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小而美企業再度抬頭

小而美企業再度抬頭

2009-05-14 11:51

小公司具有接近客戶和市場端的優勢,目前我們處於小而美的階段,因此當前台灣企業能夠有如此優異的表現,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每當發生重大經濟變局,正如當前的處境,通常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不但經濟和法規環境改變,連企業經營模式的基礎也隨之調整。這類重要的變動,都是由需求或機會所引發,而非政府的刻意設計而來。

日本對近代企業管理的偉大貢獻,包括即時生產(just-in-time)和精實製造制度(lean manufacturing system),就是因應二次戰後物資匱乏,欠缺建造工廠的資本與土地稀少,而衍生出來的。三○年代美國景氣大蕭條則成為現代跨國企業的催化劑,奇異與通用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茁壯。

強大的工會組織,也是大蕭條下的產物。企業主寧願選擇工會所帶來的穩定環境,反而不喜歡早先勞資雙方的階級鬥爭。最後,全球化並沒有字面上那般偉大,而是中國和印度開放經濟後不得不然的結果。因此,面對當前,我們又能期待什麼?

市場將更重視企業經營的透明度。最近一連串擾亂金融世界的弊病,讓透明度備受矚目;從安隆到衍生性金融商品危機,都歸因於投資人、客戶或主管機關,沒有能力適當評估銀行和企業所承受的風險,以及其業務的真正本質。

組織複雜的公司,容易操控獲利數字,問題也容易隱而不發,現在他們在籌資或擴展業務上的困難度日增。在台灣也不難見到這樣的公司。

現在業務分割已成為發展趨勢,未來還可能會加速簡化。由於全球企業的籌資難度遠高於過去,他們因而被迫削減營運項目,到最後將只留下真正具核心競爭力的業務,而其餘的業務則外包出去。一九五○、六○年代茁壯的跨國企業,正逐步分割過多的業務,這也說明了,當前奇異和通用經營壓力如此之大的原因。

 

企業經營規模將再度回歸到小而美的模式。集團組織過於龐大,整個經營團隊都未必能全盤了解,更別說要求一位執行長巨細靡遺。

 

金融超市極可能會由專業金融機構所取代,未來金融機構可能專注某種形式的融資業務,如商品融資或債務重整。此外,風險交易恐將與商業銀行業務切割,回到大蕭條後,美國一度施行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家的模式。

 

製造業產能高度集中在一地的狀況也會消失。前陣子運輸成本攀高,及油價可能再度走揚,以及全球主要港口塞港的困擾,都將迫使企業在全球各地設立生產基地,以便靠近末端市場。

 

過去,企業規模不斷在大型與小型之間轉換,小公司具有接近客戶和市場端的優勢。目前我們顯然處於小而美的階段,因此當前台灣企業能夠有如此優異的表現,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延伸閱讀

提前退休「勞保老年年金被打8折」不划算?一定要滿65歲才領嗎?試算「這年齡」請領賺更多

2024-05-31

勞工們注意!勞保、勞退外滿足2條件再領「第3筆退休金」最高6萬 資格條件、金額計算一次看

2024-06-05

精華光學「抱上抱下」600萬獲利飛了,大學教師40多歲驚醒「還有一家4口要養 」...掌握賣股3時機,年領70萬股息

2024-02-05

長照23年燒掉1棟房!婆婆中風生活再省也要月花4萬...勞保局建議:退休前做1事,勞保養老金「多領1筆錢」

2024-05-26

失業後還能領到退休金?專家教戰「4種人」可延續勞保,3種申請方式一次看:這情況小心被退保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