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歷經2個多月,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週四(5/15)盤中股價一度重回千元,但隨即壓力出現,終場下跌6元,以993元作收。日前台積電公布第1季現金股利為5元,在美中關稅降溫等利多下,外資多認為,回到千元僅是時間問題。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就分析,認為台積電可以買了,認為台積電本就擁有優勢,甚至比輝達更具有布局吸引力。
中美關稅大戰暫緩90天,各國企業也試圖在兩方大戰之下尋找全新合作模式,台積電則在面對目前川普不確定下一步政策之下,依舊展現長期投資的價值,近日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則發出分析,認為台積電可以買了,認為台積電本就擁有優勢,甚至比輝達更具有布局吸引力。
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提及目前全世界發展AI,極度依賴來自輝達的晶片技術,往前追溯晶片來源,更需要來自台積電的製造支援,這就是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報導更提出「台積電可以買了」,認為台積電的優勢被投資人低估,比起輝達30倍的前瞻本益比,台積電15.7倍的本益比更加吸引人,由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雖然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的風險,依舊在AI領域擁有關鍵地位,綜觀川普剛宣布對中國開徵關稅暫時休戰,市場回暖跡象也十分明顯,同時帶動晶片相關股反彈,台積電也在一週之內漲了9%。
台積電結構性優勢尚未全面反映在股價
《The Information》分析,市場對台積電的結構性優勢可能尚未全面反映在股價中,報導指出,在目前估值水準偏低、產業競爭格局轉變,以及美中關稅政策影響有限的背景下,台積電具備明顯的投資吸引力,新紀元基金創辦人理查德・亞爾茨則強調,若考量未來五年成長動能,台積電目前的本益比仍具合理投資價值,認為雖然輝達因高毛利率享有估值溢價,但台積電在全球晶片產業鏈中扮演基礎製造的關鍵角色,戰略地位不容忽視。
同樣看好台積電前景的還有桑伯格投資管理公司,該機構表示,若認同人工智慧將引領全球科技新革命,所有AI晶片終究須落地於製造流程,而台積電正是目前唯一能夠量產先進製程的供應商,即使美國未來調整關稅制度,對台積電實質依舊衝擊有限,因其生產的高階晶片具高度「不可替代性」。
此外,台積電在4月財報會議上指出,AI晶片訂單需求穩定,預期2025年相關收入將翻倍,加上微軟、Alphabet 和 Meta 等科技巨頭承諾持續加碼 AI 研發,對台積電形成長線支撐,而根據財報,台積電 4 月營收突破 110 億美元、年增 48%,未來五年年複合成長率預估接近 20%。
※本文授權自民視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美國黃仁勳鐵粉「梭哈家當買輝達」!緊抱24年死不賣「震撼收盤獲利」網跪了
曾撂狠話「買下台積電」!前紫光董座趙偉國「慘遭判死刑」中網1原因狂罵
川普大刀關稅「中共打壓台灣玩法崩盤」!謝金河揭未來3走向 :中國挑戰比台灣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