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車(2204)周三(5/21)舉辦法說會,受國產自製率政策影響,打亂了中華車多元品牌布局,導致近期營運承壓。不過,隨去年底自主打造的商用車款J-Space發售、加上MG HS、ZS自製率達標,讓中華車銷售逐步重回正軌。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短暫時間MG HS、ZS無法交車,恢復生產後銷量也還未復甦,中華車毛利率不減反增。中華車說明,由於J-Space屬於完全自主開發打造的國產商用車款,因此毛利率比起MG HS、ZS高。
中華車副總錢經武法說會更預告,今年除電動自製商用車ET35將上市外,預計,年底三菱品牌還會再引進一款小型「Crossover」的車款。市場推測,很有可能就是三菱汽車全球戰略車款「Xforce」。
中華車(2204)周三(5/21)舉辦法說會,由於國內車市迎逆風,加上營運受國產化自製率新制上路影響,讓中華車首季銷售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3成。只是,若從以季對季來看,銷量大幅成長了35.2%。
關鍵就在去年底商用車款J-Space於去年底開賣,在國內商用車市掀起旋風。同時,MG HS、MG ZS也順利通過經濟部產發署的國產化自製率標準,已重新接單販售。
2025年台灣首季小車銷售小車市場總銷量9.8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1.2%。其中,國產車總銷售台數5萬台,衰退幅度更達15.5%。
自製率新制衝擊 中華車Q1營運承壓
中華車首季營收為79.5億,較去年同期減少35.1%。歸屬母公司淨利為6.29億,衰退了49.8%,EPS為1.15元。主要MG產銷雖恢復,仍受自製率新制效應影響。
目前,MG車款的國產化進度,MG HS、MG ZS已通過並恢復銷售,MG品牌4月共售出逾400輛。法人好奇何時能夠恢復去年銷售水準?錢經武說明,MG品牌仍有月銷千輛實力,期待銷量復甦。
至於電動車款MG 4仍未有達成國產化目標時程,後續是否引進其他MG車款,中華車表示仍在討論中。
中華車副總錢經武補充,為了滿足國產化自製率要求,以及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智慧化新能源車關鍵技術及整車研發導致,營業淨利減少7.37億元。
J-Space發威 中華車銷量逆勢季增35%
2025年台灣首季小車銷售小車市場總銷量9.8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1.2%。其中,國產車總銷售台數5萬台,衰退幅度更達15.5%。
中華車受國產車自製率影響,首季銷售較去年同期衰退3成。不過,由於J-Space上市大受歡迎,4月領牌數達1686輛。J-Space熱銷,也讓中華車銷量重回成長步調。中華車自主品牌領牌市佔率成長1.6%。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J-Space是中華車自主開發、打造的商用車款。中華車說明,J-Space車款的毛利率較MG高出不少。
三菱跨界小車年底引進台灣 會是Xforce嗎?
錢經武表示,中華車自主研發的電動商用車款ET 35 已於2025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亮相,預料今年第3季就要量產上市。
此外,錢經武也預告,今年底還會有一款三菱品牌的「Crossover跨界小車」引進台灣,強攻受台灣人歡迎的小型都會跨界休旅市場。
據了解,該車款很可能是日本三菱的全球戰略小休旅Xforce,近期,此車款才剛在上月於泰國市場發售。
關稅、匯率有何衝擊? 中華車:升值有正面影響
近期,川普關稅、新台幣大幅升值影響國內製造業。法人也好奇,中華車如何看待市場動態。
中華車點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走向以及衝擊,仍待台灣政府談判進度,錢經武說明,希望政府能以持續汰舊換新減免貨物稅的方式,兼顧美國要求與國內產業競爭力。
至於新台幣近期大幅升值,中華車說明,由於外銷佔比相當低,影響並不大。相反地,中華車海外採購原物料的需求較高,因此新台幣升值,反而對營運有正面幫助。中華車粗估,若以人民幣為例,若交叉匯率升值1%,對公司幫助約2至3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