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軍醫退伍後,他棄公職鐵飯碗選擇創業...童瑞龍:童綜合最早的創院地址,原是大哥退伍前買來自住的家

軍醫退伍後,他棄公職鐵飯碗選擇創業...童瑞龍:童綜合最早的創院地址,原是大哥退伍前買來自住的家
▲當年為了打造梧棲院區,童綜合董事長童瑞年(中)與副董事長童瑞龍(右),經常與創院院長童瑞欽出國考察,一心想讓海線民眾擁有最新醫療設施。如今醫院由總院長童敏哲(左)接棒,繼續為童綜合譜寫新的篇章。

吳秀樺, 林惠君

傳產

天下文化提供

2023-11-02 09:20

「童醫師,台一線清水彎道發生車禍,我把受傷的人載來了,你趕快看看,」一位計程車司機身上沾著未乾的血漬,口中不斷嚷著,神色緊張地直接衝進童醫院。

聽見動靜,穿著白袍的童醫院院長童瑞欽立即起身,馬上帶著護理師與助理跟隨計程車司機衝出門外,大家合力將受傷嚴重的病人抬進診間,準備開刀治療。

這是70年代初期,台中沙鹿童醫院經常出現的景況。

50年前,那裡還是醫療資源不足 的地方,沒有救護車、沒有推床,因此, 當中部海線民眾發生意外時,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傷患都是由計程車司機直接送到醫院。

「傷患必須包紮、固定好才能移動,這是現在才有的緊急處置觀念,當時大家都不懂,」剛退伍就到台中沙鹿童醫院,幫大哥童瑞欽處理行政庶務工作的童綜合副董事長童瑞龍,回憶起如今看來可能有些難以想像,卻又真實發生的故事。

 

跳脫舒適圈的抉擇

 

說到難以想像,童瑞欽的創業故事,也不遑多讓。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一次次跳脫舒適圈的選擇。譬如,從軍醫退伍後,他選擇放棄當時眾人心中的「鐵飯碗」公職,自行開業行醫。

 

「一切都是為了照顧在地鄉親,」童瑞龍說明,沙鹿地方不大,童家世代居住在那裡,周遭的人們多半是童家的親戚、朋友,半個世紀之前,沙鹿有執照的醫生不超過5位,居民多半是農民或漁民,往往需要看天吃飯,生活十分拮据,一旦生病或者受傷,往往無力支付龐大的醫藥費。童瑞欽想要照顧在地鄉親的念頭和決心,就這樣蔓延滋生。甚至,緊接著,他把積攢多年的存款拿來開設醫院。

 

「童綜合最早的創院地址,位於現在的台中市沙鹿區成功西街15號,原本是大哥退伍前買來要做為住家使用,後來決定開業,就在這裡設立了沙鹿童醫院,」童瑞龍說。

 

當年,一位軍醫的薪水,每個月約800元,加上妻子在郵局工作的1200元,2000元的收入要應付600元的房租,以及請佣人幫忙照顧子女的費用,童瑞欽想要有餘力開醫院,並不容易。於是,他決定,每天晚上與假日到南投縣草屯鎮的崇仁醫院和台中沙鹿的郭綜合醫院看診,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一方面也可以累積自己的醫療經驗。

 

沒有電梯怎麼辦?

 

童瑞欽想要開設的「醫院」規模,放在50年後的現在來看,只能算是一間小診所。1971年10月24日,童醫院正式開幕。院內只有15張病床,但憑著童瑞欽的風趣幽默和精湛醫術,很快贏得當地民眾信任,半年後便增加到30張病床。不過,醫院開幕,才是各種「麻煩」的開始。

 

「很多醫療設備投資都要錢,為了節省開支,家中兄弟全都跳下來幫忙,從行政、庶務到財務一手包辦,我也辭去郵局的工作,在醫院幫忙配藥,」蔡素英回憶:「我在醫院工作整整17年,隨著醫院規模逐步擴大、人員開始一一到位,再加上小孩要上學,搬到台中市市區,我才離開醫院。」

 

金錢支出是一項挑戰,設備不足也是一大問題。「從住家改裝成醫院,整個環境一定不像從開始就是要蓋醫院一樣完善,」童瑞龍舉例,「大哥家原本是2層樓的透天厝,沒有電梯,但是病房設在2樓,所以就變成他開完刀之後,由我把病人抱到2樓的病房。」

 

病人剛開完刀,就被抱著爬樓梯,傷口不會痛嗎?

