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以為會做天線,就能出貨給SpaceX」…台灣太空產業不輸韓國,獨缺最後這塊關鍵拼圖

「以為會做天線,就能出貨給SpaceX」…台灣太空產業不輸韓國,獨缺最後這塊關鍵拼圖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

財訊 文/林苑卿

科技

財訊雙週刊

2022-11-29 21:00

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首要之務就是籌辦台灣首家民營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補齊太空供應鏈最後一塊拼圖,可望帶動產業戰力大升級。

 

「國家太空中心正在籌備成立一家衛星系統製造公司!」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在展會中向《財訊》獨家揭露這項計畫,如果沒有意外,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的組織架構會重組,重組後會設立1個太空事業處,約1年半後就會分拆獨立成為一家衛星系統製造公司。

 

拿到太空履歷 才能走出去

 

國家太空中心把台美大型國際合作案——任務型氣象衛星系統福爾摩沙衛星7號計畫模型(簡稱福衛7號計畫),10月遠渡重洋「重現」在外貿協會於華府舉辦的「台灣形象展」中;吳宗信也在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的邀約下現身這場盛會。

 

根據《財訊》報導,吳宗信指出,籌備衛星系統製造商背後的巨大推力,是因為相較於韓國、印度,這兩個國家與台灣同樣具備關鍵零組件製造能力,以及製造成本優勢,都已經有系統整合公司大動作展開投資或收購布局;但台灣太空產業鏈卻仍然缺少「衛星系統整合商」這塊最關鍵的拼圖,也沒有一家主導低軌衛星系統整合的企業,可以像母雞帶小雞,幫上中游下游供應鏈取得「太空履歷」,一起打世界杯。

 

台灣電子零組件製造能力舉世聞名,若仔細拆解國外廠商製造的衛星,可以發現內部眾多關鍵零組件都是台灣廠商供應。但是台廠沒有經驗值,也就是說這些關鍵零組件還是要經過系統整合後進行太空環境的驗測,才能拿到「太空履歷」這張不可或缺的入場券,就像是認證過的身分證,所以台灣一直以來充其量只能說擁有太空「零組件產業」,而非太空產業。

 

「台灣很多廠商的概念是這樣子,就是天線我會做啊,然後說想要出貨給SpaceX,但是你憑什麼出貨給SpaceX?你連規格都沒有過。」美國洛杉磯的太空科技創投Infinio Capital投資合夥人營運長翁志榮不諱言。

 

Infinio Capital投資合夥人曹桓華則點出,台灣要從零組件做到系統的關鍵,在於政策支持。「除了台灣在零組件有一定優勢;近年政府也滿積極投入資源,例如把國家太空中心升格,因為這個產業的確是比較需要政府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就像早期是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主導美國發展太空產業,如果台灣政府單位能夠建立一個系統,剛開始有部分台灣廠商還沒有能力做的,可以透過招標方式把國外廠商拉進來供應鏈,慢慢從零組件做到系統整合。

 

《財訊》報導指出,地緣政治緊張、俄烏戰爭啟示,都讓各國卯足全力加碼投資太空產業,並訂定為核心戰略產業,也讓台灣政府決定快馬加鞭補齊這塊關鍵拼圖。2022年5月立法院3讀通過《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將太空中心升格為行政法人,人員擴增3倍至600人,總部則落腳在新竹。

 

設計、製造 將串起產業鏈

 

吳宗信指出,「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幫助國內形成太空的產業鏈。」現在部分台灣公司都是做立方衛星,但是立方衛星體積小,不足以撼動整個產業,未來要成立的衛星系統製造公司,會是衛星的系統整合廠商,可以設計、製造整顆衛星,但是可能尋求台灣零組件公司協助開發與製造零組件,把上中下游產業鏈串起來。

 

按照國家太空中心的規畫,2023年太空事業處會運用國家計畫,先做原型設計製造,等技術到達一定程度,除了國科會之外,還會找其他投資方投資,變成一家企業。

 

問及未來有哪些公司可能對投資這家衛星系統製造公司感興趣?或者適合入股這類的公司?根據《財訊》報導,吳宗信認為,首先國內電子5哥,都具備一定的系統整合能力,也擁有國內外供應鏈;第2點是,電子5哥都做大量製造,所以如果了解怎樣原型設計製造,一定就有能力可以生產。「如果台灣沒有找到適合配合的供應商,也可以鼓勵去跟國外的新創公司合作,我們可以協助他做DD(盡責查證),甚至可以買下這家公司,把它的研發資源抓到台灣,這樣最快。」

 

台灣太空產業 不會輸韓國

 

事實上《財訊》報導指出,吳宗信此次前往美國,除了出席台灣形象展,另一項任務就是為了籌組台灣首家民營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與廠商洽談。國家太空中心副研究員黃成勇透露,「本來太空中心要組衛星供應鏈,開標時已有台灣廠商加入,但是招標時有美國廠商也要投標,所以吳主任親自跑一趟,與廠商談合作細節。」

 

除了籌辦衛星系統製造公司之外,吳宗信也如火如荼展開可以自己送衛星上太空的自主研發火箭與發射場域計畫。

 

「如果沒有火箭可以很頻繁的送太空零組件上太空測試,就是我常常在講的飛行履歷,廠商開發的產品進步速度會很慢,因為發射後就會發現產品與原來想的會有差距。」吳宗信直言,通常造價3~4萬元的複雜零組件,系統設計至少要走3~4年,就是要透過不斷測試。

 

根據《財訊》報導,由於過去台灣無發射場域,難以取得飛行履歷阻礙驗證過程,因此在太空中心升格後將加速落實國家發射場建置,補足衛星產業鏈中的關鍵缺口。

 

太空的供應鏈正在進入一個戰國時代,國際大廠募集可觀資金,都是為了搶食此一商機。預估未來5年是衛星快速布建期,在天空的空間占滿了以後,就沒有位置了,所以必須先占先贏。有鑑於此,台灣這幾年編列給太空產業的預算快速成長,2021年約21億元,2022年約40億元,明年預估至少53億元,如果再加上跨部會包括經濟處、工業局、中小企業處等,會接近70億元。

 

「台灣歷史上沒有看過政府對同一項目,預算增加這麼猛、這麼迅速,因為不追也不行了。」吳宗信如此滿懷信心地說,以台灣過去在ICT(資通訊)產業累積的豐厚底蘊,再加上國家持續加碼投入資源,還有不久的將來要成軍的衛星系統製造公司,他認為台灣在太空產業不會輸給韓國。…(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73期)

 

延伸閱讀:

長榮發大財 別把小股民當邊緣人!本益比僅1倍 兩個原因讓市場心寒

星野集團背後的神祕地產商!劉季涵 台灣超模跨足多元領域的斜摃人生

青農返鄉從會計師變身養鵝專家 蔡英地翻轉人生下半場,走出不一樣的路

藥水鍊金術!昶昕30年獨門生意 台灣7成PCB業者都是客戶

延伸閱讀

中國能做出核彈、太空船更登上月球 為何半導體製造連台灣車尾燈都追不到? 兩位竹科董事長「這麼說」

2022-09-07

太空驗證、飛行履歷拿了嗎?業者看過來,這才是上太空前必做步驟

2022-08-30

馬斯克最狂獨角獸,引爆你該知道的30兆太空商機 一顆衛星改變全世界

2022-08-24

火箭阿伯吳宗信接棒人是他們!34歲「火箭哥」10年射壞20枚火箭拚太空夢:瘋狂事背後都有價值

2022-08-24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