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業一直被認為是最傳統的產業之一,但實際上,台灣很多農漁業經營者,早就以科學化的經營方式,追求最健康的品質。尤其是對日外銷,在日本人極嚴苛的標準下,還是能不斷成長,證明台灣最傳統的產業,一樣能有出頭天的機會。
卓蘭鎮只有二萬多人,可是果園裡矗立著不少嶄新別墅,傑農合作農場理事會主席詹光榮笑呵呵地說:「這些不是『葡萄屋』,就是『楊桃屋』、『水梨屋』,都是種水果賺了錢的農家這幾年改建的。」這些農舍造價都將近千萬元,看來,種水果也能出頭天。
以傑農合作農場來說,共由一二六戶農戶組成,專門種植葡萄、高接梨、楊桃等水果,每年營業額都超過三億元,其中二五%外銷日本、二○%外銷香港與新加坡,其餘內銷。去年,政府開始推動生產履歷,以保障農戶與消費者,然而,傑農從二十年前開始外銷日本,就從種植到農藥使用都嚴格記錄,早就超過台灣政府的規定。
「以葡萄來說,每年採收季時,日本農林水產省都會派檢疫官每天來審查,我們的葡萄幾乎都沒有殘留農藥,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
今年五十五歲的詹光榮,種水果已有三十年經驗,他直接帶我們到果園裡,介紹什麼是最優的葡萄,他說:「其實只要夠認真,每天願意天一亮就下果園,即使三、四十歲才轉行種水果,虧錢的機率都很小。」傑農就有一位農戶,原本在都市裡賣汽車,七、八年前想回來種葡萄,詹光榮勸他先從小面積開始,結果他愈做愈上手,現在已買了四甲地專種葡萄。
詹光榮說:「一甲地的葡萄一年可有兩次收成,每次約一百萬元,四甲地一年下來就有八百萬元,扣掉成本後,淨利至少五、六百萬元,這還是很保守的估計!」所以在卓蘭,不只陽光美氣候佳,居民臉上似乎也都充滿笑容,因為努力工作的結果,是大家都能過著富足的生活。
在台灣,傑農合作農場絕不是單一個案,以往認為再傳統不過的農漁業,照樣有人能夠拋棄傳統的方式賺大錢。
今年五十五歲的詹光榮,種水果已有三十年經驗,他直接帶我們到果園裡,介紹什麼是最優的葡萄,他說:「其實只要夠認真,每天願意天一亮就下果園,即使三、四十歲才轉行種水果,虧錢的機率都很小。」傑農就有一位農戶,原本在都市裡賣汽車,七、八年前想回來種葡萄,詹光榮勸他先從小面積開始,結果他愈做愈上手,現在已買了四甲地專種葡萄。
詹光榮說:「一甲地的葡萄一年可有兩次收成,每次約一百萬元,四甲地一年下來就有八百萬元,扣掉成本後,淨利至少五、六百萬元,這還是很保守的估計!」所以在卓蘭,不只陽光美氣候佳,居民臉上似乎也都充滿笑容,因為努力工作的結果,是大家都能過著富足的生活。
在台灣,傑農合作農場絕不是單一個案,以往認為再傳統不過的農漁業,照樣有人能夠拋棄傳統的方式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