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美國的有毒資產消除計畫

美國的有毒資產消除計畫

2009-04-02 17:37

美國房屋和經濟數據似有趨向穩定,但任何可持續的經濟復甦,都須建立在銀行成功「消毒」的前提上。

美國財長蓋特納推出「公私合營投資計畫」(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PPIP)後,學者對此毀多於譽,但市場卻出現了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罕見的漲勢。

筆者認為,這個計畫向銀行清理有毒資產邁出了有益的一步,不過最大問題是資金有無以為繼之虞。

這個計畫其實是政府出大部分錢,私人機構出小部分錢,賺錢歸私人投資者,風險則留給納稅人。在風險與回報上,明顯地將好處留給私人投資者,利誘私人資金參與「去毒」活動,透過拍賣為有毒資產尋找出一個市場化的定價。然而,這個定價一定比資產的實際市場定價高,因為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為競投者提供槓桿借貸。

而且,資產一旦大幅縮水,私人投資者最多損失所投入的一五%本金,剩餘的虧損最終只能由納稅人承擔。

為什麼市場又對此計畫反應如此正面?首先,極度超賣的市場有反彈是正常的。計畫公布前對沖基金對金融股的沽空,已經無以復加。沽空平倉,銀行股應聲飆升,拉升了大市反彈的序幕。

 

其次,蓋特納方案明顯利於銀行。私人機構有大量政府貸款支持和納稅人包底風險,競投一定勇過平時,最終的價格也應該高過正常水平。高價剝離有毒資產,對銀行股價當然有利。

 

再者,金融業將部分壞帳清除出去,有利於帳面重整,也許銀行會因此重新貸款,刺激經濟復甦。

 

但是,筆者認為蓋特納計畫有先天的結構性缺陷,金融業很難因此走出生天。蓋特納計畫的最大問題是,投資有毒證券的好處全歸私人,但納稅者卻承擔巨大的風險。當美國國會意識到這種風險/回報的不對稱分布,很難有進一步的撥款。

 

而且,蓋特納計畫最多清除五千億美元的有毒資產,但金融體系中起碼有三兆美元——這還不包括消費信貸、汽車信貸等開始湧現的消費者壞帳。

 

有毒資產像癌細胞一樣,時不時地發作。每次發作時,其資產價值暴跌,導致銀行巨額虧損,迫使政府注資,並誘發市場恐慌。只切除一部分癌細胞的手術,根本不算成功的手術。

 

最近美國房屋和經濟數據,有趨向穩定的跡象,令市場對全球經濟早日復甦,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但筆者覺得,任何可持續的經濟復甦,都必須建立在銀行成功「消毒」的前提之上。銀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一日不恢復,現代資本主義一日無法正常運作;有毒資產一日留在銀行帳簿上,新的金融危機便隨時可能爆發。

 

蓋特納計畫,是熊市反彈的催化劑,不是經濟復甦的轉折點。

延伸閱讀

美國升息循環啟動的思考 ——兼論北美車燈供應商聯嘉

2022-02-16

台灣車燈業也捲入「反托拉斯」風暴

2011-07-07

求償3億!億光控告特力屋等三公司LED產品專利侵權…特力屋提「一個關鍵」回應了

2022-11-07

「重磅藥」 專利懸崖 —— 「大藥廠」策略因應

2023-05-17

台積電培養的小金雞,國際大廠搶合作!擁300多個專利,光程研創如何讓「最老半導體材料」大復活?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