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周五(6/20)公布5月份外銷訂單金額衝上579.3億美元、年增率18.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連4個月正常成長,更是外銷訂單史上單月第十強!
2025年累績前5月外銷訂單金額,已達26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則為歷史第二。
經濟部統計處代理處長黃偉傑指出,受惠美國高額對等關稅暫緩期,廠商積極拉貨,加上AI伺服器、半導體需求不墜,推升我國5月外銷訂單創同期歷史新高。
值得留意的是,據官員指出,已有部分傳產廠商反映,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潮已見減緩。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8.9,已低於50,預期6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5月份減少。
美國接單破210.9億美元 創同期單月新高
值得留意的是,觀察5月外銷訂單主要接單地區,美國接單金額達210.9億美元,年增率高達40.1%,這是繼2021年5月以來的最大增幅。主要接單貨品以電子產品增加34.3億美元、增57.3%最為顯著。
至於東協訂單達113.1億美元,年增率達25.1%。中國與香港地區,外銷訂單金額則是10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2.4%。
AI熱!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年增近3成
若以貨品別來看,由於AI熱潮、雲端產業需求強勁影響,包含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的年增率,均有接近3成的增幅,且都以美國接單增幅最為顯著。
其中,資訊通信產品接單金額達182億美元,年增率達29.5%,主因人工智慧、雲端產業需求強勁,帶動伺服器、網通產品、顯示卡訂單成長。
電子產品接單金額達215.7億美元,年增率達27.7%。同樣是受惠AI與高效運算,帶動IC製造、晶片通路、印刷電路板接單續增。
只是,傳統產業如基本金屬製品、塑橡膠製品,因全球終端需求依然受景氣、關稅衝擊,以及中國供過於求影響全球,接單金額分別呈現10.7%、14.3%的減幅。
提前拉貨潮漸緩 6月外銷訂單估月減
經濟部預估,6月外銷訂單金額則在530億至550億美元間,年增率在16.3%到20.7%。經濟部官員指出,已開始有部分產業的廠商反映,因對等關稅的拉貨潮漸趨緩。
經濟部指出,若依推估金額計算,第2季外銷訂單可望達1673到1693億美元,年增率在18.2%到19.6%。上半年累計外銷訂單金額則是3168億至3188億美元間,年增率15.3%至16%間,
只是,由於對等關稅暫緩期預計7月9日到期,反映未來出口數據外銷訂單,能否維持雙位數成長?黃偉傑解釋,部分貨品拉貨潮的確趨緩,不過,由於AI帶動的晶片、伺服器需求,預計不會直接受關稅衝擊,因此依舊能持續拉動外銷訂單。
連聖誕節的貨都提前拉 季節因素全被打亂
只是,包含中央銀行、主計總處及多家國內智庫都認為,提前拉貨效應,恐反讓下半年經濟成長趨緩。
經濟部官員坦言,的確有部分傳統產業廠商反映,提前拉貨效應已漸緩,甚至有廠商表明「客戶已提前拉雙11、聖誕節的貨」,顯然會衝擊下半年傳統旺季,往年的季節因素都因為川普對等關稅被打亂。
上半年淡季拚過傳統旺季! 單月接單金額擠入前10名
有趣的是,由於雙11購物節、耶誕節消費旺季多落在下半年,所以歷史單月接單金額紀錄,多半是下半年達成。2025年5月的579.3億美元,卻成功擠入歷史前10高,實屬罕見。
經濟部指出,過去上半年月份能夠擠入前10名,是在2022年1月與3月,分別是588.7億與626.9億,名列歷史第8名與第4名。當時是由於疫後供應鏈瓶頸緩解,廠商集中拉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