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代工末路?—— 陳瑞聰、郭台銘的空襲警報

代工末路?—— 陳瑞聰、郭台銘的空襲警報

2010-09-09 14:33

郭台銘暗示,大企業未來營收很難維持三成以上的成長。這對今年加大資本支出的台積電、廣達、仁寶等,也許都會帶來更大衝擊。

經過了半年報的震撼教育,兩個代工業的巨人對未來產業與景氣的談話,再度投下更強大的震撼彈。

第一位是一向有鐵嘴之稱的仁寶總經理陳瑞聰,他在九月一日的法說會上沒有端出市場期待的好消息,反而一句「筆記型電腦代工大家一起沉淪」,驚醒了同業與投資大眾。

 

從保五總隊變身茅山道士


陳瑞聰在法說會上無奈表示:「我也沒有好消息」,「大家一起沉淪,但仁寶沉淪比人家慢」。仁寶在一○年上半年筆電出貨量達二四八○萬台,打敗廣達的二四七○萬台,是上半年的筆電出貨大王;而且上半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達三.五元,也打敗廣達的二.七六元,是國內筆電業者獲利最好的。不過仁寶在上半年一四九.五一億元的稅後純益中,處分統寶股票及飛信併入頎邦,創造了五十七.三六億獲利,本業的EPS雖達二.二元,仍略遜於廣達。

仁寶創業已邁向二十七個年頭,從桃園龜山、台北深坑的計算機工廠,躍升為筆電代工大廠,陳瑞聰與董事長許勝雄合作無間,為仁寶開創基業功不可沒。過去十幾年來,陳瑞聰在法說會上總是意氣風發,像位攻城掠地的大將軍,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是,這回法說會他卻意外拋出「沉淪」說,讓大家感到意外。

從仁寶筆電出貨量來看,仁寶首季出貨一二五○萬台,第二季出貨一二三○萬台,較第一季小幅下滑;但是進入七月,出貨只有三二五萬台,較六月下滑二成,營收也從六月的七三○.一億元驟降為五九一.三五億元。

往年第三季、第四季都是筆電出貨旺季,像是去年下半年仁寶營收三九五一億元,就比上半年的二三一○億元,多出七一%。但今年下半年從七月頹勢,可以感受旺季很不旺的氣氛。

鴻海搶進筆電產業,讓這一區塊淪為新的殺戮戰場;本來已經很低的毛利率,因為搶單而殺得更低。仁寶在一九九○年代代工筆電的毛利率,曾經可以拉升到一四%,但是到了二○○○年以後,毛利率在五%、六%之間,外界戲稱是「保五總隊」、「保六總隊」;金融海嘯後,仁寶毛利率正式跌破五%,進入「茅山(三)道士(四)」的時代,也就是說毛利率僅剩四%甚至三%。陳瑞聰說「仁寶沉淪比人家慢」,意思是說,仁寶這樣難看的毛利率,比起同行還來得高。

今年第二季筆電出貨一三七○萬台,搶回筆電代工龍頭的廣達,毛利率很早就跌破四%了;去年第四季毛利率跌到三.二%,今年每況愈下,第二季的毛利率跌破三%,僅剩二.八%,使筆電代工業毛利率正式進入「一不做、二不休」的時代,預告了筆電代工毛利率一%、二%的時代可能降臨。

從筆電代工龍頭廣達第二季毛利率二.九%,營業利益率只有一.二%,仁寶毛利率跌到四%的新低,營業利益率也只有二.五%,自有品牌的龍頭宏碁第二季毛利率二.八%與廣達相同,但營業利益率只有○.五%,都可看出筆電產業不管是品牌或代工,毛利率與營業率都乏善可陳。陳瑞聰的「大家一起沉淪」說,正可看出業者為了搶單,價格已到殺得頭破血流的階段,業者必須創造很大的營收,才能從中擠出一點點毛利,是真正賺辛苦血汗錢的產業。

 

「廣達今年第2季毛利率跌破3%,預告了筆電代工的毛利率1%、2%的時代可能降臨。」

 

仁寶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一句「筆電代工大家一起沉淪」的話,驚醒同業和投資大眾。(攝影/陳俊銘)

 

