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選舉到了,小心「富人亂政」!

選舉到了,小心「富人亂政」!

2015-11-12 14:51

最近選舉將至,不少對官員、立委有影響力的企業家都在努力遊說修法,台灣政策參考意見的對象,居然是券商公會、大富豪等;如何阻擋他們對台灣的蹂躪?

多年以來,政府部門最習慣對話的工商產業負責人,大都是工總、商總、工商建言社、工商協進會等的代表人物。而能夠當上這些工商團體代表的,都是勢力龐大的企業大咖。

 

所謂大咖,也一定是多年聲譽累積的結果。但是即使當年曾經輝煌,這些人今天究竟還能不能真正代表台灣人民的聲音,恐怕大有疑問。讓我描述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這些企業家大部分的工廠都已經遷到越南、中國等地,在台灣只剩下公司總部,已經沒有雇用任何藍領勞工,只剩下白領管理階層。

 

當行政當局與這些代表溝通的時候,他們有什麼立場對最低工資、勞工條件、租稅改革、經濟方向表示意見?難道我們討論的是越南的最低工資、深圳的勞工條件?


第二種情況,是這些大老闆企業形象實在不好。就我新聞記憶所及,有位商人把旅館排放用暗管直接排進日月潭;有位老闆因為逃稅有數不清的裁罰紀錄;有位建商因為開發案受市府阻擋,就誘騙市府建設首長到中國,然後設局拍照再流出照片。

 

這樣形象的人,他們的立場會是為國為民嗎?他們心裡有社會公益、公平正義嗎?他們的發言可能不偏袒嗎?無奈前述人士即使社會形象差,目前卻都是對台灣經濟政策有影響力的大咖。


英國經濟學家Anthony Atkinson 最近寫了《扭轉貧富不均》一書,談到政府政策要考慮的面向,應該包括不同利害關係人(包括雇主與受雇人)、廣納容許勞工利益代表、社會夥伴等進入決策機制。

 

惟有政策形成的參與者具有代表性,政策才不至於系統性地偏向某一邊。但是台灣目前的決策機制,卻是大企業家的權數太重、弱勢者的權數太小。


最近選舉將至,不少對官員、立委有影響力的企業家都在努力遊說修法。證所稅兩年之內要一修再修、明顯偏袒極少數有錢人的股利所得稅要大幅調降、保險資金要放寬投資限制。

 

政府官員與立委參考意見的對象,居然是券商公會、大富豪等。他們在可能政黨輪替之前這樣大舉爭搶利益,真是醜陋至極。


對於即將退場的行政權,我們有「看守」制度予以規範;但是對於即將退場的立法權,我們卻全無制衡。我不知道法理上是否允許研擬「立法院職權看守條例」,規定在立法委員改選前最後一個會期通過之立法,須經新選出的立委複決始生效力。

 

惟有如此,才能稍歇黑心立委與私心富豪對台灣的蹂躪。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豐田在電動車浪潮下的自我變革 ——兼論健身器材廠商岱宇

2023-02-15

健身房會員簽約後往往撐不到第2年續約,為何卻很少聽到健身房倒閉?我從教練口中發現不虧損秘密

2023-07-25

才剛問續約,隔天就拉鐵門…台北車站「24小時健身房」惡性倒閉 會員、教練錯愕!被吞金額恐達數百萬

2023-06-21

一隻滷雞腳改變他10年業務人生 狠餃煮夫靠「低脂塔香雞水餃」殺進健身市場!年營收近2千萬

2023-04-13

偉勝乾燥工業打造「五星級健身房」 培養員工熱血運動魂

2023-07-03