,讓獲利確實入袋?
「什麼時候要賣?」是每個投資人最常遇到、也最難以抉擇的問題。
其實我想要建議的事情,大家一定都有聽過,那就是在投資之前先設定好停利與停損點,可以讓你在投資的時候更有策略,即使遇到崩盤大跌的時候,也可以冷靜做出決定。
什麼是停利?什麼是停損?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停利?什麼是停損?
「停利」簡單來說就是入袋為安,指的就是投資標的的價格已經達到預定的盈利目標,就賣出資產以鎖定收益,避免之後下跌時損失賺到的獲利。
停損就是止血的概念,為了避免災情進一步擴大,所以在資產價格達到預定的損失時,就會適時賣出,避免損失放大,最主要就是用來控制風險。
長期持有的標的,可以在一個時間選擇停利。因為我屬於保守型投資,所以是採用分批停利或者是分批停損的方式進行投資,標的主要都以ETF 為主,基本上不做停損(若是個股投資,就要適時做好停損的設定),因為在投資ETF 時就已經決定要長期持有,所以短期的震盪並不會影響到原本的投資策略。
股價一直漲,該賣股嗎?2個情況才停利
不過,當遇到市場是大多頭,簡單來說就是隨便買什麼都漲、股價不斷創新高的時候,有幾個情況我會選擇賣掉持有的標的:
(1)需要一筆花費,可以適時的賣掉股票來支應生活開銷;或是如果(2)投報率已經超過30%,我就會選擇調節,但我自己的方法會是一半一半的賣,這樣即使繼續上漲,我會很慶幸自己還有留一半的股票,就算開始下跌,我也會很慶幸還好當初有先賣掉一點股票,不管怎樣都不虧。
關於停利,我相信很多人都還有聽過所謂的「停利不停扣」,也就是當執行停利時,繼續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這種策略可以讓你在鎖定收益的同時持續累積資產。
不過要注意,當你頻繁的停利,除了可能會增加交易成本之外,也會因為操作太頻繁而錯失市場,進而降低整體的收益。
停利也有訣竅!3個較好的時間點
但是我強烈建議有在定期定額的人,都可以善用停利不停扣的策略,一方面確保了投資獲利,同時也可以持續參與市場。
如果想要停利,但怕抓錯時機的話,我提供三個比較好的時間點:
(1)設定達到停利的百分比,例如當獲利達到10%或20%,就賣出。
(2)分批設定停利百分比,當獲利達到10%、20%和30% 時,分批賣出。
(3)直接設定要賣出的價格,不過對於投資新手來說,用獲利百分比來評估較好。
哪些股票要設停損點?
懂得停損,是成為投資高手的基本接著來聊聊停損吧!
我相信要在下跌的時候把股票賣掉,會是一個很難的決定,但有時候如果你沒有停損,就很有可能會對於整體的投資報酬率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有哪些標的需要設定停損點呢?
(1)波動高的標的:像是個股、當紅的話題股(例如疫情時的航運股)等等,這些標的的波動非常大,而且很容易受到話題影響,設定停損點就可以讓你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及時止損。
(2)高風險標的:像是槓桿ETF 或者是期貨,這類型的投資風險很高,價格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劇烈波動,設定停損點可以讓你更好的控制風險。
停損的設定和停利的原則相同,可以用固定百分比來決定賣出停損點,也可以抓一個自己要賣出的底價。
設定停損是為了要控制風險,避免因為持有虧損的標地造成更大的財務損失,適當的停損,可以讓自己的資產重新做分配與調整再投資的策略,當市場下跌的時候,可將賣出的資金投資在其他更有潛力的資產,讓資金做最有效的配置跟增值,也許利用這個時機做斷捨離,可以讓投資策略更加的明確。
作者簡介_李勛
沒有富爸爸、非財經科系背景出身,在25歲存到了第一桶金!以前專注在暴力式存錢,現在懂了理財就是要同時懂得如何花錢,目標是過自己理想中的人生,想鼓勵所有正在理財、卻感覺處處碰壁的投資人,不要和其他人比較獲利多少、存款多少,而是有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著手理財永遠不嫌晚,從意識到「為什麼花這筆錢」,就是最好的開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存錢不是痛苦又委屈的忍耐,而是怎樣用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規劃一個「有所選擇的人生」。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5年從零到500萬的理想生活:5千元就能開始!克服月光和漏財,不壓抑需求也讓資產成長有感》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