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輝達徵才年薪550萬「碩士150萬起跳」?和8家平均薪資200-400萬科技大廠「這天」同場搶人

輝達徵才年薪550萬「碩士150萬起跳」?和8家平均薪資200-400萬科技大廠「這天」同場搶人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在台招募AI人才,年薪上看550萬元。

李珍伶 整理

科技

今周刊攝影組

2025-06-18 14:00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在台設立海外總部,計劃大舉招募AI與晶片設計人才,開出碩士新鮮人年薪150萬元以上、資深主任工程師550萬元以上豐厚薪資來吸引人才。

台灣科技業近年面臨人才荒,如今外商直接在台設點、開出的不少福利和條件攬才,成為台灣企業的另一項焦慮來源。

而台灣相關科技職缺薪資中位數中,半導體產業薪資在不同產業相同類型的職缺,可以高出15%至30%,近期公布的數據可知,薪資增幅最高的職缺是數位IC設計工程師,薪資中位數強彈32%。

 

 

輝達將把台灣總部設置在北士科,並計劃大舉招募AI與晶片設計人才,年薪上看550萬元,104人力銀行6/28在台北世貿舉辦的「2025職涯博覽會」,除了輝達,還有200多家參展企業,超過3成為上市櫃企業或外商,薪資方面更是領頭羊。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公布2024年上市企業平均員工薪資費用,400萬以上企業有聯發科、日月光;300萬以上企業有三商、台積電、和泰車;200萬以上企業有鴻海、華擎8家企業參與活動。

 

外商的部分則包含NVIDIA輝達、鈦坦科技等,都將在2025職涯博覽會當中共同徵才。

 

「2025職涯博覽會」徵才廠商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超過4成的企業預期未來2-3年的AI人力需求將明顯增加,其中包括認為需求大幅增加占22.66%以及需求小幅增加18.35%;另外認為需求持平18.54%,也有20.13%認為需求會減少,還有20.32%表示不確定。

 

台灣科技業近年面臨人才荒,不再只是過去中國企業高薪挖角的壓力,反而是外商直接在台設點、開出優渥條件攬才,成為企業另一項焦慮來源。

 

穩住台灣科技競爭力 布局高中人才培育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台灣正處於少子化浪潮,加上高校技職教育與業界需求之間的落差,導致人才供應不足,未來缺口恐將進一步擴大。

 

她建議,台灣若要穩住科技競爭力,應從高中階段就開始布局人才培育,並呼籲企業調整留才策略,不應只靠加薪競爭,還須提供清晰的職涯規劃、工作願景以及完整的福利制度,來提升員工黏著度。

 

可以預期的是,全球AI產業鏈中,台灣將扮演重要角色,然而AI發展,不僅是硬體的競賽,應用層面更應廣泛延伸至法律、商業、政策與倫理等領域。

 

政治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劉吉軒指出,真正能擴大市場規模的是「軟體」與「跨領域整合」能力,文組學生若能搭配AI素養訓練,也能在浪潮中找到定位。

 

他說,政大3年前就開始啟動分階段的AI課程設計,培養文理整合型人才,希望回應市場對「懂AI又懂人文」的跨界人才需求。

 

科技業十大職務年薪排行 AI職缺漲最多

 

《今周刊》先前曾報導,根據104人力銀行提出的《2025年科技業人才報告書》,科技業十大高薪職務,依序是類比IC設計工程師155萬、數位IC設計工程師134萬、微機電工程師108.4萬、半導體工程師108.1萬、韌體工程師107.7萬。

 

受惠於AI熱潮,近期薪資增幅最高的職缺是數位IC設計工程師,薪資中位數強彈32%,可見目前科技業求才若渴的情況。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張輝誠:從「翻轉教育現場」變成為「親子Ai共舞」的力量導師
張輝誠:從「翻轉教育現場」變成為「親子Ai共舞」的力量導師

2025-06-16

「台積宅」之後…AI科技宅四大區域出線!李同榮解析下一波誰接棒:房市下修不會太久「也不會太深」
「台積宅」之後…AI科技宅四大區域出線!李同榮解析下一波誰接棒:房市下修不會太久「也不會太深」

2025-06-16

黃仁勳:輝達財測全面排除中國貢獻!對美放寬晶片出口限制坦言「不抱持期待」…錯失1.5兆市場怎辦?
黃仁勳:輝達財測全面排除中國貢獻!對美放寬晶片出口限制坦言「不抱持期待」…錯失1.5兆市場怎辦?

2025-06-13

報酬率輸0050就沒價值?看完這5點,秒懂高股息、市值型怎麼挑:all in 0056才不會睡公園
報酬率輸0050就沒價值?看完這5點,秒懂高股息、市值型怎麼挑:all in 0056才不會睡公園

2025-06-23

存高股息會讓財富縮水?0056這樣買多賺120%!破解「左手換右手」陷阱,3關鍵翻轉「獲利最大化」
存高股息會讓財富縮水?0056這樣買多賺120%!破解「左手換右手」陷阱,3關鍵翻轉「獲利最大化」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