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2201)週二(5/27)召開股東常會,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汽車部分致力拓展新能源車事業,且已爭取到策略夥伴外銷代工訂單,生活事業同樣大有斬獲,而新店裕隆城營收超乎預期,已成為地方商圈核心,兩大動能將為裕隆注入成長力道。
嚴陳莉蓮也說,面對關稅議題將積極應對,堅守深耕多年的台灣市場,並將整合在地供應鏈,實現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她提到,目標明年提供車輛給日本三菱汽車,外銷紐西蘭、澳洲市場。
只是,對等關稅談判未結束,民眾對「降稅」的預期心理,提前浮現在國內車市,4月車市銷量已減少逾1成。裕隆直言,旗下品牌展間不僅人流減少,實際買車人數更是受影響,顯示消費者選擇「緩購」觀望。
嚴陳莉蓮點:成功爭取外銷代工訂單 明年供車日本三菱
嚴陳莉蓮表示,去年裕隆汽車營收259億、每股盈餘3.78元,即便面對產業環境挑戰,裕隆仍維持穩定營運績效。
嚴陳莉蓮提到,在汽車事業方面,持續拓展新能源車事業,納智捷電動車以更完整的產品組合與充電便利性,持續為車主創造好的用車體驗,更與策略夥伴爭取外銷代工訂單,目標明年提供電動車輛給日本三菱汽車,外銷紐西蘭、澳洲市場。
此外,新店裕隆城的營運績效,也超乎預期。嚴陳莉蓮表示,去年是新店裕隆城商場首個完整營業年度,全年營收超過55億元,商場已成為新店的核心商圈,將持續為本公司挹注更多的獲利動能。
電動車n7帶旺2024營收 許興國:台灣唯一電動製造廠
裕隆集團去年營收達857.9億,比前一年度增加36.6億,裕隆總經理許國興說明,納智捷n7銷量達到7121輛,挹注營收增加59.3億。他點出,納智捷推出台灣首款國產電動車n7,預售階段就引發高度關注,成為暢銷電動車款。
此外,裕隆更是台灣唯一具備生產電動車的車廠,成就台灣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碑。
裕隆總經理許國興說明,今年生產製造部分,持續與鴻華先進合作推出新產品,維繫市場銷售動能。未來會在n7的基礎上,延伸其他商品滿足多元客戶需求。
其中,包含可能於今年上市的納智捷n5,以及預料明年即將出口外銷紐澳的Model B海外款。
許國興:積極研議Nissan國產化車款 擴大儲能代工
許國興也說明,Nissan今年將會推出特仕車款,並積極研議導入更多國產化車型,強化在地製造供應鏈韌性。
多元佈局方面,裕隆也投入北美節能商機,發展電池維修、檢測項目,推動製造轉型、建構動力電池組裝產線。並持續擴大儲能系統代工服務、深化新能源製造布局。許國興點出,今年已累積出貨1.9 GW儲能代工產品。
關稅變數還未定 裕隆:消費者緩購觀望
會後,裕隆總經理許國興接受媒體訪談說明,關稅談判未結束,未來汽車與零組件關稅有何變化,仍是未知數。只是,光是從旗下品牌納智捷的展間來客觀察, 人數就已明顯下降。
裕隆說明,在關稅或貨物稅政策可能調降的預期心理,除展廳來訪人數受影響,不少消費者看了車,也會選擇「緩購」。目前,納智捷加大力道舉辦電動車試乘、交流活動,以長線布局台灣民眾對電動車的認識。
此外,現行車輛「舊換新補助」表定到明年1月截止,車廠也希望政府能趕緊提出延長或更多措施,鼓勵消費者淘汰老舊車輛,達成節能減碳。
關稅談判衝擊 車輛公會:定額調降貨物稅
關稅衝擊部分,裕隆副總、車輛公會理事長李建輝說明,4月份汽車市場減少10到12%,明顯台灣總體汽車市場受到美國關稅談判不小影響。
李建輝認為,希望政府在關稅、貨物稅,能維持現有關稅,並從貨物稅部份做調降。他點出,美國對台灣的要求,主要還是非關稅貿易障礙,而非汽車關稅,希望能以定額調降貨物稅,以維持國內汽車工業競爭力。
李建輝點出,汽車、零組件上下游產業,約有2500家企業,攸關超過30萬工作者、眷屬生計。
此外,近年台灣ICT產業積極投入汽車產業,李建輝也解釋,譬如自駕、智慧座艙等獲得國際肯定,倘若國內缺乏整車工業,ICT產業少了產品業驗證機會,更會連帶衝擊台灣ICT產業打入國際汽車供應鏈。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