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如果馬斯克在台灣

如果馬斯克在台灣

今周刊

科技

shutterstock

912期

2014-06-12 14:19

訪問過各行各業成功人士。如果只能說一個他們與眾不同的關鍵,我想是:耐得住寂寞的堅持。這個世界,有瘋狂想法者不少,努力的人更多,但是能抵擋外界冷言冷語,堅持自己所相信的,一定具有非凡的自信與勇氣。

訪問過各行各業成功人士。如果只能說一個他們與眾不同的關鍵,我想是:耐得住寂寞的堅持。這個世界,有瘋狂想法者不少,努力的人更多,但是能抵擋外界冷言冷語,堅持自己所相信的,一定具有非凡的自信與勇氣。

或許正是這麼難,當我們看到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這樣的人物時,總是心嚮往之。他做的夢都很大:讓車不再需要汽油、把人類送上火星,讓地球使用乾淨的太陽能。若做到,每一件都是改寫人類歷史的大事。

馬斯克遇到的挑戰不少,但光看他解決問題的魄力,足以讓人相信:若連他都不能成事,別人就更難做到。為了增加電動車誘因,他宣布特斯拉充電站可免費充電。換言之,買了一輛特斯拉車後,除了換電池外,上路幾乎不用錢。比起傳統加油車,真有莫大吸引力!

當我們在編輯室裡提到這件事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這麼強,太酷了!」但緊接著就有人問:「那他賺什麼?」、「投資怎麼回收?」、「股東沒意見嗎?」種種反射而來的問題,不禁令人想到,如果馬斯克在台灣,結局會怎樣?

先別說,這樣的公司根本在台灣很難找到資金;即使找到資金,大股東也很難同意這種燒錢作法。種種有待突破的法規,可能就卡死在效率不彰的行政程序裡。我相信,如果馬斯克在台灣的話,成功機率等於零。

台灣,創新土壤不夠肥沃,任何想做不一樣事情的人,都需要強力自我說服。

這次,《今周刊》前進美國矽谷參加特斯拉股東會,也聽到不同聲音。有供應商提到,特斯拉一年才生產二萬多輛車,值得大費周章嗎?但是小量的特斯拉,卻是鴻海亟欲拉攏合作的對象。在鴻海電腦零組件遇到成長瓶頸時,打入汽車電子供應鏈,將是它下一波成長的關鍵。

關心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的未來,撰述委員賴筱凡出發了。這是本刊繼首家台灣媒體報導波克夏股東會後另一項突破,成為第一家親赴特斯拉股東會現場的台灣媒體。

延伸閱讀

劉德音:別因薪水高就來台積電…想來要有2特質!為何台灣難有谷歌、SpaceX?他說跟「這」有關

2024-05-31

佳世達小金雞將IPO》眾福如何從客戶求償上千萬窘境,變身面板界「航海王」?故事要從27年前說起 

2024-03-20

陽明漲停、長榮快填息,紅海危機變它們契機!這公司砸3億加碼搶當航海王…這次會漲幾天?

2023-12-21

最懂海的男人出事了!台驊董座涉內線交易500萬交保,用人頭非法賺200萬…為何被稱「航海王」?

2024-04-13

5位陽明交大第3屆傑出校友出爐!返校與學弟妹見面同樂,「航海王」謝惠全秀七言詩致謝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