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習近平的經濟改革思路

習近平的經濟改革思路

2013-09-19 10:27

習近平的經濟管治理念呈三足鼎立:完善經濟制度、統一市場體系、提高施政效率。這也是中國今後經濟政策的出發點和最終依據。

習近平就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已近一年,上任後他的最大動作在反腐打「薄」上,其經濟管治理念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清晰。作為今後十年中國的掌門人,他的理念、思路和改革意志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筆者體會,習近平的經濟管治理念呈三足鼎立: 一、完善經濟制度,二、統一市場體系,三、提高施政效率。

所謂完善經濟制度,就是結構性改革。這個包括國企改革、土地流轉改革、財稅體系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新型城鎮化也屬於這個範疇。

本屆政府與上一屆政府的最大差別,在於意識到經濟內部深層次矛盾不解決,增長很難回到可持續的軌道上,刺激措施無法替代制度上的改良與創新,他們願意適當地犧牲一點短期的增速,以換取制度上的突破,激發經濟的新活力,營造高水準的開放,「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強化市場機制、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是習李體制下施政方法上的一大亮點。上一屆政府過多地使用行政干預,造成國進民退,行政手段凌駕於市場規律的局面,不僅降低了經濟增長與資源分配的效率,也產生出許多長期的隱憂。

市場機制主導這一理念,對房地產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十分重要。同時,習近平對清除市場壁壘,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十分在意。這意味著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壁壘。

提高施政效率,指的是宏觀調控的思惟和落實點要改變。上屆政府走的是大政府的道路,凡事以管、堵、限的出發點,新一屆政府則以轉換政府職能為把手,重新定位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在這個思路下,政府權限、人員和開支勢必削減。同時,那種不遺餘力、不計後果的財政刺激政策,恐怕也不會再出現了。

制度、市場與效率,在筆者看來是新一屆領導人全面深化改革的三把標尺,是今後經濟政策的出發點和最終依據。

今年十一月在三中全會上,習近平將披露整體改革的頂層設計,今後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轉型,為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提出綱要性的政策框架。從綱要性框架到具體政策,再到實施、運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政治智慧和決心,不過筆者相信這個政策思路是正確的。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40歲不婚住家裡,存款1千萬靠存股領股息,可以提早退休嗎?理財教練:500萬就夠了,揭退休3大迷思

2024-04-01

00939、00940月配息多少才及格,贏00878、00919?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合理期待每月至少領息●元

2024-03-25

0056是高股息大財主!她存股162張0056、季領息12萬、42歲提早退休:3個理由,我從第一金改存高股息ETF

2024-04-02

0056、00878、00713這3檔高股息ETF差在哪?她從50萬開始滾出5千萬身價:這樣做月月領息更安心

2024-04-06

00878股價17.4→22.9元!月配息、10元銅板價...高股息ETF這麼多,為何我存股00878?達人列3大好處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