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台灣的數位貨幣戰略在哪?學習中國還是學習美國,央行電子幣往何去?

台灣的數位貨幣戰略在哪?學習中國還是學習美國,央行電子幣往何去?

2022-07-18 14:53

自中國元朝皇帝(大汗)以造紙科技取代金屬幣在貨幣的壟斷地位,八百年間「紙鈔=現金」這種升級版的貨幣概念獲得全球化傳播,形式亦少有改變。

這讓我們想到【馬可波羅遊記】裡面的威尼斯大商人,對於「紙鈔」這項創新他提到:

「大汗命人將桑樹的皮剝下,弄成漿糊制成紙,當作銀幣與金幣。官員在每張紙做的幣上蓋章,紙幣就這樣取得了貨幣的權力,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拒絕使用。」

 

遠離中國古代,一路飛越至西元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為貨幣戰準備,設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試著再次以科技重塑現金,並在加密貨幣除漸普及的2019年底,宣布將開始在大都市試點數位人民幣,並開啟了世界爭相跟風推進央行電子幣(CBDC)的趨勢。

 

央行電子幣 (CBDC) 的龜兔賽跑

 

國際CBDC的推進,可以分成兔子、烏龜、與槍聲前就已開跑的烏龜三種速度。

 

中國是後者,是在各國意識到有此競賽之前就已開跑的先驅者。雖然開發與測試過程緩慢,但目前仍領先所有其他CBDC至少五年,擁有1.5億個使用者。對中國而言,電子人民幣(DCEP)的普及不僅勢在必行,也自然是社會進程的下一個里程碑。得益多年支付技術普及與超前發展,人民出門早不必現金傍身,推行DCEP不僅沒有去現金化的副作用,使用感受上更跟支付寶與微信相似,容易推動。

 

雖然台灣在CBDC的相關工作在2019年才開始,上月底央行總裁楊金龍就宣布完成零售應用場景測試,在離元朝以來第一次對現金的科技升級更近一步的同時,也激發了對金融創新與科技治國的想像力。台灣央行算是世界各國中偏快的兔子,這驚人的開發效率跟美國等國瞻前顧後的龜速大相径庭,原因一部份在於台灣使用的中心化系統,結合帳本技術結構很成熟,大大減少技術開發難度與時間,但更重要的是CBDC對人權與國安的深層影響,尚未經過台灣社會的全盤審視與討論。

 

風險在於究其本質,CBDC並不是現金的科技升級,而是去除現金。

 

央行電子幣去現金化的風險

 

美聯儲副主席 Lael Brainard 今年受訪問時說過︰「目前CBDC的狀態就是,只要經過夠多次的測試調整,最終看起來都跟現行中心化的電子貨幣系統沒甚麼差別。」的確大部分的貨幣都早已電子化了,現代生活中無論銀行的存款餘額、借貸行為、電子支付買咖啡,大至央行的QE擴表,貨幣的存在運作形式都已電子化。而你我錢包中躺著的那張現金,是現代貨幣系統中唯一未電子化的一層。

 

這有形的現金有非常獨特的兩大特性,並沒有被CBDC承接,也因此CBDC不是現金的升級版。

 

第一,現金是一種實體無記名票據(Bearer Instrument),控制與保管責任歸於個人,是受憲法保障的最基礎財產權。國際刑警組織主席 Björn Eriksson 解釋的很好:「你擁有完整的數位系統時,如果有人把系統關掉,你根本沒有抵禦的武器。如果普丁入侵瑞典的哥特蘭島,他只要把付款系統關掉即可。」CBDC是儲存在中央伺服器內的一條程式碼,一旦遭受駭入造成運作癱瘓,個人連以一己之力保衛積蓄的機會都沒有,方知CBDC的控制權從來不在你我手中,與實體現金不同。(延伸閱讀:你支持不用鈔票更方便嗎?全球現金戰爭開打:那些率先走向無現金交易的國家,後來呢?

 

第二,現金無個人資料(anonymous)且同質化(fungible),重點不僅於隱私權,而是自古以來所謂良幣,當如萬般人同飲一汪泉,從不因人或軌跡而改變價值。試問,若可徹底追蹤金流去向的CBDC即刻起取代現金,過年小賭怡情拿起APP轉帳時能不心存芥蒂嗎?或者,人們會尋找另一個無需記名、不受偏見操控的貨幣替代品,並促成更多經濟活動的地下化呢?

 

更有趣的是美聯儲副董David Miller對CBDC隱私權的思辨,值得台灣央行借鏡:「問題是防止『誰』取得隱私資訊呢?我們美聯儲的出發點,基本都基於防止『政府』,防止美聯儲等政府機構取得人民的身分與隱私資訊。美聯儲並不想要有能力去判別一個消費者的交易。」台灣CBDC設計架構中要加入如中國DCEP,剛好跟美聯儲思維相反,防民間取得隱私資訊卻不防政府的「可控匿名」特性或許不難,但政府對隱私資訊進行搜集與判別,卻不應是台灣等民主國家CBDC發行的初衷。

 

中國DCEP是所有CBDC中走在最前面的,他國設計多少有它的影子也是情有可原,但盲目抄襲的國安風險卻不可忽視。按照中共世界觀設計的DCEP,俱備了對經濟體的全視能力(錢在哪裡,做了什麼一清二楚)以及程式化的可能性(自動繳稅,紓困金有過期日等等),這對各國政府是難以抗拒,卻能墮落民主根基的誘惑;而邁向全球化的中國DCEP持續推進,亦會造成他國受迫政治壓力而研擬自有版本的反射動作,但可能因為科技落後只是以卵擊石,模糊國安注意力。

 

CBDC的風險考量不僅限於CBDC本身,還包括了國安、人權、與去現金的多層風險。台灣推動CBDC,龜兔賽跑,謹慎慢行為佳。

 

現金在現代貨幣系統內,是維護財產與隱私兩大人權的基礎架構,並無替代方案。與其冒上述去現金的風險,同時冒國安風險躁進開發試著趕上中國DCEP,各國也許更需要的是戰略耐心,先觀察這無利息、無匿名、中心化的多限制貨幣技術,在全球貨幣戰中,與中國擠兌造成流動性危機之際如何運作,畢竟走在最前面的DCEP成功與否仍是個大變數。

 

選擇民主國家陣營?

