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內需終於強過外需—— GDP大成長的下一個課題

內需終於強過外需—— GDP大成長的下一個課題

2010-08-26 14:59

台灣過去幾個經濟高成長年度,幾呼都來自出口貢獻,但今年8.24%GDP成長中,內需貢獻強過外需,這是從未有過的大改變。

如果大家不健忘,應該都還記得馬英九總統競選政見中最響亮的一句口號「六三三」,這第一個「六」原本是經濟成長率,第二個三是失業率,第三個三是人均所得到三萬美元。不過馬總統運氣不太好,他一上任就遇到超級金融大海嘯,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在○八年第一季交出六.八八%的好成績,第二季也達五.三八%,之後,海嘯襲來,台灣GDP連續五季出現負成長,馬總統心目中的第一個「六」,不是經濟成長率,而是失業率。

去年台灣失業率一度衝高到六.一四%,與預期的三%剛好倍增,但是在兩岸關係改善、遺贈稅降到一○%、營所稅降到一七%,加上陸客來台、兩岸直航等所謂馬政府移除「五座大山」效應下,台灣經濟成長率終於超越了「六」。

行政院主計處在八月十九日下午公布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八.二四%,不但超越了馬總統「六」的障礙,也寫下二十一年新高紀錄,這是行政院主計處從○九年八月首度公布二○一○年經濟成長預測數字以來的第四度調升,○九年八月預測的目標值是三.九二%,去年十一月的預測目標值是四.三九%,今年二月的預測是五.七二%,五月的預測是六.一四%,這回作出的預測是八.二四%,調升幅度之大,歷年所罕見,同時也超過眾多經濟機構預測值,尤其是IMF(國際貨幣基金)最樂觀的七.五%。

看到這張這麼漂亮的經濟成績單,國人無不嚇了一大跳,也有人懷疑說,台灣的經濟真的有這麼好?

 

台灣經濟高成長的主要推手

 

如果拿這張漂亮成績單來跟全世界比,台灣可說是好得沒話說,因為經過一場金融大海嘯,全球經濟仍然陰晴未定,上半年有如此亮麗成績,得力於去年基期太低。其中,今年第二季GDP成長原本只估七.六六%,這回調升到一二.五三%,僅僅今年第二季的GDP成長值調升,就可以讓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到七.四一%。

今年五月二十日,主計處預估的四個季度經濟成長率分別是一三.二七%,七.六六%,四.四%及○.六九%,如今修正為一三.七一%,一二.五三%,六.九%及一.三七%,第二季及第三季目標值上修才是全年成長大幅提升的關鍵,原因是前一季度基期相對較低,第一季的一三.七一%正好對上去年首季的負九.○六%,因此,成長力道特別大;而第二季的一二.五三%對上去年第二季的負六.八五%,都是基期太低所致;而第三季的六.九%,也是由於去年低基期的負○.九八%。去年連續三季GDP負成長是造就今年前三季高成長最主要的關鍵,而去年第四季GDP成長達九.○六%,這個高成長到了今年第四季,GDP成長剩一.三七%,就變成了低成長,因此,低基期是造就高成長的主要推手。

不過各國經濟在金融海嘯後的波動都很大,台灣因為低基期而出現高成長,但是比起世界各國,台灣的好表現仍值得稱道,這可從幾個角度看:

一是從成長絕對值來看。台灣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平均值是一三.一二%,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在全球主要國家中,恐怕只輸給新加坡的一八.八%,及土耳其的一四%,在今年上半年的GDP成長值,台灣排名在很前面。

 

二十年來GDP成長首度超過中國

 

新加坡的巨幅成長來自賭場效應,過去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很長時間都是亞洲四小龍之末,但這回急起直追,只輸給新加坡,超越了香港今年首季的八%及第二季的六.五%,也超越了南韓首季的八.一%及第二季的七.二%,一向是四小龍之末的台灣,這回跑到第二,一定是做對了某些事。

 

