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灣全球化排名的真相 P.28

台灣全球化排名的真相 P.28

不久前,美國一家知名調查公司公布了一份主要國家全球化程度的排名報告,國民黨黨營的中央日報以「台灣全球化評比甚至不如非洲國」為報導題旨,對扁政府極友善的台灣日報則選擇了「台灣排名勝過日本和中共」的角度。同樣一份報告,媒體只以政治立場各取所需,然而該份排名指標的內涵為何?台灣全球化程度究竟如何?

一月九日在華盛頓公布的「二○○二全球化指標( Globalization Index )報告」,是由克爾尼( A.T. Kearney )公司和卡內基基金會擁有的《外交政策》雜誌合作進行,今年為第二次,將列名國家由去年的五十個增為六十二個,這六十二個主要國家涵蓋了全球八五%的人口和九○%以上的經濟產值。


七個歐洲中小國家名列前茅 台灣在國際政治地位上吃虧

評比這些國家全球化程度高低的指標共有十三個項目,以二○○○年的數據為準,主要分四大類||與全球經濟整合度、個人與國際接觸程度、網路化程度及國際政治參與度。由此也不難想見,國際政治地位與國際經濟地位顯不相稱的台灣,會在哪些評比項目上吃虧了。

全球化程度排名第一的,是自一九九八年起大力發展電信及網路的愛爾蘭。前十名中只有新加坡一個亞洲國家,由前次的全球第一掉到第三名,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在吸引國際資金上的成長幅度不如愛爾蘭、瑞士等歐洲小國。

歐洲中小型國家在全球化前十名中囊括了七名,除了拜歐元經濟區的資本大量流動之賜外,該份評比報告也指出,自由開放的小型國家比較容易成為高度全球化的經濟體,引進本身所缺乏的貨物、服務及資金。大型國家如加拿大排名第七、英國第十、美國第十二。

從這個角度看來,台灣在六十二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三十二,在其中九個東亞國家中則排在星、馬、韓之後,全球化程度遠遜於許多小國。不過,台灣在三項政治指標上都是最後一名,拖累了整體排名,也是極為無奈的事。


台灣國際所得收支偏低 全球「大陸熱」似降溫

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上,依該份報告統計,台灣只擁有六個會員國資格,連倒數第二、曾經跟台灣同屬「國際孤兒」的以色列,都參加了三十六個國際組織。在聯合國安理會任務的參與程度上,台灣和伊朗、巴拿馬等國同樣年年掛零。在駐外大使館數目上,擁有十六個大使館的台灣,比非洲的波札那共和國多了兩個,避免了墊底的命運。

排名全球化程度第二十九名的波札那共和國,正是中央日報所指台灣「連非洲都不如」的對象。全國人口比台北市還少的波札那,平均國民所得三千九百美元,不到台灣的五分之一,失業率高達二○%至四○%,不過波札那的國際所得收支( Income Payments and Receipts )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比率為全球第七,移轉性收支(包括外籍工作者匯款回母國、外援、捐款等)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也是全球第二,在平均指數上占了經濟規模較小的便宜。

對台灣而言,比較值得關注的經濟性全球化指標,包括國際所得收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只有四.五%,在六十二國中排名第四十六,在東亞九國中也是倒數第二,遠低於愛爾蘭的七八.二%和新加坡的二六.七%。簡單地說,台灣人到國外賺錢和吸引外國人來台賺錢的程度,較許多國家為弱。

不過,在國際金融交易上,台灣的海外證券投資金額(包括外國人來台及台灣人赴外投資證券)占國內生產總值五.七%,排名第十九,在東亞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的一四%。而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金額,台灣的四十九億美元遠遜於中國大陸的四百億美元,不過以外人直接投資(包括流出和流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台灣的三.八%和中國的三.九%分別排名世界第三十和三十二,在東亞國家中次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值得注意的是,自一九九五年到二○○○年,台灣外人直接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逐年上升(除了九八年遽降為僅有兩億美元外),中國大陸的外人直接投資金額和比率則有下降趨勢,顯示全球「大陸熱」似乎漸漸降溫,朝向正常化發展。


台灣在網路化上表現不錯 全球化愈高國民生活愈滿意

此外,台灣的貿易額占國內生產總值一○四.四%,和奧地利一同位居全球第十三名,在東亞國家排名第四。全球第一的是比率高達三四一.五%的新加坡。日本貿易額只占國內生產總值二○%,是六十二個國家中最低的,實行高度貿易保護的日本,全球化整體排名「後段班」,為第三十八名。

台灣在網路化上的表現也不俗,以網站擁有者占人口比率而言,排名第十一,也是東亞第一(全球第一國則是芬蘭)。網路使用者占人口比率,台灣則排名第十四,在東亞遜於日本、南韓和新加坡。

九八年南韓網路人口的比率還遠低於我國,到九九年就一舉超越,呈倍數成長,二○○○年南韓網路族占人口四○.五%,台灣則為二八.四%;不過在網路安全性方面,台灣擁有安全的伺服器比率比南韓高。

克爾尼公司和《外交政策》雜誌的這份報告中提到,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國家,國民對生活滿意度較高,政府貪瀆的情況也較低。該報告也認為全球化會對開發中國家造成貧窮和不公的論點,並未得到證明。

倒是這份報告在交代統計數據來源時,特別提到台灣的特殊情況,表示因為台灣在許多國際組織中缺席,經濟資料難以取得,因此不同於多數國家的數據來自於國際貨幣基金( IMF ), 台灣的數據則來自於英國經濟學人集團的資料庫 EIU(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台灣國際政治地位對經濟地位的「戕害」,在此又得一例。

延伸閱讀

從光學走進半導體業 曾助台積電、艾司摩爾站上要角 林本堅再挑育才大樑 傳承「深思好學」心

2021-09-15

台積電要成為世界的台積電!劉德音80分鐘談6年磨練…面對國際情勢台灣是被動的,擔心之餘怎麼做?

2024-05-29

林本堅院士的告白:在美國38年,為什麼我選擇在年近60歲那年,為了去台積電工作回台灣?

2022-06-17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掀搶人大戰!「台清交成」設半導體學院,能解決人才荒?

2021-10-13

劉德音:別因薪水高就來台積電…想來要有2特質!為何台灣難有谷歌、SpaceX?他說跟「這」有關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