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曾窮到全家住8坪地下室、買個三明治都要想半天...他自創「4個法則」翻身財務自由!全球數百萬人都在學

曾窮到全家住8坪地下室、買個三明治都要想半天...他自創「4個法則」翻身財務自由!全球數百萬人都在學

2025-06-21 00:32

編按:作者傑西是一名註冊會計師,在2004年創立了一家名為「您需要預算」(YNAB,You Need A Budget)的公司,教導人們使用他獨創的4個法則,擺脫債務、節省更多錢,建立他們想要的生活。

傑西和太太22歲新婚時,曾住在一棟60年、只有8.5坪的老房子地下室,靠著太太時薪約300元的低薪工作生活。當時兩人的學業都尚未完成,又正準備生第一個孩子,感覺走投無路時,傑西在Excel試算表中找到答案,開始研發一套系統,幫助追蹤支出。

他們每天都認真使用這份預算表,經過幾個月後,不只能夠繳納帳單,還可以存一點點錢,甚至還能出去約會、擁有零用錢。於是YNAB就這樣應運而生了(YNAB已成立網站、課程,發行的理財App已有數百萬人下載)。他們依循這四條強大的基本法則改善財務,十年後,這些法則已經幫助了世界各地幾十萬的個人與家庭。

作者在本書中引導你回歸真正的優先事項上,例如10年後你想要一間房子、3年後想買台進口車...不要只是想,把錢依序分配到你的必須支出和未來目標(預算),然後實現它。沒有人能告訴你該怎麼使用你的錢,只有你才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

每一個短、中、長期目標,都可以藉由YNAB預算計劃達成。

 

如果你正在讀這本書,那就表示金錢已帶給你某種壓力。對一些人來說,那是令人想扯掉頭髮的壓力;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或許他們只是知道自己的財務狀況可以更好。無論是有焦慮恐慌感,或者只是覺得不太踏實,跟錢有關的念頭總是時時刻刻在許多層面擾亂我們內心的平靜。通常,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這一點。

 

你可能在工作地點拿了個6美元(約合台幣177元)的火雞三明治,站在收銀台前面時,卻想起家裡的冰箱還有一些現成肉片,所以你心想:「我應該早點起床自備午餐的。」

 

你可能讀到一篇文章,內容說你這一代退休金存得不夠多,於是你心想是不是該多提撥一點錢到401(k)的退休帳戶(註:401(k)是美國政府給私人雇員的退休帳戶計畫,即提撥部分薪水到其帳戶,退休後提領,即可享稅收優惠。)。

 

能不能負擔「這個」 糾纏我們每一天

 

你可能存錢想要裝修浴室,但還是擔心這是錯誤的決定,因為你的筆電快掛掉了、你的狗走路一拐一跛可能要就醫,而且大學學費越來越貴,讓我們所有人都在想,從現在到讀幼兒園的孩子上大學之前,我們是不是該三餐都吃豆子就好。緊繃的感覺重擊你的胸口,你的呼吸變得有點急促,但你只能把這些壓力塞進忙碌的行事曆中。

 

這一個個的小壓力其實全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我能夠負擔得了這個嗎?所謂的「這個」,可能小到跟朋友出去吃午餐,也可能大到在講退休生活。這個問題一天到晚都在糾纏我們所有人,無論我們是窮是富,我們總在想自己能不能買得起某些東西。

 

shopping

 
▲我能買嗎?我應該買嗎?都會增加我們對金錢的焦慮感。

 

唯一可以跟「我能嗎」匹敵的金錢問題,就是它的邪惡表哥:我應該嗎?這有一部分是源自好勝的天性,但大部分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同事告訴你,他每個月都會為孩子的大學學費存一筆錢,所以你心想自己或許也應該這麼做;堂妹在Instagram上分享全家人精采的迪士尼之旅(只是重點短片而已),所以你就想:「我該去度假嗎?」

 

「我應該嗎」永遠會回到「我能夠嗎」這個問題,讓焦慮感持續發酵。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做點什麼,只是不確定到底要做什麼、何時要做或甚至自己做得到什麼。

 

逃避無法改變現況 教你跳出財務死胡同

 

此時,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到癱瘓,最後什麼也沒做,原因往往有三個:

 

我們沒有信心自己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太多選擇使我們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在電視上對著我們大叫的那個人,還是其他毫不相干的東西。

 

我們沒有一套決策系統。這件事我會在整本書談到很多,但基本上就是我們需要確立一套系統來幫助自己決策。沒有這套系統,我們只是隨心所欲地花錢和存錢。

 