第二是中國的經濟成長一向耀眼,過去二十年來,台灣的GDP成長單季從未超越過中國,但今年首季與次季,台灣都超越中國,例如首季的一三.七一%對上中國首季的一一.九%,次季的一二.五三%對上中國的一○.三%,台灣上半年成長率一三.一二%,也超過中國的一一.一%,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事。

 

第三,即使比較亞太區的經濟高成長國家,台灣也毫不遜色。例如泰國上半年GDP成長是一二%,印尼首季五.六九%、次季是六.一七%,馬來西亞上半年GDP成長是一○.一%,菲律賓則是七.三%,台灣也顯著追上東協各國的經濟成長。

 

看到這麼亮眼的經濟成長數字,可能很多民眾感受不到,也有的人認為自己的荷包增加有限,不過這回的GDP數字背後,是台灣經濟發展與轉型很重要的轉捩點,值得深入探究。

 

根據主計處的說法,今年全球半導體大廠改變經營策略,關閉了所屬的一些半導體生產線,擴大委外代工,許多訂單移轉台灣;另外,新興國家所得提高,對平價電子產品產生需求升高,對台灣出口帶來助力。主計處估今年台灣全年出口成長會達三三.二%,今年上半年出口值達一三一九.八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四九.二一%,進口一一九八.八億美元,成長六四.七%,出超一二一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二二.九%,今年五月出口值達二五五.三八億美元,已回復到海嘯前○八年八月二五二.一億美元的水準,顯示台灣出口產業已加速復原。

 

台灣過去的經濟成長完全是靠出口一條腿,這回出現了如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所說的出口加投資的雙引擎,在主計處未調升經濟成長目標值之前,劉憶如就五月預測值七.六六%,已看出有六.○七%來自內需,只有一.五九%來自外需(出口)。

 

台灣幾個高成長年度,如一九九四年的七.五九%,九五年的六.三八%,或是二○○四年的六.一九%,成長幾乎完全來自出口,以海嘯前最高成長的○七年為例,該年度GDP成長五.九八%,內需只貢獻約一.五%,外需貢獻將近四.五%,今年八.二四%的大幅成長中,內需的貢獻超過六%,外需貢獻度則小於二%,內需強過外需,這是台灣經濟從沒有過的大改變。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今年民間消費成長二.七八%,創了五年來新高,民間投資也回復到海嘯前達台幣二兆元的水準,年增率達二四.六%,已創了六年來新高紀錄,最近經濟部也公布七月零售批發及餐飲業營業額達台幣一.一八一兆元,年成長九.○八%,這是一九九九年編製以來最高紀錄。經濟部分析外貿活絡、民間消費逐步回升,加上陸客來台帶動的消費,讓整體商業活動更加熱絡。

 

今年經濟成長的內需比重上升,新增的變數是陸客來台觀光,從○八年七月十八日開放陸客來台旅遊以來,兩岸開始出現雙向交流,陸客來台人數迅速成長,到目前陸客平均每天來台三三四○人,今年陸客來台可能超過一二○萬人次,未來若開放自由行,每年有達三百萬人次的可能性,兩岸因人流改變,就給台灣帶來新契機,最顯著的是兩岸交流燒熱了航空業。

 

經濟成長

 

兩岸開放交流的致命吸引力

 

○八年油價高漲,一度令華航大賠三六三億元,長榮航空也大虧一七三.九億元,但今年上半年,長榮航空率先發布獲利,上半年稅後純益達五十二.一九億元,EPS達一.七六元;華航上半年純益也有六十二.七二億元,EPS也有一.三七元,這是兩岸交流最具體的效益。

 

今年因為兩岸交流頻繁,陸客來台帶來消費,內需結構中的民間消費成長第一季達三.○六%,第二季達四.四一%,第三季可達三.二一%,這與○六年的一.四九%、○七年的二.○八%相較,都是很顯著的成長。而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達五十七億美元,面板與半導體業帶來的民間投資成長,第一季達四一.三%,第二季也達三七.四八%,這比起○六年的三.三一%,○七年的一‧三六%都可看出成長的力道。

 

