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德國第一家族「匡特」的最後堅持 P.84

德國第一家族「匡特」的最後堅持 P.84

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出現了一批在經濟重建中崛起的大企業家,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台灣的王永慶先生、美國通用汽車的史隆。德國也有一位以個人苦拚實幹代表了國家經濟復甦的時代,而贏得「經營之神」的美譽||赫貝特.匡特( Hauptseite Herbert Quandt,一九二○~一九八二),是西德戰後經濟起飛中不能忽略的靈魂人物。


值得紀念的並不只是這幾個企業家建立的龐大企業,而是在這個建立的過程裡,從五○年代的草創,經歷六○、七○年代的快速發展,到八○年代以來成形龐大的企業規模,基本上戰後在經濟發展上有顯著成就的國家,決定一般人的小市民觀( Buegersim )的絕大影響,是來自於大企業家的事業觀及生命態度, 而主政者在教育裡試圖灌輸的道德規範及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在越高度經濟開發的國家越微弱。其實,企業家們對國民的生活,對社會的整體秩序應該負起與自己的資產同樣大的責任。


三十年來持股文風不動

「我將付出所有的代價,生產世界最好的汽車!……」當一九五九年匡特先生以十六億馬克, 解救了瀕臨倒閉的 BMW 汽車廠,他第一次以董事長的身分向全公司股東及員工許諾。這個出身於戰前德國小進出口商,在五○年代建立了德國重建中很重要的化工生產儀器及特別化學原料公司 Altana AG,在七○年代改組為Varta。自匡特三十年前買下四六.五%的股份成為 BMW 的控股後,至今沒有動過一張股票,總值累積至一七六億馬克,加上其他產業的投資,匡特家族至今的財產估計在四二○億馬克、七千七百億元新台幣左右。

如果說與王永慶及松下相比,匡特的作風可以算得上非常德國,具體的說,看看BMW 的汽車就能體會到赫貝特.匡特就任時「付出所有的代價」的宣示,德國能成為機械及汽車工業的典範國家, 光以 BMW 為例,在今天難以被取代的品牌地位,可以使買主們花下重金亦不悔,還覺得物超所值,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因為經營主持者願意花大成本作中長期計畫。

赫貝特.匡特給 BMW 建立了「愛財更愛才」的企業格局,在 BMW 慕尼黑總部的科技研究中心,由每年的科技評選會選出的有創造才華的工程師們, 為 BMW 進行著各類汽車的改進計畫。 雖然九八年 BMW 的經營狀況不佳,但是一九九九年在匡特基金會的支持下, 二○○○ BMW Award 還是以一百萬馬克的高獎額向全世界的工程師(大學研究所學生亦可)徵求新設計概念。

以高獎勵匯集高科技創意的精神, 也是延續了匡特的用人選才的基本態度。 在BMW 研究部門工作滿三十年、拿到上千萬馬克的退休金,是一般德國工科大學生人人的夢想,跨進這個門檻,就像中國古代中舉人一樣榮耀。當然有了這麼珍貴的人力資源,BMW 的跑車就在最好的創造環境裡日益完善。

匡特主掌 BMW 二十三年後,在他離開時,八○年代的 BMW 高級跑車,已經在全世界的車迷心裡,尤其在戰後出生的新生代,遠遠凌駕美國的凱迪拉克、林肯、英國貴族的勞斯萊斯。而本國的前輩賓士,在一九九三年大幅改革之前,曾在德國市場連續把王座讓給 BMW 五年。


子女至少要有經濟學碩士才能出席董事會

至於對家族內部成員的要求,匡特亦有一樣嚴格的品管標準。雖然老匡特留下了兩個大企業、七個相關產業、及一家投資公司的控股股權,完全由家族後代繼承,兒女權利無別。但是繼承者個人無權賣出個人的股份,只能以法人委託會的共同決議來行使股權。

作為匡特家族的繼承人,雖然在基金會委託管理的財產多得自己都算不清楚,不過卻只是家族文件上的數字,而且有相當嚴格的附帶條件,例如繼承人必須具備經濟學碩士以上的學位,才能出席董事會代表家族發言,支薪四千馬克。

目前他的兒子史帝芬(四十一歲)及女兒蘇姍娜(四十二歲),也都以經濟學的專家身分主掌兩大企業,不過他們的收入都不比 BMW 的一般部門主管多。 當然在老匡特的遺孀(二二%股份)沒去世以前,老太后永遠都說:「不能賣!」這兩位第二代的繼承人毫無決定權處理 BMW 的股票, 也因此史帝芬表示他對股票的面值變化不在意。

但是目前所有的經濟專家, 包括 BMW 內部的各部門主管,基本上都對未來該公司在面對其他財務狀況良好的大企業,能不能夠能獨立經營、解除困境的能力表示懷疑。尤其當美國的通用,福特一再買進歐洲高級品牌,將在短期推出會危及到 BMW 市場的新車;連奧迪也都推出了造型突出的高級跑車。 世界市場似乎在一轉瞬間進入一個新的高速賽車場,要新要大要快,全球化的市場鐵律。光以一個家族數十年來累積的財富及經驗,勢必難以再應對這股龐大的變遷。


延伸閱讀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2023-10-25

台北電影節亮點人物》從逃脫教養院的叛逆小子, 到闖蕩國際的攝影大師 「光影詩人」李屏賓 漂泊中領略人生百味

2017-05-25

從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到3本書被寶萊塢拍成電影!老謝飯店偶遇印度拉茶大師:72歲仍樂在工作

2024-03-18

專訪導演>橫掃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入圍金馬十項大獎 黃信堯《大佛普拉斯》 鏡頭下的荒謬人生

2017-10-09

兩大巨星梁朝偉、彭于晏首度同框!馬爹利全新微電影「人生是場飛翔」演繹飛越巔峰,完美詮釋「頂級干邑系列」大膽創新的無畏精神!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