我們害怕面對真相。我們的財務狀況像一個黑箱。金錢飛進飛出我們的帳戶,但我們猜想一切應該沒事,畢竟餘額從沒有歸零,可是我們其實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也很害怕得知。

 

money fear

 
▲如何改善金錢帶來的焦慮與無力感?你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

 

怎麼辦?有那麼多因素使你動彈不得,要如何打破癱瘓的狀態?這本書就是要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我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建議或許能帶你跳出任何一個財務的死胡同:

 

別再想錢。

 

真的。因為這整件事根本和錢無關。好吧,確實跟錢有點關係,但是金錢不是重點,也不是終極目標。事實是,當財務使我們備感壓力,是因為我們不確定自己的金錢決定是否跟我們想過的生活相符。

 

我們需要問自己的問題不是「我能嗎」或「我應該嗎」,而是「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回答這個問題,就能幫助我們應付無窮無盡的選擇、模仿鄰居的壓力,以及覺得自己就是不懂理財的癱瘓式恐懼。

 

「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這個問題就像一種信念確認,能夠讓我們看見是不是自己的優先順序在驅使各種金錢方面的決定。如果知道我們希望錢為我們做些什麼,選擇就會變得沒那麼可怕,自信很快就會取代壓力。

 

決定自己想過的生活 讓金錢幫你實現目標

 

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

 

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工作、花錢、存錢和焦慮,是否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沒有也請別擔心,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這樣思考金錢,而且老實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另外,答案會隨著時間改變是很正常的。所以,你才需要在每次做出金錢決定時,都不斷確認信念,這樣可以再次確定自己的優先順序,或打開眼界進行必要的改變。

 

budget plan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現在就開始制定計劃吧,讓金錢幫你實現目標。

 

讓我說清楚一點:「我想要什麼」跟「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是不一樣的問題。我不是要你寫下度假地點的願望清單。「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這個問題是要你決定自己想過什麼生活,接著制定計畫,讓金錢幫你實現目標。

 

假如你現在沒有過著想要的日子,那你希望怎麼生活?如果你的答案跟目前的現況天差地遠,不要擔心。只要想想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就好了。

 

或許你想要的生活是能待在家裡照顧孩子、每年到歐洲度假、重返校園或純粹減少帳單帶來的壓力,也有可能上述的一切全都是。不重要,重點是決定你的優先順序,然後制定計畫,實現它。

 

少了計畫,你會飄忽不定,希望人生有一天自動找到方向。這就好比上大學卻從不決定主修科目(或許你以前就是這樣),或者去超市買菜卻隨意亂拿架上的東西,希望這些能變出晚餐(或許你現在就是這樣)――這其實是很多人對待金錢的方式。

 

金錢在我們未多加思索的情況下來來去去,直到突然間,我們開始感到壓力,而且我們甚至往往沒有發覺自己在對金錢焦慮。一切都感覺難以招架。

 

延伸閱讀:他從月光族翻身存到1桶金,只需2年半...1個月飲料就花3千元,還在喊沒錢投資!加速財富自由「只要做對3件事」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YNAB,史上最簡單有效的個人理財預算法∶讓每一塊錢都有效率!教您從根解除財務焦慮》

bookcover

延伸閱讀
月租8萬豪宅、高鐵只坐商務艙...他年收400萬淪月光族懊悔:當初沒那麼會花,現在不會這麼慘
月租8萬豪宅、高鐵只坐商務艙...他年收400萬淪月光族懊悔:當初沒那麼會花,現在不會這麼慘

2025-06-19

靠記帳培養致富思維,月光族夫妻翻身! 擺脫記「流水帳」消費前思考3件事
靠記帳培養致富思維,月光族夫妻翻身! 擺脫記「流水帳」消費前思考3件事

2025-06-09

24歲年收3千萬卻變月光族「錢去哪都不知道」...他如何用「1本小筆記」30天逆轉破產人生
24歲年收3千萬卻變月光族「錢去哪都不知道」...他如何用「1本小筆記」30天逆轉破產人生

2025-06-06

40歲了,別說存款100萬,連一半都沒有怎麼辦?他5年從零存到500萬:「無痛存錢法」脫離月光族
40歲了,別說存款100萬,連一半都沒有怎麼辦?他5年從零存到500萬:「無痛存錢法」脫離月光族

2025-06-04

他從月光族翻身存到1桶金,只需2年半...1個月飲料就花3千元,還在喊沒錢投資!加速財富自由「只要做對3件事」
他從月光族翻身存到1桶金,只需2年半...1個月飲料就花3千元,還在喊沒錢投資!加速財富自由「只要做對3件事」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