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疫情過後的全球變局,循環經濟還「循環」得下去嗎?

疫情過後的全球變局,循環經濟還「循環」得下去嗎?

2020-06-02 10:27

2015年是循環經濟研究蓬勃發展的分水嶺,但循環經濟並不是為了推翻先前相關學科的論證成果(包括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產業生態學等),而是創新技術來減少殘質排放,同時也思考以更有創意的商業模式來減少耐久性財貨的持有率或提高使用率;更重要的是,在污染者付費、受益者付費的原則下,藉由適當的誘因機制來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公平,為社會創造循環型商機、更高的附加價值和工作機會。總之,循環經濟有其不可悖離的發展原則。

循環經濟不是誰的發明或專利,我們不過是在前人的努力之上,想要下場玩一盤實踐的可能。

 

就影響循環經濟之概念形成的重要思想學派而言,絕不侷限於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所提出的幾種學說,更早期的自然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例如Ayres and Kneese, 1969; Commoner, 1971; Pearce and Turner, 1990等)、生態經濟學、及延伸性生產責任制(例如Lindhqvist and Lidgren, 1990)、創造分享價值(例如 Porter and Kramer, 2006, 2011)等,也都具有相當大的啟發作用,其原理原則也都成為發展循環經濟應予重視恪守的基礎。

 

一如「綠色經濟」的定義,文獻上關於循環經濟的定義也非常多,迄今未有一致性的共識。職是之故,欲有效落實循環經濟的終極目的,當務之急不在於費盡心思地去提出一個周延、完美的定義,而是真心瞭解、體會循環經濟的終極目的和特性,然後據以制訂必要的制度和法規,並研擬必要的推動策略和行動計畫。

 

10個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目的

 

參考歷來相關文獻後,我將發展循環經濟之目的總結歸納為十項如下:

1. 擺脫「線型經濟社會」的折耗與質損問題

2. 提升自然資本的使用效率

3. 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附加價值、工作機會

4. 調和價值鏈之各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改善供應鏈的績效與永續性

5. 促進負責任的消費結構與行為

6. 促進清潔生產、產業轉型、和企業共榮

7. 因應氣候變遷、自然資源折耗與價格震盪的問題

8. 支撐SDGs,確保至2050年有足夠的糧食與水資源

9. 誘發循環型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10. 誘發循環型商業模式的創新

延伸閱讀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住上億豪宅、擁父母給的千萬財富...我也曾怨那些有錢人憑什麼?致年輕人:仇富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2023-09-07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

「沒錢的人進股市沒有用!」營業員當7年他感嘆:親眼看過大戶的操作手法,才會知道股市的厲害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