 

「當然會,所以要有技巧,」70多歲的童瑞龍講起當年的故事,眼睛中還有光:「腰要挺直、手臂要夾緊,雙手捧著病人上樓,這樣病人才不會移動,不然真的會很痛。」

 

(圖片來源:《跨越陸海空的醫者:童綜合醫院守護中台灣》)

 

時空背景塑造急重症實力

 

一步步克服創業之初的種種問題,童醫院也逐漸走出自己的路,形成獨到的醫療特色。而這一點,與醫院所處的地點,脫不了關係。

 

首先,環境因素,導致當地車禍頻仍。

 

1971年,中山高速公路開始興建,直到1978年正式通車之前,南來北往的公路交通只能仰賴台一線。然而,南下、北上到了台中清水,就必須面臨一個大彎道,經常發生車禍。海線道路筆直,來往車輛行駛速度極快,不時還有強勁海風吹襲,駕駛人稍有不慎便可能釀災;再加上,早年台灣的道路安全法令規範還不完善,經常出現酒駕闖紅燈肇事,或未載安全帽而在車禍中受傷的重大意外事故。

 

在那個救護車還不普及的年代,一旦發生車禍,計程車便是最好的幫手。當時,常見兩種狀況:一種,是童瑞龍得知消息後,火速跳上醫院附近文雅車行的計程車,直奔事故地點救人;另一種,就是請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幫忙,載送病人到童醫院。

 

其次,工安故事時有所聞。台中海線工廠林立,但早年勞、雇雙方都普遍缺乏工安意識,經常有工人遭貨物砸傷、操作機器受傷,輕則斷指、重則肢體與軀幹受創,都會就近送到童醫院治療。這樣的時空背景與臨床經驗,讓童綜合在急重症與外科手術領域打下根基,也讓童瑞欽練就出一身手術縫合的好功夫。

 

「他(童瑞欽)手術縫合技術精巧,癒合後疤痕細小,看診時風趣幽默,深受女性病人的喜愛,我的甲狀腺也是40多年前他幫我割的,」回憶往事,蔡素英忍不住嘴角帶笑。

 

4、50年前,台灣有不少人出現甲狀腺腫大的現象,俗稱「大脖子病」,原因與早年民眾飲食普遍缺碘有關。它不是癌症,但治療時,因為甲狀腺附近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和血管,沒有高超的醫術很難做到。而在艱難手術之後,對於傷口縫合往往少有留意,且當年尚未流行除疤膏,難免在脖子上留下一道難看的傷疤。

 

然而,蔡素英指了指自己的前頸脖子,看過去只見有道淺淡的痕跡,如果不仔細看,還會誤以為是皮膚的皺摺,而非手術傷疤。

 

忘記兒子還在開刀房

 

為了讓鄉親獲得更完善的醫療照護,童瑞欽不斷精進醫術,拿下了內科、外科、婦科與小兒科、心血管、內分泌等11張專科執照。不僅如此,「他把賺到的錢都拿來買設備、聘請許多助手與護理人員,還從陸軍803醫院找來學長、學弟,到醫院協助看診,」蔡素英說。

 

更重要的是,即使醫院規模不斷擴大,童瑞欽還是努力維持醫療的溫度,對患者的關懷始終不減。為了在看診時能隨時看到外面病人的情況,他在牆上貼了鏡子,透過反射,看診時也能看見外面的情況,隨時應變。下班後,回到家,童瑞欽依舊掛心患者的狀況,於是,「你知道他做了什麼?他在家裡裝了全天候的監視系統,一旦患者病情有變,他就可以即時趕到醫院搶救患者,」蔡素英說起童瑞欽的故事,總是不知該稱讚他認真,還是該生氣他不知道好好休息。

 

