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生質燃料依然前景看好

生質燃料依然前景看好

周宜靜

國際瞭望

594期

2008-05-08 14:14

以玉米為原料的生質燃料,並非真如輿論指責的那麼糟糕,但發展其他更合適的作物作為生質燃料卻需加速進行。

乙醇(玉米酒精)曾被盛讚為解決石油依存及全球暖化的魔法配方,如今卻被指控引發全球糧荒而且對環境的傷害遠多於益處。地球政策研究所(Earrth Policy Institute)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表示:「這項能源政策已導致全球饑荒蔓延以及政局不安。」美國雜貨製造商協會並已開始大力遊說減少利用玉米酒精取代汽油。

不過,乙醇只是糧食價格上漲的次要因素,而且更好的生質燃料已在途中。以加州為首的新政策,將使這些更好的燃料加速獲得採用。


 
影響全球糧食價格不大

就事論事,乙醇並不像輿論所說的那麼邪惡。去年,美國玉米收成量創下一三一億英斗的紀錄,栽種面積達八千五百萬英畝。其中二二%被用來生產七十億加侖的乙醇。剩下的收成不但足夠供給美國國內市場,推升出口到新高,還有一○%作為庫存。麥肯錫顧問公司合夥人凱薩估計,拜收成量不斷提高之賜,農民無須擴大栽種面積,便可在二○一五年前將玉米酒精的產量增加到一五○億加侖(美國聯邦政策規定的水準)。

四分之一的玉米被用去生產燃料,當然會造成價格上漲。玉米現在每英斗約為五.五美元,相當於二○○五年的兩倍以上,但這對全球糧食價格大漲的影響很小。玉米成本上漲只會讓一盒早餐玉米穀片上漲二美分,食用玉米飼料的乳牛所生產的牛奶每加侖上漲十一美分。玉米價格跟稻米和小麥漲價無關,跟黃豆漲價也只有小部分關聯。


 
比玉米更合適的生質燃料

當然,玉米酒精並非十全十美。它對於對抗全球暖化並無幫助,因為生產過程所消耗的化石燃料排放出碳。美林證券的布蘭奇表示:「大家一致認為玉米不是適當的原料作物。」巴西的甘蔗就比較有效率。這些甘蔗並未種在亞馬遜河流域,所以不會破壞雨林,又能轉化為其他更有價值的燃料。

生質燃料最好的選擇,是使用不是供作食物、取代農作物或剷平森林而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原料。目前受矚目的是柳枝稷(switchgrass),一種野草。柳枝稷的根長達九呎,極耐乾旱,深入地下的根又可為土壤增加碳,有助於對抗全球暖化。這種植物可以種在美國南方的菸草、棉花和稻田,耕地不虞匱乏。

所以,我們不應放棄生質燃料,而是應該加速由玉米轉移到其他好處更多的作物。

 
(By John Carey)
 

延伸閱讀

台中被點名「用電量需求不斷攀升」…台電提解方:減煤增燃氣可讓供電穩定、在地支持台中用電

2024-05-02

蝦皮手續費猛爆式調漲…她賣760竟被抽快100!賣家虧慘釀出走潮,靠1招止血:抓到立即凍結帳號

2024-05-06

景氣燈號亮黃紅燈,我該在這時候賣0050嗎?藍燈進、紅燈出...達人點出「景氣燈號投資法」最大盲點

2024-05-28

國中小8/1起「早自習、午休禁考試」!讓國三生好過點…寒暑假結束後「首週」不能模擬考

2024-05-02

稅額試算書沒收到?絕不是國稅局忘記你!3種人不會收到、該如何報5個QA一次看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