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漫天飛舞的鈔票

漫天飛舞的鈔票

謝春滿

保險

shutterstock

822期

2012-09-20 16:40

當美國山姆大叔不斷操作印鈔機,白花花的鈔票漫天而下,到底是該喜還是憂?

過去一周,全球金融與投資市場最關注的首要大事,莫過於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終於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

 

在此之前,市場對QE3其實懷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期待,是因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已同步陷入緊縮格局,市場的確需要一劑強心針;怕傷害,是因為投資人心知肚明,前兩輪QE的效應一次比一次弱,除非柏南克能提出讓人驚豔的招式,否則恐怕會招來失望性賣壓。

 

從各類資產價格的初步反應來看,鎖定房市且規模無上限的QE3,暫時沒有讓市場失望,但接下來,對美國經濟的實際效果是否能符合樂觀預期,才是真正的考驗。

 

本期封面故事〈QE3效應全解讀〉,邀集三位大師為讀者解惑,包括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商品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瑞士信貸首席經濟學家陶冬,相信透過他們的分析及觀點,能讓讀者在無限印鈔新時代的起點,及早掌握QE3所帶來的可能效應。

 

本周另一個封面故事是與你我健康息息相關的議題。全民健保財務亮紅燈,是已知的事實,因此政府祭出二代健保新制,除了調漲健保費用、開闢財源外,同時,為控制醫療費用,導入DRGs支付制度,縮減了醫院的健保給付,卻間接造成醫生必須嚴格控制病人的治療支出。

 

簡單的說,如果你生病了該做三項檢查,醫生可能得被迫少做一項,如果你同時生二種病,原本可以同時醫治,但是礙於費用限制,醫生可能只能先幫你治好一種病,出了院之後,再回頭治另一種病;原本該住院五天,可能四天就讓你出院了。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醫療品質下降了,病人卻不自覺。最好的自保方式是記得跟醫生說:「請幫我做最好的檢查與治療,我可以自費或者由醫療險給付。」這項新措施在未來幾年內全面導入,關係每個人的健康,該重新檢視自己的醫療險買得對不對,才能因應新的缺口。

延伸閱讀

你若不狠,子女就啃!80多歲鄰居阿嬤與50歲兒子一家給我的啟示:「老媽子」只會養出老小孩

2024-03-18

50歲存股都來得及!她月薪2萬多、中年才存養老金,退休後月領1萬股息遊山玩水: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2024-02-19

退休規劃怎麼做?50歲、65歲投資指南:本金500萬,存股00919+2檔ETF+勞保年金,月領5萬被動收入

2024-06-13

鈊象、精華光學...一份薪水養一家四口,大學教師50歲滾出兩千萬存股,年領70萬股息,16年投資秘訣分享

2024-03-26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