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契作.朝貢.台灣定位

契作.朝貢.台灣定位

2015-01-15 11:41

美國的目標是把亞洲經濟活動框限在既有的「全球供應鏈」中,而中國的目標是把周邊國家經濟活動變成「母體」的外掛契作圈。台灣往後是否參與中國的「契作朝貢圈」,將是經濟戰略上的最大抉擇。

把「契作」和「朝貢」放在一起,初看有點怪,但那正是當前的東北半球格局,身處東北半球中心的台灣,無可避免的,得考慮自己在這個體系中的經濟角色。


首先得澄清一下「朝貢」的概念。歷史上,那是一個中國自己杜撰的說法,主要是用來撐面子,讓朝廷感覺自己身坐中央,四方來朝。事實上,朝貢多半比較像中國在「花錢消災」;朝廷對周邊國家、民族的回饋,往往數倍於貢品的價值。高買低賣,以滿足周邊「蠻族」的欲望,不致生變。


「契作」從字面上像是對「供應鏈」的另一種稱呼,但其實本質大大不同。「供應鏈」是個現代商業觀念,指的是一環扣一環的發包鏈條;「契作」,則通常指的是本身已經具備完整的生產能力,但是為了平衡風險,策略性地通過契約關係,鎖死供應商。「供應鏈」是純經濟性的概念,利潤至上;但「契作」是比較政治性的概念,像是莊園主人和佃農間的承包關係,穩定性至上。


經過了二戰後將近七十年的經營打造,在美國的領導下,全球供應鏈早已成形。貫穿其中的所有商業規格,都由西方掌握,形同做莊,後起的中國也不得不按照莊家的規矩辦事。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靠的就是在西方主導的供應鏈下扮演低價值的末端角色。雖然中國經濟總量因此而「崛起」,但事實上中國的經濟套路還集中在「粗放」而非「精耕」,因此難以往供應鏈的上游移動。


另方面,在三十年的粗放經濟後,中國已難以承擔國內的勞力成本上漲、環境壓力。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已修正其成長策略,在概念上把東南亞、中亞、西伯利亞當成中國的「後花園」,配以對日、韓、台灣的政策,企圖打造一個東北半球的「半球契作圈」,以和美國的「全球供應鏈」對抗。


中、美的亞洲經濟策略,雖然表面上雙方都冠以「自由貿易協定」、「區域經濟協定」之類的包裝美名,但事實上有著本質區別。美國的目標是把亞洲經濟活動框限在既有的「全球供應鏈」中,而中國的目標是把周邊國家經濟活動變成「母體」的外掛契作圈。當下,中國對周邊國家的經濟付出極大,這是傳統的朝貢路數——通過金援和貿易鞏固勢力地盤。然而在「契作體系」下,各國一步一步地被吸納至中國的粗放經濟體系中。一旦成功,美國的「全球供應鏈」將面臨「亞洲斷鏈」的威脅。


台灣過去的經濟起飛賴於深入參與西方的「全球供應鏈」,並試圖往上游移動。往後是否參與中國的「契作朝貢圈」、參與到多深,將是台灣在經濟戰略上的最大抉擇。但那也是中國周邊所有國家的抉擇。

延伸閱讀

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頂多郭台銘等級」...造就AI教父9大關鍵,他喊話:移居國外失敗例子更多

2024-06-06

軍工第一股!拚國機、國艦國造新里程碑,漢翔毛利率不到10%...謝金河:20%起跳才是使命

2023-06-28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

黃仁勳來台高喊「台灣是國家」,國台辦18天後終於說話:希望他好好補課…中國有多需要輝達晶片?

2024-06-12

輝達黃仁勳掀AI熱潮!家長憂「該讓孩子提早學嗎」…葉丙成給建議:先讓自己成為願意使用AI做事的人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