「小時候,我要看見父親,在家裡找人不如去醫院找,」童綜合總院長童敏哲也忍不住笑著搖頭:「我爸工作很忙,一早就得巡房、看門診、開刀,有時我不乖,他要修理我,就直接把我叫到開刀房去讓我站著,還不忘警告我『所有綠色的布都不准碰』。」

 

問題是,一台刀開下來,2、3個小時過去,「他忘記要處罰我,也忘記我還在開刀房,」童敏哲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通常是等到護理師跟他說:『你兒子還在開刀房喔!』他才會想起來。」

 

童瑞欽提升團隊水準的方法不拘一格,除了對外延攬人才,也把「自己人」送到台北榮民總醫院(簡稱北榮)或三總受訓。

 

童綜合護理部主任黃瑞芬,在1981年進入童綜合工作,就是當初獲派到北榮加護病房學習半年的護理人員。她笑著回憶:「我從護專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童醫院,那時醫院加護病房總共只有六張病床,所以看見北榮加護病房的規模時,當場嚇壞了。」

 

黃瑞芬在北榮受到的震撼教育只是第一步,回到童綜合之後,她再次受到打擊。

 

「即使學到如何將最新的呼吸器運用在重症醫療上,卻毫無用武之地,因為當時童醫院的加護病房只有一台呼吸器,而且是很古老的機型,又要重頭學起,」她苦笑著說。

 

不過,話鋒一轉,黃瑞芬又強調:「儘管如此,童院長還是鼓勵大家進修,並且毫不吝嗇提供資源協助,因為他堅信,醫療現場的人員就是要時時學習最新技能,這樣的精神也一直延續到後來。」

 

傳承交棒,期許再造新猷

 

當時負責招募人才的童瑞龍還記得:「那時候,沙鹿地理位置偏遠,人才招募不易,因此只要聽說哪裡有醫術精良的醫師,我們就主動出擊、登門拜訪,邀約加入童綜合。」這個做法乍聽之下不太科學,但確實幫童綜合找到不少優秀人才。就這樣,童醫院持續成長、茁壯,但也正因如此,20多年過去,童綜合沙鹿院區使用趨於飽和。還好,1992年時,醫院取得衛生署「醫療發展基金補助建院貸款利息」,獲准設立梧棲院區,醫療服務腹地得以擴大,海線居民也能享有更完善的照護。

 

為了打造一座能滿足未來完善醫療需求的新院區,童瑞欽、童瑞年與童瑞龍兄弟,總是不時出國考察。「他們想要將國外最新的理念與想法導入新院區,同時邀請加拿大設計師負責設計,要讓海線民眾也能擁有最新的醫療設施,」童敏哲回憶父執輩當年的用心。

 

1997年,童綜合梧棲院區開始動土,經過四年興建,一個嶄新、現代化的院區落成,童瑞欽也選擇在童醫院邁入「三十而立」之際,將院長的位置交棒給四弟童瑞年,繼續為童綜合譜寫新的篇章。

 

作者簡介

吳秀樺

擔任二十餘年財經科技記者,一路記錄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呼吸及心跳、貼身觀察人與土地的互動,用筆寫下每段精采人生的故事。

林惠君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資深媒體人,曾任職於《遠見》雜誌、中央通訊社、《新新聞》周刊,擔任醫藥與財經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跨越陸海空的醫者:童綜合醫院守護中台灣

延伸閱讀

「如果我離職創業,老婆妳會不會反對?」台積電工程師離職轉行當攝影師:我就是不甘心跟大家一樣

2023-10-18

「做事業不是做到倒,就是做到死!」鑫山保代董座談60歲創業:父親影響了我一輩子的經營思維

2023-10-04

「彰化來的孩子一點也不輸人」秀傳醫院創辦人黃明和:為何當年我選擇離開引以為傲的台大醫院

2023-08-16

曾以為存摺有錢就代表公司有賺錢...潛水店老闆談創業辛酸:那年,我連3個員工的年終都發不出來

2023-07-28

不等20年後退役終身俸,他24歲存第1桶金離開安穩軍公教去創業:人可以窮一下子,不要窮一輩子

2023-06-26

老婆、兒子投身相挺 陳玉祥:「行醫到不會動為止」 仁醫心裝7根支架 12年救10萬後山病患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