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照片為文章配圖,非當事人照片

2022-06-13 17:00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

小孫女出生後,媳婦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引發股素人的研究興趣。「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替0歲嬰兒買保險,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股素人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小孩是家庭的重心,而非家庭的經濟支柱,為嬰兒/小朋友買保險?新世代的孝父、孝母,還真有不少人會替嬰兒/小朋友買保險,問了幾位保險業務員,都說:「未成年保單比成年人保單多,約占6、7成」。

 

買保險當然愈多愈好,但是,就像明知總統座車比一般轎車安全,一般人也不會去買總統座車來開;買保險要量力而為、錢花刀口上,為未成年子女買保險,會排擠到父母買保險的預算。父母若不幸身故,子女未來的生計才是大問題,未成年子女若不幸身故,至少不會影響生計;而且,再多的理賠金也彌補不了父母的悲痛,只能以業障或命運來看待。

 

為未成年子女買保險,只要能力所及,且不影響生活品質,未嘗不可(※促進消費),但是不宜買有「終身」兩字的壽險、醫療險及癌症險等,有人認為繳費10年或20年、保障終身很划算,是嗎?

 

「繳費20年、保障終身」幫小孩買終身壽險、醫療險真的划算嗎?

 

當你為0歲嬰兒買10萬元終身壽險及10萬元/1,000元終身醫療險時,等到嬰兒65歲時,10萬元的現值是2.76萬元,1,000元的現值是276元,這種保障絕非是65年後子女所要的保障,已不符合未來的保障需求了。

 

「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保險文宣用語很吸引人,事實上,保險公司只不過是將每年一繳的終身(110歲)保費,要你在20年內繳清而已。

 

別以為「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保費永遠不變,保險公司不做虧本生意,照樣會調高保費;某繳費20年的「○○終身醫療險附約」,其合約條文中有「續期保費調整」條款:「本保險採平準保費,可調整費率。本附約依實際經驗損失率達到調整保費之標準時,經本公司簽證精算人員評估並於年終精算簽證報告意見書揭露後調整本附約之保險費率,每次調整後之新費率以不超過原費率的20%為限…」。

 

保險費分為平準型費率和自然型費率,理論上,自然型費率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平準型費率是保險公司依年齡、通膨率等風險因素而精算出的費率,將20年的保險費平均分攤到每一年,所以,每一年的保費應維持不變,但是,仍會視狀況調整。

 

天下父母心,不少年輕父母會為出生幼兒買保險,表一是啟發我研究保險知識的「0歲嬰兒保單」,包含終身壽險主約(①)、四種健康險附約(②~⑤)和三種傷害險附約(⑥~⑧),每年的總繳保險費是23,932元,比爸爸/媽媽自己的保費還高,雖然父母尚繳得起保費,但不符錢花刀口上原則,幼兒保險的保費可做更好的規劃。

 

仔細研讀此份136頁的保單合約條款,只能說此份保單是保險業務員想賣的保單,而非客戶想要的保單,要保人只要想想,保額1千、10萬,遠低於雙親的儲蓄存款;此外,以通膨率2%計算,每35年減半一次,到70歲時,10萬元僅剩2.5萬元,1,000元僅剩250元,連付掛號費都不夠,35、70年之後的每日1千元理賠,大概也懶得去申請吧?事實上,要保人所要的健康險保障,除了身故/完全失能及升等單人房之外,多已含在健保醫療之內了。

 

從小孫女住院7天醫療費收據思考:0歲嬰兒保單真有實質效益?

 

 

無巧不成書,表二是7個月大的小孫女,2021年因病急診而住院(7天)檢查治療(8/5入院~8/11出院)的收據,扣除單人病房費及健保給付額之後,實際付出的醫療費僅588元,0歲嬰兒保單有實質效益嗎?

 

看到收據(表二)時,自付額(588元)僅占醫療費總計30,107.3元的19.5%,我立馬支持調漲健保費率,否則健保局倒閉了,就真的要花大錢買商業保險商品。

 

 

小孫女共住院6夜,因為買了此保單(表一),等到有單人病房時,立即轉轉住單人病房4天(5,300元/天),此保單等了5個多月(不救急),到2022/1/26才領到理賠金22,685元的匯款(沒有明細表,不知理賠哪項)。父母很高興地說:「賺到了」。首次購買保單就獲得理賠者,多會繼續買保險,結果,原來賺到的就又吐回去了。期待每年住院理賠嗎?

