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誰說高股息ETF報酬率一定輸市值型?他47歲提早退休、年領百萬被動收入「1招賺贏0050」,景氣好壞都能用

誰說高股息ETF報酬率一定輸市值型?他47歲提早退休、年領百萬被動收入「1招賺贏0050」,景氣好壞都能用

張泰北

ETF

shutterstock

2024-05-21 10:52

我們常聽到在討論到底是買市值型ETF好還是高股息型ETF比較好?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解的,我也是去年初才領悟的!

 

高股息型ETF,每年殖利率約5~8%,如果是市值型以10年計算,平均一年有約10%,這是用0050曾經的10年報酬率算的。(我實際算過,但不是最近10年)。

 

假設成立的話,那這樣來看長期存市值型比較優,假設你會存滿10年的話。但經驗是:很多告訴你市值型好的人,也並未存有10年的經驗,就只是拿數據算一算,告訴你10年會有約100%的報酬率,通常那是指你初期用一筆金額投入,就是allin,10年才會有這個結果,假設你要算600萬的報酬率,敢一次600萬allin在市值型的人有幾個?所以,實際上大部分存市值型的人,都達不到每年10%的結果。

 

若你是定期定額或者是不小心在波段高點買到,那肯定要打折很多,這也是事實,所以,不要直覺地相信,存市值型一定會高於股息型,只看片面數據跟事實會有落差!

 

快速增加高股息ETF報酬率的方法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高股息穩穩超過市值型呢?其實是有的,但傳統的方式,要領先也很困難,我不會因為自己走存股為主,就一昧說存股多好。

 

到底要用什麼方式,才能把報酬率有效的提高?這個方式,就是俗稱的錢滾錢,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會用,自己的錢當然不夠多,你要練會用別人的錢滾成自己的錢,聽起來怪怪的,這邊的別人,指的是銀行或可以借款的機構都算,使用借貸的方式。

 

我們今天說觀念,操作上會有很多要學習,我們用舉例來說明:

 

用「理財型房貸」擴大本金 讓錢滾錢

 

假設原始本金是100萬元,使用高股息來存,先不算將股息再存入的複利效果。股息先用6%來計算,這樣年股息就是6萬。

 

我們利用借貸方式,將本金擴大,方式如下:

 

1. 如果擴大到2倍(用股票質押法),變成200萬的本金,此時股息會變成12萬,利息先用2%計算,那最終股息扣除利息後變成10萬。

 

以原始本金來算,那殖利率是不是變成10%了,此時年化報酬率跟市值型比,一樣是10%,而且比市值型更穩定,且還固定有現金流收入,不是嗎?

 

2. 如果把本金擴大到5倍會怎麼樣?本金擴大到5倍,必須有一些條件,假設本金不小,要達到5倍,需房貸加上股票質押一起運用。

 

借房貸投資   該注意這些風險

 

房子因為是重要且較大的資產,安全考慮下,建議使用的是「理財型房貸」,因為他只需繳利息,不需繳本金,這才是絕對的安全。

 

這邊強調一點,房貸若使用一般型或增貸,會需同時支付本金及利息,如果要使用,必須要有把握,不然繳不出錢,弄到法拍可是會很慘,生活還是有很多地方要用錢,不要計算得太寬鬆,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

 

凡是金額較大,使用的借貸,如果是用房子一般性的增貸或信貸,必須同時支付本金加利息時,就會有一定的風險,這一點我有再三提醒過大家。如果本身計算過,可以負擔,那才去做。

 

理財型房貸,假設你借了1000萬,利率算2.5%,每月繳息2萬多一點,就算你投資真的選錯,只要留一點預備金,再怎麼樣都很安全。

 

景氣不好時  如何操作

 

假設擁有一間繳清的房子,那有可能將本金擴大成5倍的話,那我們來算算,結果會怎樣,用較低的6%來計算,6%x5=30%,再扣除利息2%x4=8%(原始本金不需扣利息)

 

等於30%-8%=22%,這樣操作下來,你的年殖利率就會變成22%,這是單年的,如果股息再投入再加上複利效果,那就會令你無法想像的,更何況這還沒有將股票上漲的資本利得計入。

 

那景氣不好時會怎樣?你可以搭配高股息加一些債券來操作,景氣不好,利潤是會下降一些而已,且又不會每年都不好,以2023及2024來說,都是超過6%約有8%或以上,那相乘出來效果驚人。

 

當然,這個例子只用100萬算太少,可以再用實際上金額的倍數去調整,這邊只是教觀念而已!

 

結論

 

這些方式,其實很多前輩都用過,線上的粉絲們,有很多執行時間,比我還早好幾年的也很多,都是有實戰經驗的!

 

不過,有的人是利率上沒算的很好,借得太高。有的是購買的股票有些瑕疵,導致於雖說都有一定的獲利,但比應該有的少了一些。

 

我寫這篇,是希望有這個機會使用的人,當你有了足夠的財商,應該要跨出那一步,結果會讓你非常驚喜且意外!

 

ps:借貸方法仍應自行評估風險,需自行負責,本文僅分享經驗。

 

作者簡介_張泰北

5年級已退休人士,原本是IT行業工程師,47歲離開職場,閒來無事會運用各種表格,來計算各類股票、基金等的報酬,希望貢獻自己的投資經驗及退休的人生規劃。近幾年鎖定多檔高股息ETF互相搭配,為自己創造百萬被動收入。經營粉專「泰北哥聊財經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股票基金房產...40歲前投資全軍覆沒,他只花5年財富自由、45歲提早退休: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2024-05-20

他45歲提早退休、20年來不但沒破產還常出國旅行:退休理財掌握3原則,錢一輩子夠用

2024-05-16

退休只存到600萬,如何月領4萬被動收入?00878、00929...工程師47歲提早退休:能長期穩定領息2大投資組合

2024-04-22

存3千萬才能退休...這輩子只能工作到死?工程師47歲提早退休、10年後分享心得:存600萬也能安穩退休

2024-04-18

00939、00940幫抬轎,00919股價飆26元「成分股超漲必會回跌」...該賣掉賺價差?年領百萬股息達人這樣做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