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小米風光掛牌 台灣要加緊培養獨角獸!

小米風光掛牌  台灣要加緊培養獨角獸!

2018-05-04 14:52

小米終於要掛牌了!

全球第四大智慧手機商小米日前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預估市值可以在七百億至一千億美元間,不僅開啟中國獨角獸企業掛牌的風潮,預料也將成為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PO(初次上市)。

 

此外,最快六月底於香港掛牌的小米,也可望成為港交所首檔申請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並且有機會成為首批利用中國存托憑證 (CDR) 回中國掛牌上市的公司之一。

 

小米能夠搶得多項第一,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的領頭羊,當然有其獨特的產業地位。小米雖然從智慧手機起家,但定位自己是互聯網公司,投資或孵化超過 210 家公司,從智慧電視、冰箱、音箱、空氣清淨機、掃地機器人等,已成功建立起一個橫跨各種智慧生活產品的小米生態鏈。

 

從營收看,小米也不純然是一家硬體公司。根據其招股書資料,小米的商業模式是「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去年營收 1146.25 億元人民幣中,來自智慧手機的收入占70.3%,來自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占20.5%,來自互聯網服務占8.6%。雖然互聯網這類的軟體服務營收不到一成,但卻是重要利潤來源,也是小米競爭力的關鍵。

 

蘋果財報成長神話不變

唯獨台灣蘋概股落淚

 

對照近期蘋果公布至三月底為止的第二季財報,就可以理解小米為何要從軟體及互聯網服務中獲利的企圖。

 

在許多人擔憂iPhone X銷售不佳下,蘋果卻還是繳出營收、淨利都創歷史新高的財報,關鍵是包括Apple Music,App Store和iCloud在內的蘋果服務業務營收為91億美元,大幅成長31%,蘋果甚至預測服務事業到2021年時規模將成長至每年500億美元,是貢獻蘋果淨利的重要來源。

 

台灣有眾多蘋果概念股,但近來獲利、股價都明顯下滑,相對於蘋果財報優異,重點就在靠軟體與服務獲利。

 

同樣的,雷軍日前正式宣告,小米不想賺手機硬體的錢,承諾從2018年開始,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不過,雷軍背後沒有說的企圖,就是希望以此換取米粉更死忠地將所有個人資料奉獻給小米,未來再從互聯網服務收取更多錢。這種商業模式已接近蘋果,也是小米有別於大陸許多其他同型公司的差異處。

 

看到小米風光掛牌,再對照近年來台灣不斷檢討資本市場的問題,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資本市場是國家經濟的櫥窗,是反應該國企業的總實力,沒有好公司源源不絕的掛牌,資本市場缺乏新的刺激與挑戰,當然會走向成熟甚至老化的地步。

 

台灣掛牌家數萎縮

加緊新創企業培養迫在眉睫

 

統計台灣近年來新掛牌企業家數及合計總市值,不僅大幅萎縮,也都只是香港、大陸等地市場的零頭而已。

 

在新掛牌的科技類中除了極少數有亮點外,大部分都屬於傳統電子製造及零組件供應商、規模不大的利基型企業,在新創領域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因此,當台灣擔憂資本市場弱化、企業轉檯大陸香港掛牌等危機時,都不如加緊新創企業的培養來得優先與急迫。

 

過去幾年,台灣大力鼓吹投入新創企業,若要找出一些未來能夠上市掛牌的企業,或許網路、電商領域會比較多。

 

例如這幾年已漸具實力的TutorABC、Gogoro、Appier、17Media、KKbox、91APP、kkday等優質的企業等,另外在生技類也還有一些值得期待的公司,都是未來掛牌的生力軍,但即使如此還是不夠多,對台灣資本市場僅有小助益,未來恐怕官民需要一起加緊努力,趕緊培養獨角怪獸才是正途。

延伸閱讀

〈小米IPO〉2014年來全球最大IPO 一文看懂「小米集團」有多大?

2018-05-04

小米傳最快5月在香港申請上市 完成後規劃於陸發CDR

2018-04-17

傳小米將A股港股同步上市 雷軍將成為中國新首富?

2018-03-01

小米掛牌 全球牛市準備打烊?

2018-01-05

港交所40年來最大改革 全為了贏取小米的心?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