 

然而,父母真有需要此筆22,658元嗎?真正需要此保單的人,應是沒有現金結帳,辦理出院的父母吧?希望金管會能出面推動整合「保險存摺」,將保險公司與醫院連結,經由保險存摺APP,直接由壽險公司帳戶扣款,來支付醫療費用,以免真正需要保險的人,尚須借款,辦理出院。

 

壽險公司的0歲保單,是利用父母愛心賺錢的保單;新生寶寶出生滿48小時之後,醫院須依規定對嬰兒少量抽血,寄交衛生署指定之「新生兒篩檢中心」,進行(健保給付)的21項先天代謝異常疾病檢查(如有異常,會主動通知),然而,有些保險公司會再要求一些需自費檢查的特殊項目,確定是屬於「健康寶寶」之後,才會讓父母買0歲保單。

 

為幼兒買保單之前宜三思:保大不保小、救急不救窮

 

 

問了幾位新手父母,買0歲保單的理由,是「業務員強力推薦」(甚至是孕婦保單),「洗腦教條」有四:①幼兒保費較便宜、②幼兒可能有重大傷病/疾病、③(住院)醫療費很貴、④幼兒住院,父母一人請假沒收入,因而需要靠保險給付來彌補;其實,這多是保險業務員以稀有特例的推銷術語。某新生兒保單DM上的最後結語是:

 

(1)每月「僅」1,000元,就可以有完整保障。

(2)父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父母自身的保障更重要

 

就這樣,一對新手爸媽,加上寶寶共三人的年繳保費就9萬多元了,成為生活捉襟見肘的月光族。事實上,除了重大疾病/特殊疾病外,「健保給付」多已能應付大多數的醫療費用了。

 

為了避免道德風險,未滿15歲者的保險金額有上限規定,例如,保險法第107條(2020年6月10日修訂公佈)規定:「未滿15歲者之壽險、意外險及旅遊平安險的死亡給付(喪葬費),以61.5萬元為上限」(各家保險公司之總和),而且,許多的疾病保險均有30~90天的等待期。

 

何況,若依2%通膨率(※先進國家以≦2%為通膨率標準)計算,即使投保61.5萬元(※每年保費將高達7萬元以上,小資族難以負擔),65年後僅為現值的17萬元,連棺材本都不夠,亦即是0歲保單的實質效益並不高。

 

表三是某0歲終身壽險保單DM的摘要「月繳1,000元,買750萬元保障!」,光看標題很吸睛,但是,750萬元保障的計算方式好像不符合常識邏輯,例如,如果是意外傷害身故,大概只能領到「終身壽險20萬元+傷害險100萬元」吧?未滿15歲,意外險(傷害險)的死亡給付(喪葬費)61.5萬元,為何傷害險保額100萬元?「罹患重大傷病」也可能只得到「重大傷病險10萬元+醫療險實支實付10萬元」吧?什麼情況下,可領到「1主約+6附約」的保險金750萬元呢?

 

保單雖然名為終身壽險,但是,其6種附約險均有續保的年齡上限,並非保障終身(110歲),而且,6種附約之保費每3年調高一次,調高到要保人受不了時,就只好棄單了。

 

 

終身壽險/終身醫療險/終身癌症險,是相當不符合常識邏輯的保險,表一及表三之「0歲嬰兒終身壽險」,等到30、40歲時,此保險金額已不切實際了,除了物價不斷上漲外(40年前,高雄一個自助餐便當30元,現在要90元以上),不少住院手術已被改為保險公司不理賠的門診手術、健保給付項目不斷的增加;所以,買保險應適時調整,不宜為(未成年者)投保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任何終身保險!

 

「保險」的原意,是為了彌補被保險人身故或喪失工作能力之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所以,買保險前應想想保險三訣:「錢花刀口上、保大不保小、救急不救窮」!為幼兒買保單之前,宜三思!

 

投稿作者簡介_何宗岳(股素人)

美國Memphis大學/機械碩士

退休轉「存股理財、時事評論及保險分析」之作家  

著作《理科阿伯的存股術》《買對保險了嗎?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花大錢買醫療險,生病後隔年卻可能被拒保?自動續保≠保證續保!買保險要懂的保單細節

2021-10-01

「我的父親中風了!」良心保險員含淚整理「重大疾病險」全攻略

2020-12-14

買定期醫療險,75歲後就不能續保?你該怎麼辦 沒做這2件事,小心晚景淒涼

2020-08-25

如何10年內財富自由?億萬富豪:身無分文被丟路上,我也能把錢賺回來的39個致富法則

2024-02-26

旅行說走就走!22歲負債小資女、15年滾出5千萬存款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你不需要有那麼多錢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