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全球購物中心

全球購物中心

2010-06-10 14:58

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帶動工資上場,進而處促進強勁的消費支出。今年起,可能是中國轉型成全球購物中心的起點。

長期派駐亞洲的獨立政論家,也是中國觀察家Philip Bowring(包雲),最近針對中國人力資源遞減的現象發表評論;而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頻傳,以及本田中國廠的罷工事件──此為史上頭一遭,也是規模最大的罷工事件,或許是中國勞動力的轉捩點。

過去,中國的勞動力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競爭優勢;然而,這項優勢已經開始快速逆轉。根據Bowring的觀點,中國勞動人口的年齡介於十五到六十四歲之間;過去三十年來,勞動人口比重不斷成長,今年很可能來到七二%的最高峰。不過中國自一九八○年開始實施的一胎化政策,至今正好二十年,因此現在新增的勞動人口,只會越來越少。

此外,女性勞動參與率大約在七成,也不可能更高了。過去二十年來,美國勞動力之所以穩定成長,要歸功於女性勞動力的參與;反觀日本,婦女勞動參與率低,或許社會變遷可為此現象燃起一線希望。

 

不過,中國勞動力已經火力全開,而且年輕人也很清楚,如果他們遞出辭呈,再也沒有另一大群年輕的失業勞工願意遞補這些職缺;最近的罷工事件,正是由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所主導。中國十五至十九歲的人口約有一億六百萬人,相較於二十至二十四歲的人口,則有一億二千二百萬人,少了一三%。

 

不過這倒是一件好事。人口結構的變化,自然會帶動工資上揚,進而促進中國強勁的消費支出。中國消費支出占GDP(國民生產毛額)比重幾乎年年下滑,除了九○年代中期以外。

 

未來幾年,歐洲和美國出口市場看來勢必會相當疲弱,中國領導人將被迫實施刺激國內消費的政策,以彌補出口成長的下降缺口,因此中國經濟的潛在購買力相當龐大。

 

過去十年來,台灣的薪資一直停滯不前,兩岸的薪資差距已經明顯縮小,而其他生產要素,特別是電力和運輸成本,台灣都更具優勢。有趣的是,台灣私人部門投資將連續兩年超越淨出口,成為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單一最大動力,這是十年來首見的現象。換句話說,台灣現在變得相對具有投資魅力,搞不好比中國更吸引人。

 

其中原因除了台灣部分產業的要素成本已比中國低,另外就在於,台灣勢必受惠於中國巨幅成長的消費需求。如果台灣和中國能夠降低兩岸關稅障礙,那麼台灣會更占優勢。本田罷工事件對台灣車廠就是個好消息;不過,台商已經掌握中國消費性電子市場,如個人電腦、手機、液晶電視、通路等。十年前,中國開始轉型成世界工廠,今年起,可能是中國轉型成全球購物中心的起點。

延伸閱讀

一口假牙幾乎燒光退休金!60歲後滿口爛牙悔恨:花幾百塊掛號費省下1台BMW「這輩子最好的投資」

2024-06-12

提前退休「勞保老年年金被打8折」不划算?一定要滿65歲才領嗎?試算「這年齡」請領賺更多

2024-05-31

每一千度綠電 只剩一度讓所有中小企業搶 綠電供需失衡 兩大困境或將緩解

2023-08-30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2024-05-23

月薪3萬,如何存到1千萬退休金?她當護理師3年,在醫院看遍「沒錢的煩惱」:辭鐵飯碗、27歲年收200萬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