儘管國內政局仍吵吵鬧鬧、紛擾不安,但馬政府當政兩年多來,稅制的改革,遺贈稅及營所稅是兩把很重要的利器。遺贈稅降到一○%,是加速台商回流的主要條件,讓台商的錢不必逃竄海外。而營所稅降到一七%,台灣已優於南韓的二二%,與新加坡、香港差異已不大,這是台灣競爭力的展現。

 

未來兩岸在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效應中,台灣若能展現更大的信心,加大開放力道,台灣還有很大發揮的空間。例如,最近台灣與新加坡醞釀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這是很好的起步,台灣若與新加坡交流,台灣的資本市場活力,將對新加坡市場帶來「致命吸引力」,當年很多陸資為了趕上新加坡增設「龍籌股」,至少有一七○家中國大陸企業到新加坡上市。最近揚子江船業集團決定來台TDR(台灣存託憑證),就是看中台灣資本市場活絡的交易量、好的散戶結構及高的本益比,未來揚子江船業很可能帶動一股新潮流,讓更多在新加坡上市的大陸企業來台TDR。還有兩岸不開放的時候,很多台商選擇赴新加坡上市,去年歐聖回台TDR,立刻引起投資人的重視,今年超級咖啡等重量級台資企業也都躍躍欲試,尋求回台第一或第二上市的途徑。三年前,旺旺從新加坡下市,到香港掛牌,再從香港回台TDR,旺旺創造了成功的條件,台灣的資本市場未來在兩岸四地(中、港、台、星)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改變過去完全扶植出口產業的心態

 

還有九月以後,立法院通過的ECFA正式生效,兩岸交流真正展開,過去兩年,我們看到陸客來台,增加消費力,最近台北一○一大樓四樓及五樓,國際重量級精品店都在擴大門市,增加銷售據點,台灣逐漸成為國際精品店的重要據點,今年連日本重量級的服飾品牌UNIQLO(優尼庫)也要在台北開出一家國際級的門市店,台灣的消費力正在逐步提升中。

 

另一方面是台商回流浪潮,除了帶動消費外,台商回台置產是台北市豪宅價格大漲最大推手,這次由劉憶如發起的大招商活動,雖然有人評為大拜拜,但卻是台灣跨出重要一步的具體展現。過去台商充分體驗來自中國大陸各級領導招商的實力,假如大家接受這個洗禮,台灣各級官員大家可同心協力,賣力來招商,未來帶動起來的投資浪潮會更驚人。再下一步則是陸資來台投資。過去二十年,台灣的人、錢,不斷往中國大陸去尋找投資新機會,如今,大陸的企業即將可以來台投資,現階段我們對陸資仍有很多限制與障礙,假如台灣有足夠信心,應把這些障礙移除。

 

剩下來的事是,台灣要趕快整修門面,不論是松山機場或者是桃園機場,這是陸客進出台灣的門面,但是這兩座機場年久失修,千瘡百孔,論軟硬體,簡直比中國二線城市還不如,面對機場的困頓,馬政府千萬不可再把問題推給前朝政府,而是放手打造新機場,不管用任何手段。

 

還有台灣的內需崛起,我們的央行也得逐漸改變過去完全扶植出口產業的心態,讓台幣匯率區間加大一些,讓國民的荷包真正有飽足的感覺,央行多花一些力氣幫助內需,內需得到提振後,迎接的下一個新浪潮應該是加薪!

延伸閱讀

地表最爛工作環境!台積電美國員工曝賣肝文化是「面子工程」:習慣加班只是做樣子…張忠謀怎麼看?

2024-04-25

日本頂大生都想進台積電熊本廠!東大教授警告「恐被當廉價勞工」...1原因大推聯發科

2024-04-28

台積電工程師、供應鏈要來了!嘉義中古屋價翻2倍「屋主狠開價、買家很敢買」:賣1間賺1間

2024-04-26

同產業不同命!「中國產能夾擊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台積電是護台大柱...謝金河點名這3家更慘

2024-04-28

3大法人買超400億,台股漲逾500點站上2萬!台積電、廣達、奇鋐…AI股散熱股助攻,前波缺口能補?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