 

目前加密貨幣的監管世界,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形成了兩大陣營:第一陣營,即是以打壓比特幣、以及其他加密貨幣,推動中央控管的數位法幣,並以中國為首。另一大陣營,即是美國,他支持以「美元」作為錨定的美元穩定幣(不含演算法穩定幣),並將支付及商用領域開放,並加以監管,同時持續研擬DCEP策略。

 

美國已經將特定的美元穩定幣(如USDC)納入到金融支付/清算體系的一環,首先,只要是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就可以成為「獨立驗證節點(independent node verification networks,INVNs)」,以及使用穩定幣。

 

美國貨幣監管署(OCC)解釋道:

國家銀行或是聯邦儲蓄協會可以成為 INVN 上的節點,以驗證、儲存、紀錄付款交易紀錄(獨立節點驗證網路)。進而,銀行可以使用 INVN 和相關的穩定幣來進行其它「允許的」支付行為。

 

對於穩定幣的監管,美國的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於2021年11月的報告中也闡述了未來應持續進行風險控管的三大面向:銀行擠兌風險、結算風險和系統風險,並要求相關單位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因此在美國,縱使沒有數位美元,美元與美元穩定幣的界線逐漸模糊,許多金融機構可以使用穩定幣來購買金融商品,從而加快跨境清算、結算的速度,選擇支持穩定幣的路線,除了加強了美元在加密貨幣國際支付的地位(目前市場,兩家領先的穩定幣發行公司是 Tether (USDT) 和 Circle (USDC) ,兩種均為矛定美元的穩定幣,其市值分別在加密貨幣市值排名位於第三和第四), 也避免了前述數位法幣消滅現金的種種疑慮。

 

台灣真的需要數位新台幣?

 

從相關數據方面,可知道台灣並無發行數位央行幣的迫切性。

 

根據央行楊金龍總裁2022年6月份公開發言,我國央行準備金體系(處理金融機構間跨行支付交易的清算資產)已經有完成的電子化系統(「央行同資系統」及 「財金公司金融資訊系統」),每年處理高達 533 兆元及 188兆元新台幣的交易。對照目前實體新台幣的市場流通量,大約為3兆元。

 

CBDC在使用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批發型、一種是零售型。前者存在於央行跟金融機構之間的清算、結算,我們現在的基礎建設,已經足以處理巨量(合計達721兆)的交易;而零售型CBDC如果在台灣出現,則是搶奪剩餘的3兆元實體新台幣的日常現金份額。

 

零售型CBDC,其實就是在跟銀行、商業業者搶生意,目前台灣電子支付比率已達60%以上,從商業面的角度,我們似乎已不需要中央銀行跳下來,在日常支付領域跟信用卡、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機構競爭。

 

台灣的數位貨幣戰略 

 

這邊要再次呼籲,並非所有國家都將CBDC列為優先項目,尤其是大多數民主國家,台灣其實有一項更好的策略佈局可參考:即是美國。

 

也許台灣能學學美國的龜速,採用雙軌政策,審慎穩步推動CBDC的同時亦支持穩定幣的發展,畢竟國際清算銀行(BIS)預測CBDC可推廣普惠金融(避免弱勢族群被排除於金融系統外)與提升貨幣效率等效益,在穩定幣層面亦可達成,卻沒有上述去現金化與國安的風險。

 

而遺憾的是,我們CBDC戰略,如同中國政府走的極為快速,相對而言,但卻始終沒有看到台灣的穩定幣戰略為何?我們的法制至今,主管機關仍把加密貨幣概括稱為「虛擬通貨」,並把穩定幣當成「商品」,這是相對於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際世界來說落後的法制定位。

 

除了數位新台幣外,我們或許可以進一步思考,我們台灣需要什麼「穩定幣戰略」,需要推展怎麼樣的穩定幣支付體系,例如是否將法制上納入「台幣穩定幣」,如同美國,當有更多在被監管,且風險可控的穩定幣選項,並成為民眾使用電子支付的一環。

 

不論路線為何,我們需要擁有更清晰的穩定幣戰略,不是只有CBDC。

 

延伸閱讀

台灣大未來》各國央行該如何抑制通膨 降低總經變數? 「全球央行導師」泰勒:從規則導向的貨幣政策做起

2022-06-29

你支持不用鈔票更方便嗎?全球現金戰爭開打:那些率先走向無現金交易的國家,後來呢?

2022-05-20

數位貨幣掀起浪潮 建立不容小覷的金融影響力

2018-11-09

台股血流成河「殺破2萬」暴跌547點!AI股拋售人踩人…蔡明彰盤點2劇本「4大受害股出列」

2024-04-16

股災來襲準備逢低進場?投資人得先認清這3大風險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