鴻海財報表現差 股價直直落


像仁寶今年營收目標要達八千七百億元,廣達上看一兆一千億元,分割自華碩代工業務的和碩,營收目標三千五百億元,品牌的華碩營收目標也有三千億元;另外,代工大廠之一的緯創,營收目標達五千五百億元,即使是二線廠英業達,也要達三千五百億元。但是大家在「紅海」中拚搏,來自本業的營業利益率已經連一%都保不住。

而在陳瑞聰的沉淪說之後,更大的震撼彈還在後頭,八月三十一日報紙頭條版面斗大標題寫著「鴻海半年報不如預期」、「Q2毛利率八.一%,近兩年新低,富士康虧損拖累,上半年每股賺三.六一元」。當天鴻海的股價開盤跌停,創了一○八元的波段新低價,第二季的稅後純益一六九.九五億元,比第一季還下滑四.二%;而第二季營收達五一四五億元,比第一季的四一四七億元還多出一千億元,這樣的結果讓大家感到吃驚。

鴻海跌停,台股也因此大跌一二四.九二點,已可看出鴻海的一舉一動牽動台股神經的重要性。隨後一周,台股都陷在鴻海財報表現不佳的陰影中,外資在一周當中淨賣超鴻海達一四.八萬張。

鴻海營收衝高,純益不進反退,有相當大比率來自富士康;同一天在香港公布財報的富士康也令各方震驚,今年上半年富士康營收三十二.二九億美元,營收成長二.一%,但是卻淨虧一.四三億美元。這不是富士康的首度虧損,去年上半年富士康也虧一八七○萬美元,但去年全年富士康仍有三八五八.七萬美元的純益;這回在全面加薪前已虧了一.四三億美元,很可能創下富士康年度首見虧損的情況。

 

二○一○年十月富士康將全面加薪,生產線上每月底薪調至人民幣二千元的作業員,將占總數八五%,對富士康恐怕是雪上加霜的開始。

 

今年六月一日,富士康在遭逢「員工十三跳」後,宣布第一次加薪,深圳基地一線作業員每月底薪,從人民幣九百元調至一千二百元。但因實際發放從七月起,從富士康財報可看出,富士康的人力成本只從○八年中期的二.三四億美元,上升到今年中的二.四三億美元,如今全面加薪,恐怕會使富士康虧損幅度加大。

 

其實富士康在香港上市,且很快成為恆生成分股後,營運已開始走下坡。○七年富士康全年營收一○七.三二億美元,那一年稅後純益達七.二一億美元,對鴻海帶來很大助益。當年鴻海純益七七六.九億元,EPS達十二.三五元,是歷年新高紀錄,也是郭台銘成為台灣首富最登峰造極的一年。

 

不過,此後富士康的營收與獲利卻是每下愈況,○八年營收九十二.七一億美元、純益一.二一億美元,○九年營收再降到七十二.一三億美元、純益僅剩下三八五八.七萬美元,今年上半年營收三十二.二九億美元,虧損一.四三億美元,富士康從大賺變成賠錢,不但無法成為鴻海的羽翼,反而成了鴻海的包袱。

 

富士康發行七十一.四三億股,股價最高一度達二十七.七港元,市值將近二千億港元;如今股價只剩下五.○一港元,市值僅剩三六四.二九億港元,對照鴻海目前市值一兆四八二億元台幣,富士康約僅鴻海的七分之一。

 

富士康一度是台資企業在香港最大市值企業,如今已排行在康師傅、旺旺中國及裕元工業之後,落居第四大市值台資企業。富士康是蘋果最大委外代工廠,落入如此窘境,可以看出郭台銘在代工業面臨的挑戰。

 

郭台銘:大公司大成長時代已過

 

就在鴻海、富士康財報震撼後的一個星期,郭台銘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訪問時又捎來更大的震撼彈,宣布鴻海未來十年每年成長減半,從三○%降為一五%,郭台銘看淡未來十年經濟,又進一步對鴻海股價造成殺傷力,九月六日鴻海股價雖未跌停,盤中卻創了一○六.五元新低價,單日股價下跌三元。

 

這是一生充滿鬥志的代工天王郭台銘洩氣的談話,一向追求高成長的郭台銘自我感慨地說,「有多少規模很大的公司,每年可維持三○%的成長?」

 

郭台銘還暗示,不單是鴻海如此,其他大企業未來營收也很難維持三成以上的成長。他此番示警,對今年加大資本支出的台積電、廣達、仁寶等大型IT大廠,也許都會帶來更大衝擊。

