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活潑的資本主義社會,能產生創新的金融、科技與行銷能量,而創新讓開放社會再全球貿易中佔盡優勢。
英語系國家在金錢與軍事戰場非常成功,關鍵在於英國是商業社會,歐陸國家則以農業社會為主,而美國則源自英國。英國天主教、英國國教與各派別新教互爭主導權,而歐陸則由天主教定於一尊。我無意比較各宗教的優劣,而是要強調,英國在歷經上百年的血腥內戰後,被迫發展成一個開放與包容的社會,允許不同宗教共存。
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如果英格蘭只有一種宗教,有陷入專制政治的危險;若有兩種宗教,則雙方可能拚個你死我活;如果有三十種宗教,他們便會和樂相處。」而美國的開放程度又更高。
開放、活潑的資本主義社會,能產生創新的金融、科技與行銷能量,而創新讓開放社會在全球貿易中占盡優勢。藉此創造的財富,也成為軍事力量的強大後盾,足以對抗最強大的軍事帝國。
突出部戰役(Battle of the Bulge) 是美軍在二戰期間最慘烈的一役,美軍死亡人數超過所有參戰國。一位德軍將領事後描述,當他攻克美軍基地時,就知道德國大勢已去。因為美軍撤退後所留下來的物品,是美國大兵家人從家鄉寄來的巧克力蛋糕。
德國對軍需物資錙銖必較,而老美卻擁有充分的糧食與運輸資源;有能力將蛋糕橫跨大西洋送到大兵手上,顯示打勝仗的關鍵在於經濟市場的力量,而非戰場上的武力。強勢經濟足以打贏戰爭,而開放社會則擁有強勢經濟力量。
美、英擁有最高比率的移民。移民會造成國內相當程度的紛亂與犯罪,但若少了台灣、中國與印度移民,美國就沒有今日電子與生技產業的地位。英國傳承給美國的金融優勢,亦非英國人的原創,而是義大利與荷蘭移民的貢獻,而義荷在當時擁有導領性的金融中心。
美、英的金融市場最先進,規範也最少。規範少的金融市場確實會定期爆發金融危機,正如現在的次貸問題,不過其他市場也難以與之匹敵。
台灣企圖與中國經濟隔離,已削弱台灣經濟競爭力。台灣擁有活躍的商業經濟體系,而中國最近才走出農業型經濟;台灣比中國擁有更多優勢,但是限制移民、過度規範金融創新及企業對外投資,都讓經濟發展受限,並限制了軍事和外交力量。雖然台灣必須考慮政治現實與歷史因素,而採行前述政策,就長期而言,限縮政策將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