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中國需要嶄新的「台灣論述」

中國需要嶄新的「台灣論述」

2014-12-25 10:19

中國想要繼續發展,就須改革體制,其中如何解釋「台灣經驗」,將是習近平須突破的一大難關,否則將無法進行任何「破壞性創新」。

一般認為,台灣的致命傷之一,就是不管藍綠都拿不出一套跟得上時代變化的「中國論述」。這是實情,沒有中國論述,如何和中國打交道?但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中國方面,同樣地也拿不出一套與時俱進的「台灣論述」。

 

台灣因為在世界上勢單力薄,知道自己缺少中國論述的後果,中國因為在世界上財大氣粗,並不急於尋找新的台灣論述。但是,中國錯了!不出十年,中國將因為缺少一套嶄新的台灣論述而動彈不得,習近平先生的百年功業也會因此功虧一簣。

 

這裡面的邏輯很簡單。中國共產黨正在「邊跑邊換褲子」,一方面劇烈且高速地改變治理中國模式,另一方面奢望「一黨專政」能夠萬壽無疆,然而這是兩個相反的願望。

 

過去三十年,容易吃的肥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習近平所謂的「硬骨頭」。中國要繼續發展,就須改革體制本身,但那麼一來,「一黨專政」就不可能不變;而如果想要「一黨專政」繼續維持五十年,中國就不可能體制改革。這不是新觀察了,上一屆的胡錦濤、溫家寶就已經公開喊出「再不變革,就亡黨亡國」,事實上習近平本人能夠上任,也是拜這個「黨內共識」之賜。

 

共產黨對「不改就會死」的體認,比起今天在台灣的國民黨強烈得多。因此,在歷史大勢之下,習近平必須說服人民,引領一場「破壞性創新」,其成敗不但關係到「共產黨」的生死存亡,也是未來百年中國生死存亡的關鍵。這場世紀任務將極其坎坷,其中有一個絕對繞不過去的坎,就是如何解釋「台灣經驗」或「台灣現象」。

 

香港經驗容易解釋,就是一場被殖民的經驗。但台灣經驗呢?如何解釋台灣獨自成就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如何解釋隨後台灣的民主亂象?如何解釋中國遊客到台灣後的正面體驗?更重要的,如何解釋國民黨在台灣的「脫產」know-how(技能)、又如何在多黨制之後還能通過選舉執政、如何與台灣的公民意識周旋?

 

如果無能提出一套嶄新的台灣論述,那麼習近平心中的「破壞性創新」,即令他改革了共產黨,即使他推出類似香港的間接式領導人選舉,也會有如一個缺了一隻腳的凳子,難以端坐。原因無他:人民在看,若說不清楚台灣現象,等於擺明了要玩弄中國人民的智商。

 

台灣需要嶄新的中國論述,中國也一樣需要嶄新的台灣論述。過去雙方的所有論述,都是「以統獨為坐標」的狹隘論述,毫無世界性、文明性可言;這點不突破,台灣會繼續原地打轉,而中國將無法進行任何的「破壞性創新」。

延伸閱讀

高層主管常做蠢決策、還怪基層執行力差?一個銀行櫃員職場啟示:為何員工只想混日子…大老闆不知道的事

2024-04-25

大學申請入學2階開放上傳,最新調查18學群「這3個」學生負面情緒最大…它有7成怕沒工作!

2024-05-02

連訓練人才的人才都不夠,各大學出現教授荒!陽明交大資訊學院如何出奇招吸引兩位年輕女學霸加入

2024-05-03

真「貴」族學校?世新大學宿舍一學期9萬 學生酸「世新大飯店」、校方出面解釋

2024-04-20

公司同事跟誰最不能交心?江湖人稱老闆的血滴子…職場和「這類人」打交道,做好3件事保命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