 

郭台銘自動將鴻海未來成長目標減半,這是合理的發展,奔馳一輩子的代工天王決定放慢速度,這是很難得的轉變。但是不論是陳瑞聰或者是郭台銘,都可發現代工業面臨的窘困。

 

鴻海與富士康都是蘋果最大代工客戶,今年賈伯斯是意氣風發的一年;蘋果從iPhone系列到iPad,打遍天下無敵手。

 

蘋果日前剛宣布前一季營收,達一三五億美元,稅後純益是三十.七億美元,EPS達三.三三美元。蘋果的iPhone一季售出八七五萬支,多數由台資的代工廠製造;但當蘋果一年賺進一三五億美元之時,為iPhone代工的富士康卻陷入虧損。

 

除了富士康虧損外,手機代工廠華寶也轉盈為虧,上半年出現一.二一億元的虧損;○六年華寶的EPS十.○一元,股價漲到二四六元,如今昔日榮耀已不復見;為Sony Ericsson代工的華冠,上半年則大虧三.六四億元。至此,台灣手機代工廠已進入全面虧損狀態,下一張骨牌,會不會是目前仍日正當中的筆電代工業?

 

「鴻海的代工兵團都採PC時代的思惟,如今正面臨空前挑戰。」

 

郭台銘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將公司未來目標減半,意味代工業面臨發展瓶頸。(攝影/陳永錚)

 

鴻海轉型之路成效不彰

 

進入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成了核心,連結網路的介面,從過去靠桌上型PC、到筆電,然後到了小筆電;這兩年智慧型手機崛起,不論是RIM的黑莓機或iPhone第三代或第四代,都席捲半邊天,到了iPad今年問世,這個連結網路的介面出現更大的革命性變化。下一個階段,不管是連結通訊、電視的三網合一時代,或是物聯網時代,PC與筆電將面臨更大挑戰。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一向把主力放在PC連結產業,鴻海的代工兵團都採PC時代的思惟,如今正面臨空前挑戰。另一方面,郭台銘這幾年力求思考轉型新出路,不過績效與速度都不理想。例如,廣宇以賽博主打通路,對比從筆電切入百腦匯的藍天,如今已有不錯的戰果,但廣宇今年上半年EPS卻只有○.二九元。鴻海與德國麥德隆合作,或是希望鴻海、富士康員工回鄉經營賣場,目前成效都還未顯現。

 

另一方面,郭台銘針對中國「十城萬盞」的LED新商機,也放話要吃下LED路燈照明商機。不過在發展綠能產業,鴻海由曹治中領軍,從半導體設備與系統組裝切入LED產業的沛鑫,過去兩年居然虧損一個股本;相較於鄭崇華領軍的台達電在綠能產業攻城掠地,正好形成了強烈對比,如今台達電股價已遙遙領先鴻海。

 

化整為零  可能能激盪鴻海新未來

 

今年鴻海可能達成二兆元營收目標,可是稅後純益恐怕很難再創歷史新高。當中國薪資全面調高,生產成本急遽上揚,而歐美消費市場急遽墜落,中國通路布局又陷青黃不接,郭台銘正遭逢一生當中最大的挑戰。

 

從一九九二年鴻海股票上市以來,郭台銘有如成吉思汗,馳騁在蒙古草原般,他在代工領域寫下無人可及的成就,鴻海市值逾兆元,成為台灣第二大市值企業。現在他決定放慢腳步,也許是該更費心思思考鴻海下一步的時候。過去十八年鴻海拚命併購,成就大江山;若未來化整為零,讓鴻海集團蛻變成更多靈活戰鬥體,可能激盪出下一個新鴻海的大未來。

 

電子股市

延伸閱讀

高股息ETF比較抗跌?台灣50(0050)vs.元大高股息(0056)比較:破解保守投資人更適合高股息ETF迷思

2023-08-16

48歲大叔從股市賺1億、年領113萬股利!股市小白成為億萬富翁的3個超強鐵則

2023-03-15

每股發40元現金股利、殖利率8.36%...從一個「賺很多」的淒慘案例,看懂除權息的最大陷阱

2020-05-25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加碼富邦金(2881),帳戶只剩6千他不慌!49歲存股大叔:金融股進入除權息旺季,股息會一批批進帳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